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下半年嚴格實行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
央行營管部日前在召開轄區金融機構情況通報會時指出,下一階段要嚴格實施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抑制投機投資性購房需求。推動利用銀行間債券等直接融資工具,促進社會融資結構改善。會議強調,下一階段要加大對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以及跨市場、跨機構的交叉性業務風險的排查,摸清具有融資功能的非金融機構、民間借貸和實體經濟等方面的風險隱患;全力推進利率統計綜合試點,繼續貫徹落實穩健貨幣政策,大力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加大差別存款準備金動態調整機制的參數調整和動態指導。
——京華時報
我國將進一步新能源汽車推廣與支持工作
近日在天津舉行的2012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上,財政部經濟建設司能源處副處長沈瑞鋼表示,發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是落實我國節能減排、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舉措。在已推出扶持政策、設立試點城市基礎上,未來將進一步加強對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鼓勵與幫扶。
沈瑞鋼說,在新能源汽車財政支持中,中央財政已在購置補貼、稅收優惠、科技研發、政府采購等方面出臺了一系列鼓勵政策。其中一項重要內容是在北京、上海等25個城市公共服務領域和6個城市私人領域開展節能與新能源示范推廣工作。政府給予一次性補助,補助標準根據節能與新能源汽車與傳統汽車差價、節油率等方面制定,每輛車最高補助標準60萬元。同時,地方財政還安排資金用于支持充電站等基礎設施建設。
在現有政策穩步推進基礎上,沈瑞鋼表示,下一步國家將加強對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發和產業化的支持力度,重點支持推出若干技術先進、具有較強競爭力、全新設計研發的新能源車型。
——新華網
消費拉動經濟效果有限 穩動口迫在眉睫
當前,我國經濟持續下滑,而且這種下滑態勢尚沒有得到有效遏制。在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中,投資拉動爭議較大,而過去大投資造成的產能過剩矛盾已經表現出來,投資不可持續性凸顯。消費拉動已經呼喚多年,而效果非常有限。
出口這駕馬車是我國經濟長期的主要拉動力。但自從金融危機以后,我國出口可謂一蹶不振,對經濟拉動力始終處于負值區間。扭轉出口對經濟增速的拖累局面已經非常迫切。
在外需乏力,出口企業異常困難情況下,要有針對性地出臺給企業減負、融資、服務和創造優良環境等方面的扶持政策。要加快出口退稅進度,確保及時退稅。擴大出口信用保險規模,提高出口信用保險覆蓋面,特別要注意發展對小微企業的信用保險,引入商業保險公司開展短期險業務試點,落實好大型成套設備出口融資保險專項安排。改善海關、質檢、外匯管理服務,促進貿易便利化。嚴格執行檢驗收費減免政策,取消不合理、不合法收費項目,減少合法收費數量,切實減輕企業負擔。改善金融服務,引導金融機構增加匯率避險產品等。
——經濟參考報
中國固定資產投資保持較快增長 結構進一步優化
國家統計局近日發布的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報告中說,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國固定資產投資保持快速增長,為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固定資產投資結構進一步優化,主要表現在區域投資協調性增強,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充滿活力,國有經濟投資平穩增長。
2003-2011年,我國累計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448711億元,年均增長25.6%。年度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由2002年的43500億元增加到2011年的311022億元,投資規模增加了6倍多,是改革開放以來增速較高、持續時間較長的一個時期。
《報告》認為,十六大以來,在實施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促進中部地區崛起,鼓勵東部地區率先發展,實現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政策帶動下,區域投資結構逐步優化,中、西部和東北地區投資快速發展,東部地區投資更加注重質量。
——網易財經
工信部力挺合資自主 民族品牌再遇政策危機
“如果將合資企業的自主創新排除在外,就等于把中國汽車制造的主要力量排除在外,這意味著中國汽車發展的主體將不復存在?!?/p>
近日,工信部副部長蘇波首次闡述了合資自主與自主品牌的關系問題,將沉默許久的合資自主話題再次拉回到公眾視野。
