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麗
創設情境習作是“從內容入手訓練作文表達自己真情實感”的一種有效途徑,有利于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激發學生習作興趣,也有利于訓練學生運用恰當的表達形式,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提高觀察能力、寫作能力,突出課堂的高效性。
一、教學案例:《賞雪》
去年冬天的第一場雪,雪花如飛天而至的棉絮,成片成片地降落大地,猶如一群群隨風起舞的白色蝴蝶,歡呼雀躍地奔來人間。
下課鈴聲響了,孩子們從各個樓梯口興奮地涌了出來,三個一群五個一伙兒,撐著傘、遮著頭,追逐嬉戲著,站在一邊兒的我也不知不覺被他們感染了,心想這雪下得可真好!瞧,孩子們一個個精神頭兒甭提多足了!候課鈴聲響起,他們才戀戀不舍地坐回座位上,再一看他們,呵,頭上身上還有斑斑點點的雪花,小嘴巴、小鼻子、小耳朵凍得通紅。可就這樣,他們那股興奮勁兒依然沒有絲毫減弱,心依舊馳騁在那銀妝素裹的世界里。待他們一一坐好,我看看他們,再望望窗外,一個新的教學思路在腦海中瞬間形成。“我們再看幾分鐘的雪,好不好?”孩子們幾乎異口同聲,有的甚至從座位上蹦了起來,“好!”“那還等什么,趕緊去窗邊吧!”
孩子們立即唧唧喳喳地聊起來、說起來,盡情賞雪的同時,還不時用小手兒對著漫天的雪花指指點點。教室里似乎空了,孩子們的心早已飛出窗外,只剩下一個孤零零的我。我站在講臺上,瞅瞅他們,再望望窗外的雪,回轉身在黑板上寫下了本次作文的題目——《雪》。大約10分鐘過去了,我把他們喚至座位上,說道:“咱們今天寫一篇與以往的看圖作文不同的‘看圖作文,以前寫作時觀察的圖畫都是在紙上,這次我們要看的圖畫就是窗外這幅真實的美麗雪景,大家既然如此的愛雪,就來寫寫它吧!”這次,孩子們依然是異口同聲,“好!”很快,教室里安靜了。孩子們有的凝眉思索,有的捧腮遐想,有的翻書查閱,有的奮筆疾書。果不出所料,十幾分鐘后,一篇篇小文章就新鮮出爐了。令人驚喜的是,這些剛剛出爐的小文章,不乏短小精悍,頗具文采之作。就連平時一到寫作課就頭疼的同學,也都躍躍欲試地想把自己的小文章寫好!如:
學生一:開始時,雪花依稀可數,仿佛天上有位神人,漫不經心地散落了幾個細碎的花瓣。
學生二:大雪紛紛揚揚落下,那一片片雪花在空中舞動著各種姿勢,簡直漂亮極了!
學生三:雪像煙一樣輕,紛紛揚揚,從天空中飄下來。
就這樣,一篇篇或優美或幽默或深沉或感人的小文章被這群可愛的小作者們認真地品讀著、感悟著,其他小聽眾們也隨著一篇篇佳作一會兒陷入沉思,一會兒拍手叫好,一會兒哈哈大笑。不知不覺間,下課鈴響了。
二、案例分析
《新課程標準》指出:“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在《新課程標準》理念下,創設“情景式”作文教學,能有效激發學生語文習作的興趣,并提高其作水平。
1. 創設情境,寓情于景
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作文是讓孩子們寫一處校園景物。說到校園,一花一草、一磚一石,學生無不熟悉,他們能寫,但往往語句乏味。因此,我特別注意寫作前情境創設這一環節。課前,我帶學生走進校園,讓他們從不同角度來細致觀察,由表及里,由遠到近、由上到下、由此及彼,不但用眼看,還要用耳聽、用鼻子聞、用心想,并做好記錄,甚至還可以畫一畫等。這樣做的目的在于讓學生走進生活,力求使學生在動筆之前做到胸有成竹,言之有物。
2. 激活語言,釋放童真
三年級的一節語文課上,那天剛好下了一場大雨,我和孩子們邊聽雨邊交流感受體會,就有了以下精彩的瞬間:孩子們很快地安靜下來,他們有的用小手托著下巴做沉思狀,有的把頭輕輕地探出窗外,有的伸出小手去接滴落的雨點,有的甚至還慢慢地閉上了眼睛。看著一個個陶醉其中的樣子,我真不忍心打擾他們。沒過多久,教室里一下子沸騰起來。他們爭先恐后地舉起了小手,晶瑩剔透的眸子里不時閃著驚喜興奮的光彩,想必他們心里已經有了最美的語言!
“老師,雨聲可真清脆響亮!”
“老師,我像是聽到了瀑布的聲音。”
“老師,我看到了雨點滴在窗外的石路、草坪、小樹和花朵上。”
“老師,我聽到了雨點敲擊地面的聲音,那應該就是大自然的聲音吧!”
“老師,原來大自然也是會說話的呀!”……
站在講臺上的我應接不暇,津津有味地聆聽著這一個又一個美妙的聲音。
3. 多媒體配合,水乳交融
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習作是看圖作文,相片上再現了日本侵略者轟炸上海火車南站的慘烈情景。開始寫作前,我利用多媒體設備給孩子們播放了日本轟炸上海的視頻,引導預設:假如你生活在那樣的時代,你想什么?做什么?有什么企盼?然后再出示圖片、指導觀察,讓學生整體感知圖中的景和人。讓學生說一說:圖上講的是什么?通過運用多媒體網絡資源創設情境,激情、激趣、激勵,能引導學生自主提問、自主感悟,有話可說、有情可發。
4. 豐富生活,積累素材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生活猶如源泉,文章猶如溪水,源泉豐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流之不盡。”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我讓每位同學都準備一個日積月累本,把平時學習中看到的好詞好句、優美的段落篇章都記錄下來,并要求熟讀或者背誦。
5. 自覺寫作,個性飛揚
要使學生堅持不懈地自覺作文,最關鍵的是讓學生嘗到成功的喜悅,并逐步養成習慣,滿懷樂趣地去學習。在實踐中,我具體做好以下工作:首先,用肯定給學生自信心;其次,在作文評語中給予鼓勵;最后,是辦好《班級優秀作文集》,把優秀的篇目積累在上面,供全班學生及其家長學習、品賞。另外,我還可以鼓勵并指導學生向報刊投稿。
總之,教師只要在新教學理念的沐浴下,引導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給予學生合理有效的作文指導,給他們表達的自由和空間,寬容每個個體的個性,就會讓作文成為學生表達生活、體驗生活、感悟生活的一部分。
(通渭縣李店學區常坪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