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曉喬
摘 要:隨著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不斷提高,人們越來越認識到器樂教育對于開發孩子智力的重要性,一些專業的樂器也開始走進普通家庭。揚琴是我國的一種民族樂器,它音色華麗、音域寬廣、演奏技巧豐富多樣,又善于表現各種情緒,加之其外型美觀的設計,倍受家長和學生喜愛。我從事揚琴教學有近10年的時間,學生大部分是幼兒和少兒,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成了我教學的重中之重。揚琴教學是一項十分專業的學問,但幼兒時期有其特殊的心理表現,所以幼兒揚琴教師必須熟悉幼兒心理,根據幼兒心理特點搞好揚琴教學。
總結這些年的揚琴教學,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切入兒童心理,滲透揚琴基礎知識和樂曲。
關鍵詞:幼兒揚琴教學學習興趣創造性思維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2)06(b)-0160-01
1 培養幼兒音樂興趣是進行揚琴教學的第一步
音樂教育家卡巴列夫斯說過一句名言:“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這是把音樂的魅力傳遞給他們的必要條件”。興趣是人類最好的老師,對人的認識活動有很大的影響。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大都來源于興趣,所以激發幼兒對音樂的興趣,對搞好音樂教學,進而培養學生的音樂素質,健全音樂審美是至關重要的。學習揚琴也是如此,只有對揚琴本身產生濃厚興趣,才能持之以恒地去學習。那么如何在課堂中激發孩子學習揚琴的興趣呢?首先我們教師要認識到這個時期的孩子心理發育尚不完全,缺乏意志力與責任感,雖然他們的好奇心很強,但如果不能及時將好奇心轉化成對音樂的興趣,過不了多久就會厭倦枯燥的學習。但是孩子的天性又決定他們最容易接受生動活潑、感染力強的事物。所以教學中應采取啟發、誘導、激勵的方法。比如在教學中,多用一些比喻的形式,或用講故事的方法導入教學。通常第一次課我都采用故事的形式,講一講和揚琴有關的、生動的小故事,吸引孩子的注意,使學生能對揚琴有了簡單的認識,產生學習的興趣。平常教學內容多采用孩子會唱的兒歌,從最簡單的單旋律入手,而后加以變奏,采用單音、八度、反竹、撥弦等簡單且音色特別的技巧,使學生們感到親切興奮,從而產生對樂曲產生好感和共鳴,激發他們學習和表演的欲望,并把技巧的教學融入其中。鼓勵孩子們邊唱邊演奏,有利于情感的投入和表達,課堂和教學氛圍因此變得更加活潑生動,孩子還能被揚琴美妙的音色深深吸引。在教學過程中,演奏姿勢的正確與否也是非常關鍵和重要的,我通常都把演奏的姿勢結合到日常的普通行為動作中,盡可能的用最通俗和貼近孩子生活的方式強調。還常有意識地多給孩子聽磁帶、唱片、或多讓他們看一些有關揚琴方面的音樂會碟片、觀看實際演出等。還可經常舉辦一些小型音樂會,讓孩子們互相觀摩、互相找差距,既鍛煉了表演能力,又能產生競爭意識。幼兒大多愛表現、喜歡被贊揚。因此對于他們的點滴進步,教師和家長應給予充分肯定。
2 還應該注意在教學中啟發兒童的創造性思維
現在大多數家長讓孩子學習揚琴,主要目的不僅僅在于學習音樂本身,更重要的是通過學習音樂開發智力。學習音樂可以使孩子的記憶、協調和集中注意的能力得到發展,為今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素質基礎。揚琴在開發孩子智力方面有其非常重要的一面,它能激發孩子左右手的協調能力,從而達到左右腦的同時開發。在揚琴教學中如果有意識地去啟發兒童的創造性思維,不僅可以提高他們理解音樂的能力,對智力發展也有很大幫助。比如相同的一個節奏或一段旋律,讓孩子根據個人不同感受表現出不同的動作,或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幫助孩子分析旋律所蘊含的情緒與思想,啟發孩子的創造性思維,豐富孩子的想象,幫助孩子融入音樂角色。而后通過準確的范奏,讓孩子感受音樂的內涵,然后根據自己的感受去彈奏,充分創造與發揮自己所感受到的音樂角色。也可通過觀看視頻介紹音樂內容,使用更多的感官手段來讓孩子體驗音樂角色的特點,訓練多次后也可反過來通過聽音樂,引導孩子聯想成具有形象和情節的事物或任務,并將其感受到的畫出來,這就成了啟發孩子創造性思維的一次升華。課堂中我也注意用一些直觀、生動、形象的手段,充分刺激孩子的感官,激發他們的創造性。讓孩子充分感受音樂再充分表現音樂,激發孩子用創造性思維方法學習,這樣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在揚琴教學中貫穿因材施教
幼兒正處于生理與心理上的發育期,加之不同的家庭環境、生活習慣、興趣愛好及性格特征,讓每個孩子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個體差異。用同一模式進行教學,很難收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所以幼兒揚琴教師必須了解每個幼兒的不同特點,根據他們不同的特點“對癥下藥”。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因材施教、循序漸進也是不可忽視的一個方面。比如有的孩子腦子很聰明,但特別好動,應先想辦法吸引他們的注意,切不可對他們置之不理。有的孩子性格敏感,自尊心特別強,如果趕上沒有完成作業老師師略微批評一下,便會哭鬧不止,這樣的孩子也不能過分批評,這樣剛剛燃起的興趣小苗很有可能被連根拔掉。在課堂中要盡量少批評孩子,對他們的點滴進步都給予充分肯定,同時有計劃地指出他們彈奏中的錯誤,且用非常溫和的語氣。孩子們很樂于接受這種語氣,這樣便能很快的糾正錯誤。如果僅因孩子暫時的錯誤和落后就失去耐心,訓斥甚至強制幼兒練琴,反而會讓他們產生逆反心理,厭惡學琴,久而久之就會對上課和練琴產生恐懼心理,前面也講到了興趣對于孩子學習音樂的重要性,然而在這樣的情況下又何談興趣,這樣的心理狀態下還怎能學好琴呢?對這樣孩子只有耐心地啟發和培養,讓家長和孩子明白挫折只是暫時的,還要塑造輕松的課堂氛圍,讓他們輕輕松松地上好每一堂課,并能輕輕松松地完成布置的練習任務,增強他們的自信心。這樣做同樣也能使孩子們在學習揚琴中得到良好的藝術熏陶。
4 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對學習揚琴是很好的促進
通過近10年的揚琴教學,我認識到良好的師生關系對于幼兒學習器樂是非常好的促進。良好的師生關系對于幼兒來說也可能會成為教學的強大動力,幼兒心理還沒有完全健全,喜惡分明,如果能與老師相處融洽,孩子就對教師產生一種依賴心理,這時教師如果能謹言慎行,積極運用這種關系進行教學,孩子學習積極性就會增強,學習效率也會提高,更可為日后的教學奠定基礎。師生關系的日積月累,更會對幼兒的思想、志趣乃至學習方法、生活習慣等都產生極大產生影響。這就要求教師在與幼兒接觸的過程中時刻嚴格要求自己的言行,嚴于律己。
教學過程中培養幼兒的興趣對于孩子整個學習揚琴的過程都是至關重要的。因此,從事揚琴教學應積極主動地了解孩子們的內心世界,為他們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和快樂的音樂世界,讓他們在民族音樂中得到快樂,在教學過程中提升審美和創造美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