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孝文


氣候變化正導致海平面上升加快,從紐約到曼谷,世界許多城市均面臨著被海水淹沒的風險。我們如何為這些影響做好準備,并確保一座繁華的大都市繼續正常運轉下去?下面這些建筑概念為我們提供了啟發。
1.保護城市的網格“圍兜”
設計師設想用覆蓋保護膜的網格“圍兜”套在建筑物底部,上面種植樹木,用來吸收并擋住海水,保護紐約曼哈頓島上的建筑物。這種保護膜相當于土壤替代品,它生成的濕地和沼澤地在城市周圍形成一道屏障,防止城市被洪水淹沒。
2.新水上城市——紐約
紐約一家建筑公司設計的“新水上城市”,把紐約市搬到了水上。城市的模式有點像荷蘭阿姆斯特丹,運河成為城市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滲水性很好的街道能夠很快把雨水和雪水排到受保護的濕地里,使水成為“城市和海港之間的新連接體”。
3.懸在空中的城市
如果一場真正的大災難發生,陸地被洪水完全淹沒,地球人有三種選擇延續人類文明:在水下生活、漂浮在水面上和升入高空。土耳其建筑師的這個設計采用了最后一種方式:建一座高出海平面70米的懸在空中的城市。雖然目前該方案還缺少具體細節,但是垂直生活空間顯然是一個可行性方案。
4.“水上塔”
“水上塔”坐落在一個漂浮的基座上,可以把海流轉變成能量,從而在很大程度上做到自給自足。一些巨大的“葉子”從垂直的塔身上延伸出來,它們主要用來集水、收集太陽能或風能。
5.馬爾代夫飄浮人工島
馬爾代夫由1200座只高出海平面不到2米的小島組成,不斷上漲的海水或許有一天會淹沒這個島國。馬爾代夫正與荷蘭建筑師合作,設計漂浮人工島。這些層層增高的星狀小島不僅可以為該國居民提供棲身場所,并且有望成為一個別具特色的旅游目的地。
6.圖瓦盧應急陸地
圖瓦盧9座太平洋上的小島有可能將在未來幾十年內完全消失。為此,韓國建筑師設計了“應急陸地”,在這個不斷提高的臺面上面,建有可容納1.1萬名居民的摩天樓。
7.舊金山防洪堤
建筑師為舊金山設計了一座通風防洪堤,可以巧妙地解決海平面上升的問題而又不會影響城市景觀。防洪堤利用機械泵,通過帶孔的堤墻調節海面與海灣內的海水,維持舊金山灣的海洋生態。
8.未來水城
泰國首都曼谷面臨著被上漲的海水淹沒的危險,對此建筑師提出一個有趣的解決辦法,即名為“大洪水后的未來水城”的水上城市網設計。這座水城將設有住宅、學校、醫院、公共設施和工業區,另外還將種植當地紅樹林。這些植物不僅能夠促進養蝦場的發展,而且還能過濾水,幫助減少空氣里的二氧化碳量。
9.卡塔爾漂浮度假地
由意大利建筑公司設計的“兩棲1000”是一個半潛式度假勝地,它將建在卡塔爾受保護的海域中。主體建筑是4座擁有水下觀景房的半潛式酒店,此外還有住宅大樓、辦公室、海洋公園和水下海洋館等。
【責任編輯】龐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