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振紅
摘 要:本文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闡了小學數學備課的基本要素,那就是教學目標要明確、教學處理要合理、情境創設要有趣、流程預設要靈活、練習設計要扎實。
關鍵詞:小學數學備課“五要”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2)06(a)-0159-01
大多成功的小學數學課必定是充分準備的課,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課前精心備課必須做到:教學目標要明確、教學處理要合理、情境創設要有趣、流程預設要靈活、練習設計要扎實。
1 教學目標要“明確”
教學目標是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是教師對學生達到的學習成果或最終行為的明確闡述,一切教學活動都是圍繞教學目標來進行和展開的。就其本身而言,它具備支配教學實踐活動的內在決定性,起著支配和指導教學過程的作用。教學目標的分析與確定是教學設計的起點,它首先確定教學對學生學習內容所達到水平程度的期望,使教學有明確的方向;其次它給教學任務是否完成提供測量和評價的標準。如在教學(三年級上冊數學第68-69頁的例1)“口算乘法”時,筆者制訂了如下的目標:
(1)使學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整百等多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口算;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和歸納概括能力。
(2)使學生經歷整十、整百等多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的形成過程,體驗計算方法的多樣性。
(3)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及時學習數學知識的情感。
制定的目標準確、明確、有層次性。
2 情境創設要“簡潔”
數學情境是聯系數學與現實世界的紐帶,是溝通數學與現實生活的橋梁,而情境創設的目的不但要能夠很好地激發起學生的探究欲望,還要緊緊圍繞“數學”的核心問題,并能促使學生向知識領域不斷探索的活動。因此,一個好的數學情境,一定蘊涵著豐富的數學內容和數學思想。情境的創設簡潔有效,可以讓學生把更多的時間用在有效學習上,更多的精力用在有效探究上。若情境過繁過雜過多,使學生糾纏于具體的情境之中,浪費課堂時間,浪費學習精力,影響教學效率。對于情境設計要進行甚至考慮,適當剪裁、科學提煉,這樣才能更有利于學生高效地學習數學,從而更好地為教學服務。
3 教材處理要“合理”
課程資源是決定著有效教學目標能否在課堂教學實施中落實的關鍵因素。教學內容是基本而特殊的課程資源,它是教與學的根本依據,一般都來源于專家編寫的教科書,但是,教師又不能受縛于教科書。要上好一堂有生動活潑卓有成效的數學課,教師首先必須吃透教材,精心組織課堂內容。教師要把所教的內容放到現實生活的背景、時代發展的形勢中加以審視,反復與全文展開對話,與學生生活進行溝聯,要大膽改革教材中不合理的因素,適當增補、調整教學內容,著力使課堂內容生動有趣,富有挑戰性,努力在趣味性、情境性和生活性上下功夫。
《新課標》強調:教師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這意味著教師有權按照自己的理解,根據學校教學條件與學情等,選擇與利用課程資源。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根據課堂教學的需要,對教材進行適當的加工處理,讓教材中的例題、文字說明和結論等書面的東西,轉化為學生易于接受的信息,教學內容的優化處理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4 環節預設要“靈活”
教案環節預設要體現一個“活”字。由于教學過程是一個生成性的動態過程,有著一些我們無法預見的教學因素和教學情境,因此,教學中經常會有與課前預設不一致甚至相矛盾的意外情況發生,這些意外,或許其中就蘊含著許多有價值的教學資源。教學流程設計要以板塊形式出現,“板塊”是可以移動的,板塊式的教學方案在實際的課堂教學進程中是可以活的。因此,可以將各個教學流程設計成活動的板塊,根據實際需要進行刪減或調換。如果學生課前已經對新知識比較熟悉,“復習鋪墊”這個環節就沒有必要了;如果在新課展開之后,發現學生對需要鋪墊的知識不甚掌握,就可以再次鋪墊。“課堂小結”放在鞏固練習之后或之前,也要根據課堂上學生對新知識的掌握情況再做決定。“質疑問難”環節可以在新課之后安排,也可以在鞏固練習之后進行。另外各個大板塊中又可以分成許多活動的“小板塊”,每個“小板塊”代表一條方案,教學中空間使用哪個“小板塊”,要根據學生的具體“學情”而定。
5 練習設計要“扎實”
數學是思維的載體。數學教學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讓學生獲得知識,更重要的是發展學生的思維。知識只是為了實現教學目標的載體,因此,數學課堂教學在教給學生知識的同時,更要關注學生智慧的形成。
練習是有效課堂教學必不可少的環節和教學方式,其目的多在于鞏固新知、強化認知,因而,啟迪思維、生長智慧和讓學生獲得新知識,技能以外的感染和教育,不僅能彰顯練習設計的有效性,也可以凸顯課堂教學的深刻性。
練習,是檢查知識掌握的情況,它既是促進學生理解所學知識的重要途徑,又是使學生形成技能技巧的基礎。在練習設計上,不要搞題海戰術,應注重習題的多樣性和趣味性,努力提高練習的有效性,讓練習落在實處。
首先,課堂練習設計要有針對性。不要面面俱到,不要平均使用力量。其次,課堂練習設計要有多樣性。應設計一些判斷題、選擇題、改錯題、對比題以及游戲題等。再次,課堂練習設計要有層次性。要有一定坡度、有拓展、有提高訓練,要避免不必要的重復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