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麗

農村實用技術人才是農村實用技術的示范者、實踐者,他們立足于農村,在促進農業發展,帶動農民致富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大力加強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是農村經濟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發展道路的長遠之計、根本之策。
一、新疆農村實用技術人才現狀
根據2010年底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統計局抽樣調查數據,目前全區農村實用人才總數為213381人,占農村人口(10505251人)的2.03%,占農村勞動力(4909909人)的4.34%。其中女性20506人,占農村實用人才總數的9.62%;少數民族143609人,占農村實用人才總數的67.3%。
從行業分布上看:生產型人才82828人,占人才總量的38.81%;經營型人才34617人,占人才總量的16.22%;技能服務型人才69037人,占人才總量的32.35%;技能帶動型人才6613人,占人才總量的3.09%;社會服務型人才20286人,占人才總量的9.5%。
從教育程度上來看:具有大專及以上學歷9950人,占人才總量的4.66%;高中或中專學歷36104人,占人才總量的16.92%;初中文化程度112766人,占人才總量的52.84%;小學文化程度52479人,占人才總量的24.59%;未上過學的2082人,占人才總量的0.98%。
從技術水平上來看:農民高級技師292人,占人才總量的0.14%;農民技師546人,占人才總量的0.25%;農民助理技師302人,占人才總量的0.15%;農民技術員3147人,占人才總量的1.47%;沒有或未評定209094人,占人才總量的97%。
二、新疆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幾年來,自治區在加快實用人才隊伍建設中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為培養一批土生土長的農村實用技術人才奠定了扎實的基礎,為新農村建設提高農村經濟科技含量起到了積極地推動作用。但從新時期農村經濟發展的要求來看,實用人才隊伍建設依然存在很多問題。
(一)農村實用人才總量不足,素質較低
從總量上看,實用人才比重偏低。全區有農村人口1000萬余人,而農村實用人才213381人,僅占農村人口的2.03%,比重明顯偏低,輻射帶動農戶致富的作用十分有限,與經濟社會發展,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所需的人才數量和素質存在較大差距。在生產經營中,農村實用人才往往只能唱獨角戲,后備人才匱乏,出現新老斷層,難以適應農村經濟的發展要求。從整體素質上看,高素質人才十分匱乏?,F有農村實用技術人才中,大多沒有受到過高等教育和專業培訓,具有高中或中專及以上學歷的僅占人才總量的21.58%;評定為技術員及以上專業技術等級的僅占人才總量的3%。
(二)農村實用人才分布不均勻,結構不盡合理
越往基層,農業技術人員越少,真正在農業第一線發揮作用的人員更少。從專業分布上看,從事種養殖業人才較多,面向流通、經營、技能領域的人才相對較少;有一技之長的人相對較多,復合型人才相對較少,大部分農村實用人才都是直接從事種養殖業生產的土專家,田秀才。據統計,全區生產型人才82828人,占人才總量的38.81%;技能帶動型人才6613人,占人才總量的3.09%。從目前現狀來看,農業和農村實用人才結構的失衡,存量與需求量供求矛盾日漸明顯,已經成為制約我區農業持續健康快速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三)農村實用人才流失現象比較嚴重
近年來,有文化有技術的農村人員外出務工有增無減。城鄉比較,農村條件相對比較艱苦,農村經濟效益又比較低,絕大多數大中專畢業生一般都不甘心留在農村,競相到城市發展,致使農村青年實用人才越來越少。再加上一些農村實用人才學非所用,專業技能無用武之地,致使其不得不到城市去謀發展。農村青年實用人才的流失,進一步加劇了農村人力資源的結構失衡,拉大了農業與非農業、農村與城市之間的差距,導致土地資源浪費,村級治理和村組發展管理者后繼乏人等情況的出現。
三、加強新疆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的思路對策
農村發展的根本出路在人才。大力開發農村實用人才,是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和中央一號文件精神的具體表現,而提高農村實用人才素質,是確保農村經濟快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解決“三農”問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關鍵所在。因此,加快農村人力資源開發,既是當前農村經濟發展的大趨勢,也是建設現代農業的根本要求。我們必須突破農村實用人才認識上的誤區,打破傳統的人才開發理念,緊緊抓住農村人才資源開發這個重點,圍繞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目標,加強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具體而言,加強農村實用技術人才建設應抓緊抓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一)提高對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重要性的認識
農村實用人才是人才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農村先進生產力的優秀代表,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骨干力量。加強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是實施人才強區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關鍵所在,對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人才觀,積極推進城鄉統籌發展,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又好又快地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要進一步加大各級黨委、政府對加強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重要性的認識,切實把農村實用人才資源開發納入到新農村建設的全局中去謀劃,以更大的決心,更有效的措施,不斷豐富人才資源總量,提高人才隊伍整體素質。
(二)強化培訓,進一步提高農村實用人才的整體素質
要實現農村人才總量和人才素質的同步提高,培養教育是主要途徑。要結合實際,多措并舉,采取大面積培訓人才的方法來改善農村人才培育環境。一是走出去培訓,可以采取與農業類高校聯合開辦農村實用人才學歷培訓班的方法,培訓骨干農村實用人才;針對部分龍頭企業中高技術人才缺乏的現狀,可以有計劃的選送一些有潛力的農村技術人員到農業院校進行深造。在送入院校培訓的同時,還可以組織農村人才專題赴外地參觀學習栽培、滴灌、反季節蔬菜種植等高新農業技術,通過參觀學習使他們增長見識、開闊視野。二是請進來培訓,對于一些新引進的品種和項目,要采取政府出資和企業出資相結合的辦法,有目的地引進國外專家進行現場指導,手把手地傳授技術;三是在產業鏈上培訓。為進一步加強培訓的針對性,要把農業實用技術培訓、新技術推廣與產業化生產結合起來,由農產品銷售或加工龍頭企業負責,對原產品供應地的生產大戶進行新技術應用培訓,再由生產大戶對農戶進行培訓。通過“龍頭帶基地、基地帶農戶”的遞進式培訓實現農村人才素質和農產品質量共同提高的“雙贏”效果。
(三)拓寬視野,營造寬松的農村實用人才成長環境
農業是需要較大投入的應用型產業,需要有一大批能夠常年活躍在大田埂、農戶間,有一技之長,懂經濟、會管理的“土專家”、“田秀才”作支撐。當前在農村,這些人并不缺乏,缺乏的是對他們進行有效地組織和管理,讓其整體效能發揮出來?;谶@一認識,我們應在實施“人才興農”的戰略過程中,從根本上更新人才觀念,以實用實效為原則,擴大視野選人才。一是降低門檻,充實農村人才庫。要打破學歷、身份、年齡限制,把技術和效益作為選拔農村人才的主要標準,在選人方式上,改基層推薦為全面普查,避免人才遺漏。二是建立網絡,不斷擴大隊伍。組織人事部門要在鄉鎮普遍建立人才工作站并在農業技術協會中確定人才信息員,及時收集各類人才信息資料,將新發現的人才迅速納入管理。同時,組織、人事部門要定期對農業人才分類需求進行統計,便于各類人才資源的統籌調配,保持農村人才隊伍的生機和活力。三是落實農村實用人才的激勵政策。認真研究制定有利于農村實用人才成長和開發的政策。因勢利導,鼓勵給類“田秀才”“土專家”興辦民營科技實體。
(作者單位:中共吐魯番地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