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琳琳



動感音樂響起,高樓林立之中,一名墨鏡紅唇的時尚女郎走進一座豪華大廈。在一無人處,她打開了一本纖薄筆記本,用耳麥與一名在暗室里操作電腦的眼鏡男進行秘密對話。幾秒后,她化妝成白衣女郎現身于一家星級酒家大廳,隨后假扮送餐服務員,在眼鏡男的提示下,偷換纖薄本,逃脫追逐……
這是微電影《超極本來了》的大致情節,片中女子正是80后個性女演員王珞丹。在這部不到4分鐘的影片中,王珞丹一改以往出演的錢小樣、莫小閔等清新俏皮形象,轉演一名肩負重大任務的特工。影片自今年3月19日上線以來,至今仍被粉絲和網民們津津樂道。而其結尾處敲出的“超極本來了”五個字,更讓人印象深刻。
今年3月15日,王珞丹簽約英特爾,成為其精心挑選的超極本品牌形象代言人。4月6日,她不僅現身在北京繁華市中心的三里屯Village——“2012英特爾創新科技超極本體驗之旅”活動現場,還參加一系列互動節目。
據英特爾日前對有關超極本認知度的一項網上調查顯示,一二線城市的消費者對超極本認知度已經達到64%。很顯然,將明星代言和微電影營銷相結合只是英特爾數字營銷的一個小戲份。在超極本高認知度的背后,絕不僅僅是部《超極本來了》這么簡單。
“超極”營銷盛宴
去年10月25日,英特爾開通了超極本新浪官方微博。在其首頁,不僅每天有刷新的微博內容,還有《一分鐘了解超極本》的微視頻——只要你點擊播放,看完1分46秒的創意情節后,你想不知道超極本都難。
今年4月7日起,超極本跟隨一支個性旅游團隊從北極出發,展開歷時7天的極地之旅。這次北極之行,超極本官微全程直播。線下活動再加線上直播,更加深消費者對超極本性能的了解。
就在探險隊員們攜帶超極本到達北極點的當天即5月4日,英特爾還開通了“超極本大本營”官網。在官網里,不僅有微視頻《一分鐘了解超極本》,還可以看到超極本相關介紹、超極本大穿越獨家視頻及超極本全家族推介等,幾乎匯聚了所有超極本的元素。此外,與超極本官方微博比較,官網還有一個重要的功能,即消費者可以直接下單購買包括惠普、聯想、戴爾、華碩、宏碁、東芝、神舟等在內的40多款超極本品牌機。
然而,超極本推廣活動仍然沒有完結。同在今年4月,在與微電影《超極本來了》同一主題下,英特爾還在超極本官微平臺上組織一次超極本全城大搜索活動。即把超極本藏在北京、上海和廣州的隱蔽處,誰先找到,超極本就歸誰,然后在超極本官微上不斷發布一些提示信息,幫助粉絲或網友去尋找。統計顯示,此次活動最終直接參與人數超過8萬人。活動期間,“超極本”的百度搜索指數得到明顯提升。
“超極本是英特爾的一個重要創新類別產品,超極本官微就是專門為了開展推廣活動而搭建的一個平臺。”英特爾(中國)中國區市場運營部總監孫彥斌告訴《IT經理世界》記者,截至目前豐富多彩的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營銷活動,超極本官微粉絲已接近1.7萬人。
另一起讓孫彥斌感到滿意的活動是,今年春節期間,英特爾“超極本”聯手騰訊微博發動一起“140塊錢回家——世界沒有陌生人”大型真人秀活動。由網絡征選出的10位成年人和一名5歲的小男孩,在21天內,懷揣140元錢和一臺可上網的超極本,活動以微博+移動社交的方式,借助陌生人的幫助或徒步、騎行、搭順風車、沙發客等完成千里回家之路。活動一經上線就在騰訊微博上收到200萬網民的評論與轉播,最終演變成一起“社會熱點事件”,而超極本無疑是此次活動的最大社會化營銷受益對象。
除了上述微博營銷、視頻營銷、微電影營銷和電商營銷等之外,英特爾還與百度合作,加大了對超極本關鍵字搜索引擎營銷,增強超極本與消費者接觸的機會。
據了解,去年5月底,英特爾在Computex(臺北國際電腦展)上首次提出超極本的概念。隨后,華碩率先推出第一臺超極本,宏碁緊跟推出蜂鳥S3。不久,聯想、戴爾、惠普、東芝、三星等紛紛“涉水”超極本領域。
“超極本從概念提出到去年第四季度開始做推廣,再到今年初進入零售市場,時長僅半年多時間,而今我們調查顯示,消費者對超極本的認知度已達到64%,這讓我非常吃驚。”英特爾中國區市場部總監張怡璠滿臉笑容地說,“今年初,渠道商對超極本只有一個初步概念。現在再回過頭看,渠道商已是信心倍增。而我走訪鼎好、e世界、海龍等電子商城時,店員和消費者們對超極本的性能描述已經相當清楚。”
