鄭亞榮 李鋒 洪素莊 孫瑞香
[摘要]目的:探討應用鼻唇溝雙葉瓣瓦合法修復鼻翼組織缺損的手術方法及療效。方法:切取鼻翼組織缺損同側鼻唇溝雙葉皮瓣,分別作為外被皮膚和襯里,經瓦合后插入鼻翼缺損側鼻翼溝進行修復,供區直接拉攏縫合。結果:自2008年5月以來,應用該方法修復先天性鼻翼缺損9例,鼻唇溝雙葉瓣完全成活,鼻翼外形良好,供區瘢痕不明顯。結論:鼻唇溝雙葉瓣距鼻翼缺損部位近,具有血供豐富,皮瓣顏色、質地好,供區可直接拉攏縫合等優點,經瓦合縫合后可較好的恢復鼻翼外形。
[關鍵詞]鼻唇溝雙葉瓣;鼻翼缺損;修復
[中圖分類號]R62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6455(2012)08-1303-02
鼻翼缺損常由先天、外傷、腫瘤切除后等原因所致,2008年以來,筆者采用鼻唇溝雙葉瓣瓦合法修復先天性面裂,半側顏面萎縮綜合征等所致的鼻翼組織缺損,取得滿意的效果。
1臨床資料
本組9例,年齡15~30歲,男性5例,女性4例,均為先天性鼻翼全層缺損,無既往手術治療史,鼻翼邊緣無瘢痕組織。缺損寬度0.6~1.3cm,采用鼻翼缺損同側鼻唇溝雙葉皮瓣瓦合修復,手術在全麻或局部浸潤麻醉下進行。
2手術方法
3結果
本組9例先天性鼻翼缺損,局部皮瓣全部成活,隨訪3~18個月,皮膚色澤、質地和周圍膚色接近,術后鼻翼外形良好,鼻通氣無障礙,鼻唇溝供瓣區瘢痕不明顯。
4討論
鼻翼及其周圍的形態較復雜,有鼻翼溝、鼻翼緣和鼻唇溝等形態,此處皮下脂肪較少,在皮下有鼻大翼軟骨支撐,使鼻翼形成一個向外拱起的貝殼狀形態,所以對鼻翼缺損的修復要獲得較理想的效果不但要考慮供區皮膚顏色、質地等因素,而且還要維持鼻的三維立體形態[1]。鼻翼缺損臨床上有多種修復方法可供選擇[2-4],在多種手術方法中,對同類缺損或畸形的修復應選擇最佳的方案,馬勇光[5]等認為鼻缺損采用分區修復的方法可以使術后瘢痕隱蔽,獲得更佳的美容效果。因此在多年的工作中,筆者針對先天性面裂,半側顏面萎縮綜合征等所致的鼻翼組織缺損應用鼻唇溝雙葉瓣瓦合法進行修復,術后即達到了外觀與正常更接近的鼻翼形態,又使供區損傷最小化;其特點分析如下:
4.1 鼻唇溝皮瓣血供特點:鼻唇溝區血管網豐富,皮內和皮下微血管密度高于身體其他部位并互相交通成網狀,供應該區域的血供恒定,有面動脈、面橫動脈、眶下動脈和內眥動脈;此區域任意皮瓣主要借助于鼻唇溝區域豐富的真皮下血管成活,任意皮瓣的長寬比例可達到4:1,皮瓣切取簡單,塑形方便,質地、厚度有一定韌性,形成鼻翼后,形態、弧度逼真,且供區拉攏縫合后的線狀痕跡隱含在鼻唇溝內,供區瘢痕不明顯。
4.2 從鼻周解剖形態看:鼻翼呈弧形,其頂點位于鼻翼的中外1/3交界處,鼻翼的外1/3部分基本與面部垂直,正面觀時不太顯露,移植物與受區交界位于此或此處以外時,皮膚色差與瘢痕都相對比較隱蔽。在鼻翼溝處作切口,松解周圍組織張力,使鼻翼緣充分復位、與健側對稱,此時鼻翼溝切口缺損正好位于鼻翼中外1/3交界處,在此處插入鼻唇溝雙葉皮瓣,即修復了缺損,重建鼻翼形態,又使切口瘢痕達到最小化。
本術式對修復先天性面裂、半面萎縮等所致小范圍鼻翼缺損效果良好,對于外傷后瘢痕性、其他大面積或鼻翼鼻小柱等多個亞單位的缺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參考文獻]
[1]張潔,李東,李健寧,等.綜合外鼻美容手術的美學設計與探討[J] .中國實用美容整形外科雜志,2005,16(2):97-98.
[2]董佳生,劉天一.顳淺動靜脈島狀皮瓣修復鼻翼缺損[J].組織工程與重建外科雜志,2006,2(5):264-266.
[3]Zhang YX,Yang J, Wang DR,et a1.Extended applications of vascularized preauricular and helical rim flaps in reconstruction of nasal defects[J].Plast Reconstr Surg,2008,12l(5):1589-l597.
[4]何成君,崔子偉,劉石,等.耳郭復合組織瓣游離移植修復先天性鼻翼缺損[J].中國美容醫學,2010,19(9):1298-1300.
[5]馬勇光,李健寧,秦榮生,等.根據鼻部美容分區選擇修復鼻翼缺損方法[J].中華醫學美學美容雜志,2005,11(4):212-214.
[收稿日期]2012-03-05 [修回日期]2012-06-11
編輯/張惠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