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國宏
摘要課堂提問是師生互動的主要途徑。猶如一把雙刃劍,課堂提問使用得好能最大限度地提高中學生英語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力,從而激發中學生學習英語的濃厚興趣;使用得不好或者把課堂提問當成懲罰學生的手段反而會引起他們的逆反心理,不利于培養中學生自主獲取新知識的能力。所以,利用農村教師和學生自身的特點,改變農村傳統的教學模式,利用各種教學手段和方法,打造以“問”為主的趣味英語課堂,從而達到理想的英語教學目的。
關鍵詞農村初中英語教學趣味課堂
中圖分類號:G633.4 文獻標識碼:A
1 農村英語教學的現狀
近些年來,隨著國家對農村教育的大力扶持,農村教育基本上改變了學校設備落后,專業教師短缺,學生日常營養需求的問題,但是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改革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特別是農村教育中的英語教學更有著自身的特點。
農村老師備受人尊重,特別是英語老師,被認為是“技術工作者”,個人修為和學識更讓村民看重。但是將城市教師專業化發展模式移植到農村,是不現實的。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要“依據鄉村生活實際,造就鄉村學校教師。”①因此,提高農村教師的待遇,避免農村老師不僅要上課還要干農活來補貼家用情況。另一方面,農村中學生也有著自身的特點。青春期的他們有著特殊的情感發泄方式,農村中學生普遍認為英語屬于洋腔洋調賣弄玄虛,英語學習成績好的同學反而會受到大家的歧視。再加上農村中學經費經常欠缺,教學設施跟不上,很難擁有像語音室和口語實驗室這樣學習語言的基礎設備。有的學校連最簡單的多媒體教室都得不到保證,更無法開展英語口語化教學。
所以,在農村英語教學效果不好、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不高是普遍的現象。這就要根據農村英語教學的特殊性,加強師生之間的合作,多用“問”的形式來激發中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2 得當的提問方式形成學生“樂學”氛圍
中學生在青春期普遍都有爭勝心和好奇心,如果沒有很好的課堂導入,同學們又會因為害羞不敢回答問題。提問不當,反而會讓學生覺得老師提問是一種對自己的懲罰。英語又是一種語言訓練,需要大膽的聽說讀寫才能學得好,遇到一些表現力很強的課程內容更是讓農村的學生滿堂沉默不語。
英語并不能像母語一樣在學生腦海里能形成一定的認識,所以說就有必要借助圖形、圖片、多媒體等外界因子來吸引中學生的注意力。針對這種情況,英語老師可以先借助各種教學手段和方法柔和導入英語教學內容,用特殊的道具來吸引學生注意。
比如說在教頻度副詞never(絕不)sometime(有時)always(總是)often(經常)的時候,可以用用幾個廢棄的硬紙板剪成不同的形狀,用的紙板所剩的面積的多少來看這些頻度副詞。首先,在學習這些頻度副詞前,問同學們:“how often do you homework?(你多久做你的家庭作業?) 然后再拿出大半圓的紙板,然后講often這個詞,以此類推。在課堂的開始就能緊緊地抓住同學的注意力。最后,在黑板上畫上幾個圓圈,用圈的大小來判定用什么樣的頻度副詞。這樣自始至終,整個課堂都會沉浸在一種新奇的氣氛之中,牢牢把握住了同學們的集中注意力,甚至有些沒有被提問到的同學到快下課的時候還在舉手大聲喊道“I know ,teacher ,please me!(老師讓我回答,請讓我回答)”,連平時沉默寡言的同學在這種良好的課堂氛圍中活躍起來,具有較高質量的教學效果。
可見,問題可以讓學生發現學習內容上的矛盾,可以對學生的心理智力產生刺激。②因此,教師應該把“why?”掛在嘴邊,讓教學過程成為一個不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使學生形成積極思考問題的優良品質。
在課堂上,可以多問學生“why did you do that?(你為什么那樣做?)在同學們作出正面回答的時候在問一句:why are you saying so?(你為什么這么說?)利用逆向思維來分析所解決的問題是否合理。在學生積極思考又提出問題的時候,老師可以再趁機問why are you asking this question?(你為什么會問這個問題?)在老師的精心準備的問題情境中,學生不但樂于思考,還能在思考中愉快地獲取知識,形成 “樂學”的氛圍,更主要的是能樹立學生學好英語的自信心,促進師生的交流,讓中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3 在提問過程中對學生進行賞識教育
近些年來,農村外出務工的人越來越多,大部分農村初中生都留守在家。因教育程度的局限和受“知識無用論”影響,農村中學生的家長更愿意讓子女隨大人外出打工,而不是上學讀書受教育。③受家庭影響,農村中學生的學習態度并不端正,對學習興趣不大,特別是在英語課堂上,農村中學生自信心不強,學習目的并不明確。
在平常的教學中,英語教師應根據學生的接受能力和反應能力,根據不同學生的接受程度,有針對性地進行提問,區別對待,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感受到自己的進步。通過提問來對學生進行賞識教育。所謂賞識教育就是老師或者家長或者其他教育者能充分肯定學生,不斷培養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從而使其不僅有用于進取的信心,也能有不斷進取的動力。④
所以,每堂課要以正面的精神狀態來影響學生,走進教室后第一句問學生“How are you? Are you OK?”每當學生正確回答問題時,用略帶夸張的表情豎起大拇指說:“Good!”“Well done!”“You are right!” “You are very smart!”對于學生的評價,教師要適時、恰當,抓住每一個閃光點,捕捉每一點細小的進步,哪怕一句簡單的鼓勵都會讓學生興奮,從而達到課堂上參與問答活動的興奮。即使學生回答不好時,也應微笑著說 :“Never mind. I think you are the best.或者 Im sure you can do better next time” 哪怕是學生給出的答案欠妥時,也要讓學生能夠感受到教師傳遞過來的感情,從而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自信心。在英語課堂提問上,無論學生作何回答,都要看著他們的,認真的說例如:well done ,fabulous fantastic wonderful 等來鼓勵學生。如果學生的問題回答的不盡人意,可以說“Have a good try 、Dont be shy 、It doesnt matter”來激勵學生從而激發學生心里對成功的渴望。
可以這樣說,課堂提問是一座師生溝通的橋梁,良好的課堂提問狀態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根據心理學上認為在中學生身上普遍存在著自我表現、成功意識、期待心理。教師在提問教學過程中必須要及時肯定學生的努力和勤奮,適時地表揚學生的成就和進步,讓學生充分感受到自己被關注被重視,能讓學生有效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只要通過適時提問才能引導學生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不斷減少學生學習英語的焦慮感。在日常課堂生活中不斷積累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從而提高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
注釋
①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三卷)[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593.
②程煒萍.淺談初中英語教學中良好思維品質的培養[J].教學研究:253.
③楊水英.激發農村中學生英語學習興趣之我見[J].學教育理論研究,2010:216.
④夏麗.淺談初中英語教學中的賞識教育[J].現代閱讀,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