在此之前,國家發改委等相關部門曾將“是否有合資自主項目”作為審批汽車企業新合資項目的重要條件之一,但這一標準從未以公文形式正式對外公布。
一個最明顯的分水嶺是,今年2月工信部發布的《2012年度黨政機關公務用車選用車型目錄》,入圍的25家車企、412款候選車型中全部為自主品牌,合資自主產品無一在列。有人戲稱,這是合資自主戰略的一次完敗。
就在合資自主戰略逐漸被業內遺忘時,蘇波的表態似乎又將它的未來點亮。“我們要創造一個寬松的環境讓各類資本在中國發展。合資車企中至少有50%是我們的國有資本,所以自主品牌和自主創新絕對不能把合資企業和外資企業排除在外。”蘇波透露,未來在政策制定上,合資自主與自主品牌將一視同仁。
——21世紀網
胡曉義:中國已建成世界上最大的養老保險體系
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消息,人社部副部長胡曉義近日在全國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研討會上透露,截至今年8月底,全國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4.32億人,加上職工養老保險,總計覆蓋超過7億人,其中領取基本養老金的超過1.8億人,中央和地方政府在補貼新農保和城鎮居民養老保險方面共撥付補助資金近2000億元。中國已建成世界上最大的養老保險體系。
胡曉義表示,今后將重點推進新農保和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合并,解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與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間的銜接。進一步完善并落實多繳多補、長繳多得等參保繳費激勵機制,逐步加大公共財政對新農保和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的投入,穩步提高中央確定的基礎養老金標準。
——人民日報
謝旭人:嚴禁擅自減免或緩征稅款 堅決不收過頭稅
在穩增長和財稅收入大幅下降的雙重壓力之下,征“過頭稅”和變相減免稅的苗頭同時出現。
在地方的稅收征管中,前者是用來招商引資,后者則是為了完成稅收任務。這種現象已經引起了財政部高層的重視。財政部部長謝旭人日前在向全國人大常委會作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運行情況報告時說,今年要狠抓增收節支工作,堅決不收“過頭稅”,同時嚴禁變相減免稅。
最常見的是在稅法允許的范圍內提高征收率,并加強征管力度。有時還會采用提前征收的方式,和企業商量將下一年部分稅收提前到今年征收,以完成今年的稅收任務。更加隱蔽的一種“過頭稅”,是稅務部門在核定稅收優惠的稅制要素時設置高門檻,把一些本來能夠享受稅收優惠的企業排除在外,這在認定高科技企業方面很常見。
謝旭人表示堅決不收“過頭稅”的同時,要求稅務部門認真落實稅收優惠政策,但嚴禁擅自減免或緩征稅款,嚴禁越權為招商引資項目減免稅,或采取先征后返等方式變相減免稅。
——中財網
巴曙松:四季度經濟增速將回升至8%
近日,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中國銀行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巴曙松在參加天府大講堂時對中國經濟走勢作了預測和分析。
“2012年中國經濟處于周期性回落探底階段,二季度7.6%的GDP增速是基本探底了,三季度增幅肯定有所提升?!卑褪锼杀硎?,他對中國經濟持相對樂觀的態度。
在他看來,中國的投資并未過度?!爸袊F路總里程占世界的6%,卻要承擔世界24%的鐵路運輸量;中國人口過500萬的城市有100個,但80%沒有地鐵;東部發達城市每平方米公路密度只為經合組織成員國平均水平的20%,而中西部地區密度更低。”
他認為,未來幾年,中國經濟增長還是要依賴投資拉動,尤其是房地產調控、制造業低迷的情況下,“投資三駕馬車”中的基礎設施建設將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叭径戎袊鳪DP增速也肯定會有所提升,四季度能回到8%左右?!卑褪锼深A測,在未來幾年,中國GDP增速將在8%到8.5%的區間波動。
——新浪財經
易憲容:對經濟下行應增加‘容忍度
宏觀基本面上,在官方PMI跌破50%的榮枯分水嶺之后,匯豐中國PMI終值也降到了47.6。中國經濟網評論員易憲容認為,無論是官方公布的PMI,還是匯豐公布的PMI,這都說明一個很基本的問題:我們最近的經濟政策對經濟增長的帶動力還沒有真正體現出來。
易憲容分析說,“首先要分析我們當前經濟下行面臨的問題是短期問題還是長期問題。如果說中國經濟面臨的是經濟產業結構的調整、經濟戰略的轉型,比如說之前以房地產作為經濟的一個支柱,這種經濟的調整靠短期政策的調整是不可能實現的。另一個方面,我們的經濟正在下行是由于外需比較疲軟,外需疲軟的原因是什么?是由于前一段時間歐美國家金融危機之后需求全面下降,這不是短期內可以解決的,需要很長時間,并且我們通過短期政策也不可能達到目的。所以,在短期政策不能實現效果的時候,我們就不要通過PMI這樣的角度來思考問題了,這要求我們增加對經濟下行的‘容忍度?!?/p>
——中國經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