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華麗
摘要體育課程對高職學生職業競爭力的提高有著重要作用。可通過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明確體育課程目標;優化體育課程內容設置;創新體育教學形式;改革教學評價方法等形式來提高學生的職業競爭力。
關鍵詞體育課程高職學生職業競爭力途徑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識碼:A
高職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它既是高等教育,又是一種職業教育,隨著國家對職業教育的重視,高職教育在社會中的重要作用也逐漸凸顯。但隨著社會競爭的日益激烈,高職生也面臨著嚴峻的就業壓力。那么,在高職教育中開展的一切教學活動都必須以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為出發點。體育課程是學校教育過程中一門重要課程。要提高高職學生的就業能力,就要提高學生的職業競爭力。體育課程在提高學生職業競爭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1 企業對高職學生職業能力的要求
一項調查顯示,企業招聘時對學生能力和素質的關注責任心為占31.4%,競爭意識為23.5%,適應能力為14.6%,思想品德為12.1%,實干精神為11.5%,意志承受力為8.9%等等。①從上面調查數據看,企業在人才的選用上,不只是關注學生某一方面的能力,而是更加注重其綜合能力和素質,由此可知,企業選拔員工時,不僅注重其技術水平的高低,而且同樣注重其外在素質與能力。職業競爭力不等于職業技能。因此,在高職教育過程中,更要注重對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的培養,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2 體育課程對高職院校學生培養的重要作用
2.1 可以培養學生健康的體魄
增強體質,促進有機體正常生長發育,提高健康水平,塑造學生的強健體魄,是體育課程的重要功能。②高等職業教育要培養實踐技術、技能現代化程度、復雜程度、復合型程度較高的高等職業技術人才。③首先要求學生要求一個健康的身體,這也是用人單位錄用的首要條件。體育課程可通過健身運動、健美運動、休閑運動、競技運動、游戲運動等多元化的教學內容,運用科學的手段和方法進行教學,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協調發展,為學生走上工作崗位打下良好的身體基礎。
2.2 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
體育教學中有著豐富的思想教育內容和生動的教學活動。它是一種行動教育。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通過課堂組織的各種練習內容,結合學生在練習中的行為表現,可以培養他們良好的組織性、紀律性、團結互助等道德品質。通過嚴密的組織和嚴格的紀律,培養學生正確處理個人與集體,自由與紀律等優良品質。④國外許多國家也很重視體育的教育作用。美國認為“學校體育是一種潛大的教育力量。”芬蘭提出體育“在道德和社會教育方面,能培養與社會接觸的能力,為他人著想,為人正派的品質。”⑤
2.3 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體育課程在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方面有其獨特的方式。如在健美操課教學中,教師可以設置自編操環節,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在籃球課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組織準備活動,編制球操,不僅可以對學生的創新能力進行培養,而且還可以鍛煉他們的組織協調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實際上就是動手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和競爭協作精神的培養。學生在健美操課的學習中,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學習,學習中小組成員之間相互幫助,相互學習,共同進步,為完成教師布置的各種學習任務而共同努力。在這一過程中,不僅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而且為增進組員之間的交流,更為組與組之間的交流與競爭提供了良好的環境。通過小組合作式的教學,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團隊意識和競爭意識,這也是學生走上工作崗位的必備素質。
創新和實踐的過程,其實就是學習的過程。學習能力是職業競爭力原動力。學習能力不僅是職業生存能力的需要,更是職業發展能力的需要,因此,通過體育課程培養學生的創新和實踐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2.4 可以培養學生的執行能力和抗挫能力
