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民族的振興需要一種精神來支撐,一所幼兒園同樣需要一種精神文化來推動。管理工作中我感悟到精神文化建設是一所幼兒園的生命所在,良好的精神文化建設不僅可以促進幼兒園管理工作、教育教學的提高,更能較好地培養和激發教師的群體意識和集體精神,調節和激勵教師的行為,促進教師的自我約束、自我調整、自我完善,使每一位教師的專業素養得到更好地發展。近年來,我園以精神文化的建設為突破口,全面推動教師專業成長。
一、以精神文化為核心,營造教師發展環境
幼兒園精神文化建設具有強大的導向、凝聚和規范功能,它是幼兒園生存的基礎、發展的動力、行為的標準、成功的核心。
1.活力教育溢滿園
我市十二五教育規劃提出了“活力教育、生態校園、幸福師生”的辦學理念。我認為:要使幼兒園充滿活力,首先要讓教師有活力。因為成功的教師都是充滿激情的,只有教師內心充滿激情,才能釋放出能量。我園對教師提出了“高昂的工作激情、優良的人生心態”的工作理念,通過各種渠道引導教師開拓思路:為人處世講正氣,團結合作講人氣,對待工作有朝氣,思維敏捷有才氣,應對挑戰有勇氣,做人做事要大氣,教學實績要牛氣”。在這樣的精神文化氛圍中,營造了一種積極向上、勇于實踐、敢于創造的園所精神環境,使老師始終保持著陽光心態,
2.最是書香能致遠
為給教師的專業發展打下亮麗的精神底色,我園以“營造書香校園”為目標,著力培養學習型教師。一是通過向教師免費贈書、把撰寫讀書筆記納入常規管理等措施來達成。二是把教師的優秀文章及學習心得進行搜集整理,先后制作《優秀文章及感悟》專集;定期開展教師讀書沙龍活動,將自己讀到的好書介紹分享給別人,豐富彼此的精神世界。近年來,多名教師伴隨著書香不斷成長,在各級各類刊物發表文章,豐富了自身的精神世界,提升了綜合素養,共建起深厚、積淀的幼兒園精神文化氛圍。
3.溝通協作促和諧
如果把一個勤于學習、善于思考的教師置于一個善于溝通的教師團體內,在與其他同行的溝通中,教師的思想、觀念、方法能不斷的得到更新、完善與優化,促進教師群體整體素質與能力的提高。當某老師帶班遇到困惑時,可以通過交流、談心等形式與同伴敞開心扉,尋找共性問題,發表各自見解;當面對大大小小的公開活動、教研活動,思路局限、設想窮盡時,可以發出邀請帖,尋求同事們的答疑解惑,起到共鳴、共研的目的。這樣的溝通協作使園所內的資源共享、減負增效成為了可能。
二、以園本研訓為依托,開辟教師發展通道
許多老師喜歡品牌包和服裝,但包會放下,衣服會脫去,剩下一個什么樣的自己呢?其實最重要的是要使自己成為品牌,這種品牌褪不去,丟不下。但要成為這樣的品牌需要堅強的信念與執著,需要時間的檢驗與寂寞的堅守。為了加速教師的專業成長,近幾年來我們堅持開展以園本研訓為依托的品牌文化建設,宣傳優秀教師的價值理想,形成專業成長的價值共識,根據教師的不同發展需求,立足于“分層培訓”,致力于“行動研究”,落實“崗位成才”,為教師專業化發展搭建平臺,加快成長歷程。
1.助推新教師入門
幼兒園從教師的實際水平、個體需要出發,采取“菜單的輔導”、“參與式培訓”等研訓方式,對新教師重點進行教學基本功和技能的培訓,并且要求她們根據自身的特點,制定個人成長計劃,增強自我發展意識,明確自我發展方向。通過努力我園新教師在教育教學方面取得了喜人成績,個人專業素養也得到了較好提高。
2.助推骨干教師跨越
對于熟悉業務、經驗豐富的園級骨干教師,應適度超前,鼓勵她們向名教師邁進。我園通過“送教下鄉”、“優秀教師教學活動展示”、“專題講座”、教科研專題培訓等形式,鼓勵她們向研究型、專家型教師邁進。
3.助推成熟教師引領
對于一些教齡長的經驗型教師,我園鼓勵她們發揮傳、幫、帶的作用,將自己多年來的教育、教學經驗傳授給青年教師,帶動身邊的青年教師一起進步。通過“師徒同題異構”、“互聽隨堂課”、“互薦好文章”、“交流學習體會”等一系列活動,引領年輕教師走向成熟。同時,對成熟教師在自我提升方面提出了高標準、嚴要求,讓她們參加市“名師工程”、“青藍工程”等活動,充分發揮示范輻射作用。
三、以啟美教育為載體,凸顯學校特色文化
幼兒園特色發展的過程也是其園所精神文化主動創建的過程。我園結合“十二五”發展規劃和自身實際,確定了以“啟美教育”作為幼兒園的特色創建目標,打造以開展美術活動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為載體的特色文化,以期對幼兒園精神文化起到潤物無聲、潛移默化的育人功效。
1.特色鮮明的園所環境
圍繞幼兒園特色發展,我園科學合理地設計園所環境:創設美觀、童趣、表現為一體的園所廊道環境;融游戲、開放、互動為一體的班級區域環境。遵循“讓墻壁說話”的原則,在各活動室、各區域展示幼兒作品,同時做到讓每一個操作區、展示區類別多樣,材料豐富,講究年齡的差異性、可操作性、可變化性。
2.獨一無二的班級特色
幼兒園對特色發展的方向有準確的定位,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精”。在班級美術特色項目的構建上,我園要求各班教師充分挖掘美術資源,根據不同年齡的幼兒興趣、需求和能力,有目的、有計劃、有材料地開展專門的美術特色教育活動,如大班的水墨畫、線條畫,中班的泥彩塑、蠟染,小班的撕紙、面塑等,做到“班班有畫展,人人有畫作”。
3.求真務實的師資培訓
一所特色鮮明、充滿靈氣的幼兒園,一定有一支個性鮮明、充滿智慧的現代教師隊伍。為給教師搭建成長的舞臺,我園扎實開展園本研訓,組織教師學習現代教育理論,明確“特色就是發展”的意識,同時開展集體講座、案例評析、問題研討,要求每班定期開展特色活動,每學期邀請專家對全體教師進行美術技能培訓,形成具有啟美教育特色的軟件環境和精神環境。
幼兒園精神文化建設是幼兒園文化的核心。園長在管理過程中,應該關注園所精神文化的構建,并且根據不同的發展時期的不同目標定位,利用園所精神文化提升凝聚力,使教師的專業發展始終具備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精神力量。我們期待:園所的文化積淀能成為教師幸福成長的動力源泉,園本研訓,能成為教師幸福成長的快速通道,以啟美教育為載體的特色文化能成為教師幸福成長的有效平臺。
(張敏,揚中市長旺中心幼兒園,212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