張怡璠介紹,今年4月只有十二三款超極本,如今市面上已有47款產品,到今年底還將達到120款。在零售端上,超極本不僅成功入駐蘇寧、國美,并開設超極店,還入駐京東。這充分表明消費者、渠道商和PC廠商對超極本越來越有信心。“而這一切,都離不開我們對超極本所采用的市場策略和營銷手段。”
注入社交元素
也許IT客們沒興趣參加超極本的微博活動,但一定會渴望擁有一個可愛的酷睿寶貝。
去年9月,為了對酷睿全新處理器和流暢新視界概念進行大曝光,提升產品認知度,英特爾與騰訊開展合作。將酷睿寶貝植入在騰訊上三個流行的社交游戲如QQ寵物等中。酷睿寶貝在游戲中具有強大、迅速、智能的特點,可以幫助玩家玩得更得心應手。最終參與人數過億。
這種社交營銷對英特爾而言,已不是新話題。
眾所周知,英特爾每推出一代新產品,都會通過廣告、展覽、產品發布會以及各種公關活動,在短時間內不斷向目標公眾重復其新的產品訴求,促進消費者盡快使用。酷睿也好,超極本也罷,只不過現在加入社會化媒體營銷元素。
“數字營銷對我們而言,已不是新名詞,而是傳統推廣手段的一部分。”作為英特爾數字營銷的主要負責人,孫彥斌向記者介紹說,從本世紀初以來,英特爾最高層就要求,從上至下,都要關注互聯網營銷和互聯網媒體,并且要增加這方面的投入。2006年左右,英特爾就成立了專業的數字營銷部,如今已形成近十人的團隊。2007年,英特爾和土豆網合作,以迅馳為主題,開展征集視頻作品活動。為了增強與消費者的互動,2008年6月底,英特爾中國官方網站進行大“變臉”。2009年,英特爾對數字營銷的投入超過兩位數,此后逐年不斷增長。
伴隨2010年微博等社會化媒體的發展,孫彥斌麾下的數字營銷團隊也加快緊跟的步伐。
“2010年初微博出現時,我們就開通了‘英特爾天天事賬號,以較正式的方式發布官方消息,第一時間與媒體進行交流溝通。兩三年的發展,從早期單純的資訊發布至今已成為與媒體交流的一個擁有5.4萬多粉絲的平臺,英特爾中國不可或缺的資訊中心。”孫彥斌介紹,設立之初,雖然是針對媒體,其實這也是英特爾針對微博營銷、社會化媒體營銷的一個早期嘗試。
“為慎重起見,經過相當長一段時間嘗試并在微博方面有了一定積累之后,我們覺得是時候以英特爾官方的身份出現。今年3月19日,我們才正式開通‘英特爾中國新浪官微。”孫彥斌表示,其主要定位于英特爾主品牌的推廣和傳播,直面消費者,內容側重于英特爾品牌傳播、產品發布和企業市場活動的宣傳等。由專人運維,截至今年7月,已擁有4.5萬多粉絲。
目前,在新浪微博上,已形成包括英特爾中國天天事、英特爾中國、超極本、英特爾開放云計算、英特爾新極客及英特爾IDF等“英特爾家族”;在騰訊微博上也已形成相應的一個陣營。此外,去年4月8日,英特爾在人人網上創建了“英特爾新極客”公共主頁和開心網官方主頁等。
“我們不會為做社會化營銷而做社會化營銷,社會化營銷只是在市場部架構下的一個職能的分支。這個分支除了社會化營銷之外,還有搜索引擎SEM、手機移動客戶端。而在職能上面,是我們的市場策略和想要達到的目標,那是關鍵。”孫表示,“當我想要實現什么樣的營銷目的和結果時,我要看在這個大的目標下面,我要做哪些大型的市場活動和項目。而這些活動和項目當中,如果說能納入社會化媒體,那么我就會采用。如果還能利用到搜索引擎營銷,我們就把SEM元素加進去,手機移動終端也類似。”
孫彥斌進一步解釋說,“社會化媒體營銷,講究天時、地利、人和。你要找到好的契機,才能讓它自然發生并傳播起來。就像我們做的《世界沒有陌生人,超極本微博伴你回家》項目一樣。”
7月19日,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日前發布了《第30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12年6月底,中國網民數量達到5.38億,互聯網普及率為39.9%。
此數據一出,立即引起孫彥斌的關注。孫彥斌表示,伴隨移動互聯網的發展,英特爾對數字營銷的投入比例會越來越大。目前數字營銷尤其是社會化媒體營銷已成為英特爾的主打陣地。
消費者是王道?