執行能力和抗挫折能力是職業競爭力的核心。現代企業家越來越重視員工的執行力。中國聯想總裁柳傳志把執行力看成是選拔干部的重要依據。執行能力和抗挫折能力是職業競爭力發展的重要保證。在體育課程中,能夠很好地鍛煉學生的執行能力和抗挫折能力。如在籃球比賽中,只有充分領悟了教師的每一次戰術布置,才能在比賽中進行有效的實施。教學中,教師通過比賽和游戲的形式,來鍛煉學生的抗挫折能力。體育比賽中,勝利與失敗并存,可以教會學生正確面對勝利與失敗,在勝利中找出不足,在失敗中吸取教訓。
2.5 可以增強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
在體育運動中,很多項目參加者都是以團體的形式出現,如籃球比賽中,每一個隊員都將自己置身于這個團體之中,場上隊員相互配合,相互鼓勵,執行教練的戰術意圖,目標只有一個,奪取比賽的勝利。每一次投籃的失誤,每一次配合的失敗,是隊友帶來的鼓勵的微笑和擊掌。在體育活動中,大家體驗著勝利帶來的歡笑;失敗帶來的痛苦。在運動中,不僅讓學生體驗到了歡笑與痛苦,而且擴大了學生的交際范圍,在交往過程中學會相互了解和協作。在參與體育活動中,每時每刻都要面對成功與失敗的考驗。一次次的經歷,一次次的領悟,使學生的心胸越來越開闊,裝在心中的不只是個人,而是班級、是集體;關心的不只是本方,還有對手。因此,擅長體育活動的學生更善于為人處世,極易融入社會。
3 體育課程提高學生職業競爭力的途徑
3.1 體育課程中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
終身體育是現代體育教育的指導思想。它能夠為人們提供可持續發展的原動力。在體育課程中,不僅要教會學生體育運動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使他們的身體素質得到提高,更重要的是通過學習,提高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意識和正確態度,培養學生的體育能力和素養。教會學生如何科學地進行體育鍛煉,幫助學生養成經常鍛煉身體的習慣,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使學生終生受益。
3.2 明確體育課程目標,適應高職人才培養需要
要發揮體育課程在高職教育過程中的作用,其課程目標的設置就要與高職校對學生培養的目標相一致或為其服務,否則不利于學生職業能力的提高。在制定體育課程目標是,可根據學院、學生、職業三方的實際需要,制定出體育課程的總目標,然后根據專業人才培養要求,分別制定出與之相適應的體育課程年度目標、學期目標,還可以將學期目標再細化,制定出聯系密切且遞進的各層次目標。
3.3 優化體育課程內容設置,提高教學實效性
體育課程內容的設置要體現為專業服務的理念,適應專業特點,才能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在課程內容設置上,可設置基礎和實用體育課程。基礎體育課程主要發展學生體育基本活動能力,讓學生通過基礎課程的學習,掌握參加體育鍛煉的基本知識、技術和技能,達到鍛煉身體,增強體質,養成自覺鍛煉的行為。實用體育課程以提高學生職業能力和預防職業病為主。⑥課程內容設置要突出專業特點,滿足不同專業對學生身體的特殊要求,提高學生身體健康水平和職業能力。
3.4 創新體育教學形式,開展“職場仿真”教學
傳統體育教學過程中,過多重視教師教法的研究,而忽視了學法的研究。學生上課興趣不高,學習缺少主動性。要改變這種狀況,教師就要更新觀念,轉變思想,改進體育教學方式方法,將學生的專業特點融入到體育教學中去,進行“職場仿真”教學。“職場仿真”教學已被廣泛應用于實踐性較強的專業課程,但在基礎課程中很少運用。在進行體育教學時,要認真設置、組織課堂內容,采用多種教學手段和方法,將體育教學目標與專業培養目標相融合,創設與職場活動相類似的教學場景,通過體育活動與職場活動展現出的共同特征,搭建仿真教學平臺,在體育教學中就可以實施“職場仿真”教學。⑦
3.5 改革教學評價方式,促進學生職業能力發展。
目前高職院校體育課的評價存在只重視身體素質、運動能力和技術評定,輕健康、體育修養、行為習慣的評定,因此,對體育教學評價作必要改革,才能適應高職校對人才培養的要求。第一,建立多元化教學評價觀念與體系。不僅重視對學生身體素質、機能的評價,而且要重視對學習態度、積極參與運動行為、運動習慣、意志品質等心理狀態和學生合作精神、交往能力等方面的評價。第二,加強和重視終結性評價與過程性評價的結合。終結性評價重視對學習結果評價。過程性評價是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更有利于發揮學生的自覺能動性。第三,加強和重視主觀評價與客觀評價的結合。客觀評價比較適合體能和運動技能的評價,但對學習態度、習慣養成、意志力、自信心和合作精神等方面的評價就很難。所以在評價時應加強主觀與客觀評價的有機結合,使評價更加全面,公正。⑧
注釋
①韓瑜,黃甜.職業競爭力視角下高職學生人力資源變為人力資本的思考[J].世界華商經濟年鑒(高校教育研究),2009(2).
②閻小虎.高職院校體育課程價值功能的研究[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2010(3).
③郭建榮,劉美杰.淺論高等職業教育與體育[J].教育與職業,2005(14).
④傅筠.高職院校體育工作與素質教育的關系[J].機械職業教育,2007(8).
⑤陳先鋒.論學校體育在人才培養中的作用[J].湖北成人教育學報,2007(13):2.
⑥葛堅.職業教育背景下公共體育課程改革[J].華章,2010(11).
⑦梁培根.實施”職場仿真”體育教學提高大學生就業競爭力[J].江蘇高教,2009(2).
⑧藺忠玉.高職院校體育教學評價改革的探討[J].科技信息,20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