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靜
摘 要:數幾年來,高等數學等一些基礎學科的教學都是采用傳統的,依靠教師在講臺上的教學方式來進行授課。這樣使得課堂上的氣氛不是很濃烈。但現在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教學方式也有了很大的改變。教學手段從非電子媒介發展到電子媒介。由于高等數學的教學是師生雙邊的活動,所以應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充分的應用多媒體技術來進行授課。本文根據高等數學的教學特點介紹幾種現代教學手段。這樣使得高等數學的教學達到理想的狀態。
關鍵詞:現代教育技術數學實踐創新能力高職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2)06(b)-0151-01
高等數學是高職高專系列教學所必不可少的基礎必修課程。在“必需、夠用”原則下較好完成高等數學教學的任務,教師應當做好每名學生的高等數學教學工作;要注重學生對高等數學的基本數學思想方法的領悟,通過數學理論和實踐相結合來提升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傳統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們沒有更加直觀的感受到數學學科的重要性。通常有下列幾種情況:
(1)態度不端正。對于高等數學,他們認為學習起來枯燥無味,厭倦學習,逃避學習。上課不聽講,不做筆記,課后不看書,也不復習;上理論課不想動腦,上實踐課不想動手;對教師布置的作業,能抄就抄,有的甚至就干脆不做。
(2)目的不明確。對于高等數學,學習無明確的學習目標和學習計劃。對自己在大學期間以及每學年、每學期學習上要達到什么要求,什么程度。天天在學校里面混日子。無成就感、無抱負和理想、無求知欲和上進心。
(3)自卑心里的產生。高職學生由于入學前的數學基礎參差不齊,部分學生在原本的知識掌握上就不是很好。即使通過一個學期的學習努力,但高數成績仍不理想,降低了學習數學的濃厚興趣,導致了這些學生產生了自卑心理。
針對以上幾種情況,高等數學在傳統的教學方式上應進行大尺度的調整。從而使學生能夠懂得上學的目的,學習的動力,乃至使學生能夠真正的體會到高等數學在生活以及工作中的廣泛應用。在數學課堂教學中,運用現代教學輔助手段,關鍵在于信息技術輔助手段和數學教學本身的整合。具體有以下幾個方面。
(1)目的的整合。必須將使用輔助手段的目的絕對服從于數學課堂教學的目的,兩者而不能分離。重點的強調語言的實踐,是高等數學學科自身的特點和學習的規律。計算機輔助手段的使用,必須服從于這個規律,必須服務于學生的數學素養的提高。
(2)主體的整合。從實踐中看,使用了計算機輔助手段,教師和學生的思想就跟著計算機進行思考。嚴重的影響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交流。所以針對這一缺點解決課堂教學中的關系問題,是數學課堂教學使用計算機輔助手段最重要的也是最難的問題。
(3)內容的整合。計算機輔助手段的使用能夠使教材內容的主觀更為形象具體,能夠豐富,拓展和延伸教學內容,能夠增加課堂教學的容量。但往往課堂教學的內容越多,對于學生來說未必是件好事,不但沒有起到積極的作用,反而增大了學生的厭倦心理。所以只有將這增加的內容和數學教學本身的內容進行恰到好處的整合,才是我們應該追求的效果。
(4)過程的整合。在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過程中,課件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有時候課件的生動與否以及準確與否嚴重的影響了整堂課的教學效果。所以課堂教學中使用現代教學手段為教學服務,并不只是追求課件的質量,還要更加注重課件本身的使用過程和課堂教學教程的整合,努力尋找兩者結合的最佳契合點。
通過以上幾個方面的整合,這樣才會使得運用現代話教學手段才會真正的起到了它的作用,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培養創新學習能力才會有更大的進步,基于上面的整合設計了如下使用多媒體課件數學課堂教學模式。
第一步,運用媒體,創設情境。
高等數學很深就是一門枯燥乏味的學科,作為高等數學教師,應時刻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數學教師應該將一些枯燥的數學公式和概念進行游戲化,恰好多媒體課件就是一種實現游戲教學的一個媒介。這種教學法是一種集知識性、趣味性和娛樂性為一體的一種好的授課方式,教師平時可以適當地參考網絡這個平臺來組織一些有針對性的數學游戲來調節比較沉悶的數學課堂,通過游戲來有效地和傳統教學結合起來,從而不斷提高數學教學的效率與質量。
第二步,整合信息,探索提高。
學習的過程是一種處理信息的過程。培養學生學會學習,就必須培養學生的信息處理能力。在運用媒體創設情境的基礎上,我們再組織學生利用各種信息工具主動地獲得相關的學習信息,使他們在探索過程中不僅掌握了知識、開闊了視野,也提高了能力。最后,學生根據大家提供的信息,獨立確定自己的認識和觀點。將數學學習的“要我學”變成“我要學”。
第三步,講解指導,激發創新。
創新教育的總目標就是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使之掌握一定的創新方法和技術,提高他們的創造能力,最終成為創新人才。在高等數學的課堂教學中,鼓勵學生大膽探索是創新的必要前提,無拘無束、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和精心的課堂教學設計是激發創新意識的重要手段。所以在信息整合的基礎之上教師進行講解和指導,在探索中去發現知識的本身樂趣,激發來自他們自身最根本的創新精神。
這樣通過以上三個步驟的完成,整堂課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課堂氣氛活躍但不是吵鬧,達到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的發展。真正的將知識貫穿于每個學生的大腦,變成自身的必備知識。
當今知識經濟膨脹時代,數學和計算機技術的結合使得數學能夠在許多方面直接為社會創造價值,同時,也為數學發展開拓了廣闊的前景。現代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也對數學課程內容、數學教學、數學學習等方面產生深刻的影響。“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未來核心是面向現代化。現代教學手段的更新,把對教師的教學技術要求提到了更高層次,開展各種現代化輔助教學符合社會需要,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有利于增強學生的應用意識,有利于擴展學生的視野。最后也為推動我國的數學教育改革提供新視點、新思路。
參考文獻
[1] 張海妮.高職院校高等數學教學探索與改革[J].西安航空技術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6(5).
[2] 劉宇.淺談如何進行適應高職特點的“高等數學”教學[J].遼寧師專學報,2003(9):7-8.
[3] 潘莉英.高等數學實用教學法探究[J].廣西輕,2008(3).
[4] 朱懿心.高職高專教師必讀[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8:1.
[5] 李守英,郭磊.高職高專數學實驗課程模式探索[J].懷化學院學報,2006(2):158.
[6] 姜啟源.數學建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