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
摘 要:文章通過在機械制圖課程教學中對探究創新教學法的應用,較好地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強化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重視學生學習和創新等能力的培養,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積極性,為制圖教學探索新路。
關鍵詞:機械制圖探究創新實踐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2)06(b)-0184-01
1 探究創新教學的內涵
在應用與實踐中,我通過創新教育目標與教學目標,引導學生探究學習知識,改變傳統授課的重知識傳授、輕能力培養的形式,強化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通過實踐驗證提高學生學習興趣。首先,培養學生對知識的求知欲,課堂教學不是開始就講,直接傳授,傾囊而出,而是先使學生產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產生求知欲望;其次,幫助學生感知發現知識,基本知識點由學生通過感知,獨立思考,合作交流概括出來,提高基本素質;再次,實踐求證知識,在學生總結知識點后,通過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交流、討論、論證,消化難點知識,設計的課堂練習有不同的層次、可選擇,鼓勵學生質疑、探索,課后應用探究,學習、充實知識,提高應用能力。探究創新教學模式的基本環節是:激發學習動機——誘導發現問題——實踐論證檢驗——探究創新提高。
2 探究創新教學模式及操作要點
2.1 激發學習動機,引入探究創新
教學實踐不難看出,學生沒有提前預習就直接進入課堂,學習中難免不出現被動狀態。即便是教師采用了啟發式教學,將各種素材、背景知識穿插運用到課堂中,甚至課后布置作業進行復習,以便鞏固,然而大多數學生還是很難做到積極主動學習,而出現僵化吸收的現象。
于是,我在機械制圖的課堂教學中,改變了以往傳統的傳授知識的教學方式,而是課前就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課前預習,啟發式與討論式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在教學中,根據問題的提出來啟發學生和教師共同探討,從而引發學生極力獲取答案的深厚興趣。如在機械制圖《組合體》的教學中,組合體的形體分析是以培養學生提高對組合體的形體表達能力以及空間想象力作為目的,其重點內容需要掌握。所以,我會安排不同層次、形式多樣并且有較強趣味性的題目在教學實踐中,這樣能把學生探究答案的主動性激發出來,能夠更好德掌握學習內容。
2.2 誘導發現問題
傳統的教學講授,大多忽視學生對知識的運用、發展的過程,對實踐性較強的機械制圖課程的教學就會存在問題。
在此,我們以表面交線—截交線為例,探索創新教學方法的應用步驟如下:(1)教師先講解理論知識(截交線的兩個基本特征),結合教具模型進行直觀講解,導出截交線的定義;(2)實施開放式教學。教師們把模型發給學生們,讓他們根據自己的觀察,自行測量模型的大小尺寸,確定實物比例,選擇視圖,完成所對應的模型作圖,并結合實際模型,在完成的三視圖上找到截交線。讓學生根據截交線的兩個特征來驗證自己視圖是正確與否,從而強化記憶截交線的特征。在此過程中,教師要隨時解答并指導學生操作練習。(3)選一個有代表性的視圖制作學生,讓其在黑板上當眾講解所做三視圖、截平面以及截交線,師生一同對照黑板上的視圖,進一步驗證截交線的特征,從而鞏固復習新課。由于模型有可直觀性,很多學生容易接受這種教學方式,更活躍了課堂氣氛,從而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通過開放式的處方學習,更是增強了學生學習的動力,培養學生動力實踐能力,使學生學習起來并不顯枯燥。
2.3 實踐論證檢驗
通過學生們獨立思考或者全班交流,重點討論,學生們基本上能夠自己表述理論概念含義所在,從而誘發學生進一步探究學習的動力。在此基礎上,我重點講解學生們提出的重點以及疑難問題,這樣的講解也是學生們深切期待和急需的,他們可以通過我的講解,根據我看問題的方法、思考的角度、解決的技巧來獲取他們需要的答案。此時,教師的講解也最容易引起學生高度的注意和認同,對學生自己的認識起到驗證作用,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促進學生探究的思維,可以說是一種師生之間有效的適當的深層的情感、認知互動互促。探究創新教學就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主動探究式獲取知識過程,他們更需要教師的講解,通過教師的講解、分析、引導加深印象。在這里的講解與傳統的授課是截然不同的:(1)建立在學生主動認知的基礎上;(2)針對學生所急需的;(3)使學生積極主動去接受。可想而知,這種講授達到了教師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的目的,而并不是被動接受。使學生在經歷問題的發現,求真的過程中學會探究的方法,從而使他們受到成功的激勵,受到鼓舞,產生極大的自信心,獲得一種難以言表的精神享受與愉悅。
2.4 探究創新提高
在師生共同探究知識點的基礎上,教師安排的課堂練習具有層次性、可選擇性,幫助學生思維發散和能力轉化。所選擇的練習題應該是內容豐富,具有多層次深入,由低到高,由單一到綜合的,由簡單到復雜,這樣安排的練習有助于針對不同資質學生的練習鞏固,從而各取所需,獲得不同程序的提高。
教師在教學備課中準備多樣多層的習題以供學生按照不同的需求來選擇。這些供選的練習題目要有遞進式規則,由基本練習到復雜練習再到綜合練習甚至延伸練習。其中教師要對基本練習和復雜練習規定時間限制,而對綜合練習和延伸練習要追求新穎獨特,一題多解,如此既可達到提高創新思維練習的目的,又可增強個體學習與集體學習的能力。
如此一來,教師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啟發思路,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詳細解釋、導疑,如果短時間內不能讓學生更清楚的理解來龍去脈,可以讓學生在課后進行探究,使學生養成深入思考的好習慣。結題時,學生們要對所學知識進行回顧、總結,所而達到掌握知識的目的,進而還要讓學生們從中獲得新的知識,達到知識創新的效果。
3 探究創新教學模式的實踐指導
在探究創新教學過程中,首先要重視理論教學工作,使學生扎實掌握課程的基本原理、作圖與讀圖的方法還有相關零件的基本結構還有裝配的基本知識,從而掌握扎實穩固的基本理論知識體系,與此同時還要與生產實踐相結合。不少實習生回來傾訴:“工作后我才真正知道書本上制圖中所講的零件到底是什么。”這句話引發了我的注意,這說明我們從前的教學只注重講解課本上的理論知識,卻從未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
所以,教師在機械制圖課堂教學中,理論要與生產實際相結合,不便要讓學生看模型,還要讓他們看一些零件實物,將兩者相對照深入研究。
教師還要多帶學生去實際工廠或實訓車間去參觀認識真正零件,從而加深生產知識,了解工廠中實際使用的圖紙,以便明確學習的目的,掌握課堂中機械制圖的真諦,這樣便將理論知識與生產實踐有利的結合到一起了,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同時也為日后學生邁向社會,走進工廠車間打下堅實基礎。因此,學以致用,即是教師的責任,也是探究創新教學的目的。
由上我們得知,將探究創新教學法的課堂教學模式運用到機械制圖教學中,便可達到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目的,通過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并重視學習與探究創新能力的培養,充分調動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從而為職業學校機械制圖課程摸索出教學新路。
參考文獻
[1] 萬碧波.高職教育教學理念與模式創新.江蘇大學出版社,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