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艷
摘 要:成本核算和控制是促進醫院發展和財務管理的最根本內容,隨著我國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片面的追求業務收入而忽視成本核算和控制已不能滿足醫院經濟發展的需要,以成本核算為基礎,成本控制為條件的經營管理是保證醫院健康發展的重要前提。分析目前醫院在成本核算與控制中存在的問題,改變成本核算的傳統觀念,加強成本核算控制,做到以成本核算控制為原則,時時進行成本核算,處處做到成本控制,為促進醫院社會和經濟效益提供必要條件,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成本核算成本控制
中圖分類號:F2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2)06(a)-0199-01
隨著我國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醫療行業競爭日益激烈,片面的追求業務收入而忽視成本核算和控制已不能滿足醫院經濟發展的需要。以成本核算為基礎,成本控制為條件的經營管理是保證醫院健康發展的重要前提。成本核算和控制不僅僅是簡單的核算過程,而是對醫院各個部門、各個科室的收入、支出、消耗等方面做出最準確、及時、真實的財務數據,從而在保證患者治療質量提高的前提下,追求最大的經營利潤。到目前為止,成本核算和控制在醫院管理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成本核算是成本控制和成本管理的基礎職能[1],也是促進醫院經濟發展、實現財務管理的最基本內容。我們財務人員要從根本入手,增強職工的成本意識,保證在獲得效益和效果的財務控制前提下,節支減耗,使財務控制最小化,為患者提供最好的醫療服務,從而將醫院向健康、高效的方向發展。
1 成本核算與控制對醫院發展的作用
成本核算和控制是促進醫院發展和財務管理的最根本內容,客觀的反映出醫院各種醫療活動中的財務狀況。目前,有很多醫院的成本核算工作仍處于初級階段,普遍存在著各種不良費用問題,成本控制不均,缺乏科學性、系統性,為醫院的穩定發展帶來不穩定因素。
1.1 為醫院改革提供了有利依據
醫院的發展需要一種好的管理模式和運行機制,成本核算和控制有效掌握了醫療活動中所消耗的物化勞動量,對實際成本和計劃成本進行有效的預測、評估、控制,對成本中反映出來的責任、權利、利益相結合的業務技術[2]、設備、物資等重要收支情況進行整體評價,從而將現實的經濟管理影響到醫院的各個環節,提高效益。
1.2 對醫療活動中的財務狀況做出客觀真實的反映
醫院成本是體現醫院工作質量的重要指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著醫院各個方面活動的經營成效,如工作效率的高低、藥品的損耗、設備的利用度、資金的使用效果、患者的多少及滿意度等,都在成本核算中真實的反映出來,從而找出最佳的成本核算值[3],進而降低成本費用促進經濟效益和管理。
1.3 對提高醫院管理水平和經濟、社會效益提供有利的導向作用
醫院作為一個為社會人群提供醫療服務的場所,客觀地反映出醫院是否合理利用人力、物力、財力資源,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經濟和社會效益。
2 目前醫院成本核算與控制中存在的問題
2.1 對成本核算和控制認識不清,核算基礎薄弱
醫院經營者對現代經營和成本意識嚴重缺乏,而且很多醫院都是以全額或者差額預算撥款補助的形式存在,財務人員無相關的成本核算知識,往往只是以傳統固守的管理模式進行核算,忽視了成本控制,只重視事后結算,不注重前期成本的管理。盲目的進購醫療設備和增加各種開支,導致在醫療收入快速增長的同時,醫療成本快速膨脹,出現負增長、零增長的局面,在患者和醫院之間形成惡性循環,嚴重影響了醫院的形象和聲譽。
2.2 對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過于片面,核算信息化欠成熟
財務人員和醫院管理者對成本核算和控制意識淡薄,認為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只是進行程序化,認為只要進行成本核算就不用再進行控制,認為成本計劃是事前,成本控制是事中,成本核算是事后,將兩者進行拆分分析,在經營管理過程中偏向一側,造成成本核算和控制發生偏離;隨著目前我國醫療市場競爭日益激烈,覆蓋面變大,面對醫療保險制度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制度的推行,使醫院在一些收費、核算中實行了網絡聯網結算[4],而傳統的成本核算方法和控制不能及時對業務數據進行分析、儲存、共享,為醫院發展造成影響。
2.3 缺乏成本核算和控制的科學性、規范性
醫院的醫療活動是每個部門整體協作、共同配合的結果,成本核算應根據不同科室的業務量進行投入、預算,從而促進醫務人員工作的積極性。但在目前形勢下,成本核算缺乏科學性和公正性[5],成本核算只考慮分擔成本的合理性,而不考慮成本的完整性,削弱了成本控制的成績,造成只重視經營效益,不全面核算成本的局面,從而使醫院成本核算沒有統一、規范、科學的方法和流程,嚴重影響醫院成本核算和效益的發展。
3 大力加強成本核算控制,促進醫院經濟健康發展
3.1 改變成本核算的傳統觀念,提高認識
醫院在面對醫療市場不斷變化中,從單純的只考慮社會效益到追求社會、經濟效益共同發展的雙贏局面,成本核算和控制在其中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成本核算涉及醫院管理全過程的工作,從確定核算項目到最小單位的劃分、收入的分割、費用的分攤,從單純的總體核算經營到科室核算、病種核算、醫療項目核算等不斷細化,將成本核算提高到了一個具有高水平、高理論的管理手段。要不斷提高對成本核算的認識,以科室成本核算為基礎,分類、集中的反映各科成本項目的費用和效益情況,為管理者提供成本變動的動向[6],從而有效的將成本核算和控制落到實處。
3.2 明確醫院成本核算控制原則,做到時時成本核算,處處成本控制
醫院需要不斷的發展和壯大,對資金、藥品、設備、材料等各項運作都有一定的強化要求,根據醫院自身的條件、特點進行成本核算,控制不必要的消耗費用,對設備的采購通過市場調查,分析,實施招標、對藥品實行限量庫存、對材料制定合理消耗和定額,最大限度的將降低儲備和營運成本,并做到事前、事中、事后控制,以真正降低消耗成本,提高醫院經濟效益為己任[7],促進醫院健康發展。
總之,醫院實行成本核算和控制,有效減少了醫院不必要的支出,增加了結余和經濟效益,使收費結構更合理化,為促進醫院社會和經濟效益提供必要條件,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崔嵐.實施全成本核算 促進醫院經濟發展[J].中國外資·下半月,2012,1,171~172.
[2] 張鼎萍.加強醫院成本核算和管理的探討[J].會計之友,2009,19,321.
[3] 李也凡.加強醫院成本控制。促進醫院經濟發展[J].中外健康文摘,2011,2,449
[4] 劉淑文.完善科室成本核算,促進醫院改革發展[J].白求恩軍醫學院學報,2011,02,139~140.
[5] 馮越英.醫院全成本核算探討[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2,1,16.
[6] 汪丹梅.王嵐.基于作業成本法的醫院醫療服務成本核算研究[J].商業會計,2011,05Z,49~51.
[7] 宿馳,趙大海.上海市級醫院成本核算現狀與問題研究[J].中國衛生資源,2011,5,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