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玉蘭
摘要: 從事職業教育的教師總是希望學生能夠具備過硬的專業技能和足夠的理論知識,以便贏得一個理想的職業崗位,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然而,在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人們的工作流動加快,一個人很難擁有終生不變的職業,人們需要具備通用的綜合職業能力以適應不斷變化的新的崗位。因此,除了要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之外,還要培養學生的多種綜合職業能力。
“企業和市場需要什么樣的人才?”這是我們作為職業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面對和思索的問題。為了適應不斷變化的職業崗位需求,社會需要具備多種綜合職業能力的專業化人才,這就要求我們認真研究課程改革和教學改革方向,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在培養學生過硬的專業技能的同時,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基本能力,使學生具備終身受益的綜合職業能力。
一、培養學生的交流合作能力
在工作活動中,人們往往要通過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和團隊之間的合作共同完成一項任務或工作。許多公司在招聘員工時,把“溝通能力和合作能力”作為衡量其職業素質的基本指標,看重的是一個人有沒有較強的團隊精神。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有效的教學組織方式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交流合作能力。例如我們在組織教學時經常采用的小組學習法,學生可以通過交談討論表達自己的觀點,也可以從別人那里獲取和分享相關信息,往往就能夠從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在小組學習的過程中,每組學生以不同的角色承擔不同的任務,共同完成對某個項目的整合并加以完善,通過這種個人與他人的合作,團隊與團隊的合作,學生獲得心理上的成就感,甚至克服和化解彼此之間矛盾和摩擦之后的愉悅感。通過這樣行之有效的生生互動和師生互動,學生不但能學會知識,而且能獲得關注自我,關注他人,關注團體的良好品質。
二、培養學生的信息處理能力
在職場中,優秀的信息分析能力和敏銳的市場眼光,是一個優秀職業人的職業化素質之一。除了利用自己在學校的知識儲備外,人們往往還要通過各種渠道和方式獲取新知,因此學會采集和處理信息是從事各種職業必備的基本能力之一。教師在教學中應有意識地為學生創造機會,讓學生學會從教材、圖書館、互聯網等多渠道采集相關的信息,讓學生自己從中篩選出有用的信息,并自覺地學會比較、歸納和總結,使學生獲取知識的渠道得到極大的拓展。比如,學生要完成某個電路的組裝和調試,教師可以和學生一起來制訂計劃,做出具體的實施步驟和方案,如:電路的組成元件有哪些?如何檢測元件的質量好壞?需要用哪些儀器檢測,這些儀器的使用方法是怎樣的?你在實驗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是什么?如何解決?等等。這些問題教師不要一手包辦,也不要將學生的思維局限于有限的書本,更不要直接地強迫學生被動地接受,而要給學生充分的學習空間,最大限度地拓展學生的思維,讓學生自己查閱資料,主動獲取信息并加以整理,既促使學生做好充分的學習準備,又培養學生對信息的分析和處理能力。
三、培養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
身處職場,誰的學習能力強,誰創造的價值就多,誰的職業競爭力就越強。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學生在學校學習的知識是有限的,但我們可以教給學生學會學習的方法,使學生具備終生學習的能力。很多職校生在走出校門之后,面對新的崗位新的挑戰無所適從,除了心理上的不適應之外,更主要的原因是缺乏自我學習的能力,因此,教師應更加注重學生在學習方法和良好學習習慣上的培養。例如行為導向教學法,就是在教師組織指導下,學生自主確定要完成的工作任務,制訂實施計劃,確定具體步驟,各小組分工合作,最終完成某個項目或任務。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必然會運用比較、類比、歸納、總結、推理等方法進行學習,極大地調動積極性和主動性,喚起學習的熱情,課堂也會變得生動鮮活起來,學生也從中享受到自我學習的樂趣和成就感。
四、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職場最受歡迎的十大技能中,“解決問題的能力”被排在首位。企業需要的是能夠解決問題的員工,成功青睞的是善于和勇于解決問題的人。在實際工作中,人們幾乎每天都要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面對接踵而來的難題,應如何解決,采取什么方法解決,這應該是每一個職業人都應努力具備的良好素質。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有目的地設置障礙和難題讓學生分析和解決。比如在實驗教學和技能訓練中,教師可以根據訓練內容預先提出一些實際當中存在的故障和問題讓學生想辦法解決,還可以把實訓中其他同學出現的問題讓大家討論,甚至還可以通過查閱資料使問題得到解決,從而帶動學生學會新的知識,逐漸積累起分析解決問題的檢驗。這樣,一方面既把抽象的理論知識有效地運用到實踐中,又在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實踐過程中鞏固了理論知識,使兩者達到很好的統一。另一方面,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直面困難,會逐步樹立信心和勇氣,激發出他們潛在的能力,形成對實際工作的深入思考。
現在是競爭激烈的年代,也是瞬息萬變的年代,只有具備了信心、能力、溝通、創造、合作等多種綜合職業能力,才能從容應對變化莫測的未來。我們不僅要加強學生的技能訓練,而且要加強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因為,沒有人會脫離團隊去工作和學習,只有教會了學生學習的方法和技巧,才是真正教會了學生終生受益的本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