這次超極本和酷睿全新處理器借用社會化媒體做營銷推廣,在英特爾公司營銷推廣史上并非第一次。這不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生產商英特爾第一次走向前臺。
作為一家生產微處理器、微型信息處理機和處理板以及通信產品的B2B企業,英特爾一直以來以技術創新驅動市場。然而,在最初發展階段,并非英特爾一家獨大的市場格局。PC廠商有自己的選擇權,作為零部件供應商,英特爾不得不受制于PC廠商。1989年,通過X86廣告營銷成功實現微處理器286向386更新迭代后,英特爾露臉兒初嘗甜頭后,才開始面向終端消費者傳播品牌。上世紀90年代初,英特爾公司發動代號為“Intel Inside(內置英特爾)”的“多廠商合作”計劃:凡是使用其芯片的合作廠商均要在主機和機箱上貼“Intel Inside”標簽。憑借打造消費者品牌,“挾品牌以令廠商”,英特爾反客為主,從此擺脫了下游束縛。
也許,沒有誰會比英特爾更清楚地知道終端消費者的重要性。
“從業務模式來講,英特爾還是一家B2B企業,而且永遠是B2B企業。因為針對的是大的PC生產廠商、零部件生產廠商和大的渠道商。但是,從所有OEM合作廠商都貼上了Intel Inside(內置英特爾)的標簽至今已經20多年,從這個角度說,英特爾早就成為一個B2C公司。”張怡璠解釋說,“因為我們已經從內置芯片的角色走出來,讓消費者去認知。英特爾已經走出了一個B2B的商業模式。”
以前英特爾還是以產品為中心,技術驅動市場,研發自己的產品。如今社會化媒體的發展讓英特爾的營銷方式和理念發展了變化,消費者真正成為他們所有市場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屬點。
“五年之前我們做宣傳時,以技術為核心進行推廣,營銷方式簡單且呈單向性。現在最不一樣的地方,就是我們真的是要以消費者為核心進行推廣。”張怡璠表示,“這決定我們在做市場策略或選擇市場打法時,是站在消費者的角度來看,以消費者為核心來考慮問題。比如說,現在消費者更多的是在網上,是在社交媒體上交流溝通。我們市場推廣的方式方法就應該向社交媒體傾斜。另外一點,還要看消費者喜歡什么。消費者真要買你的產品,絕對不是因為CPU有多快,硬盤容量有多大。這些消費者以前關注的技術指標現在已經變得不那么重要。消費者現在最在乎的是體驗。而今英特爾做推廣時,就是把體驗說清楚。
“但這并不代表英特爾不再關注技術創新。技術永遠是英特爾的源動力。但哪些技術被開發出來,推廣到市場,均以消費者為中心。”張怡璠補充說。
“英特爾的技術,未來十年都在兜里。因為我們有特別棒的研發中心,我們的研發投入在所有跨國企業里也是最大的之一,所以我們不缺技術。但是,哪些技術可以拿到市場上去推廣,或者去應用,這個一定是取決于消費者。”她進一步介紹,“同時我們還有一支強大的市場調研團隊。他們在一線對終端消費者的需求和體驗要求進行調查和研究,并反饋給產品開發部進行產品研發,讓我們產品更能滿足消費者需求。”
作為商家也好,市場營銷人員也罷,最重要的是要看自己的目標人群在哪兒。你的目標客戶在哪兒,你就要去哪兒做營銷活動。現在是微博,將來可能是微信或者其他新媒體。“這也是為什么人們看到英特爾越來越網絡化,越來越社交媒體化,越來越跟大家貼近的重要原因。”張怡璠表示,如今作為英特爾的市場人員,必須與時俱進,不僅要懂消費者心理和網絡語言,更要成為他們中的一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