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紅艷
摘 要:本文在分析當前我國的農村電網中存在的不經濟運行現狀基礎上,提出了農村電網經濟運行的措施,以保證農村用電的質量和電網經濟合理運行,降低農村電價,減輕農民生活用電負擔,對鞏固和發展農村電網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農村電網經濟運行
中圖分類號:TM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2)06(a)-0213-01
我國在1998年施行了“兩改一同價”改革,對農村電網進行改造,實行農村用電管理體制和城鄉用電同網同價,較大地減輕了農民生活用電負擔。但是,由于農村用電季節性強、農村電網布局紊亂,且設備利用率低,電能損耗大。農村用電的質量和電網合理運行仍然得不到保證,農村用電電價仍然較高,農民用電負擔仍然較重。因此,本文分析農村電網經濟運行對降低農村用電電價、減輕農民負擔有著重要的意義。
1農村電網運行現狀
為了能夠更好地保證農村電網經濟合理運行,保證頻率和電壓能夠滿足農民用電的要求,確保電能損耗小。就必須對當前農村電網的運行現狀進行詳細的了解。
1.1 農村電網布局紊亂
目前,我國的農村電網結構比較薄弱,缺乏合理的規劃,電網布局紊亂,特別是農村電網線路陳舊,供電設施嚴重老化,停電事故時有發生,給農民生產生活帶來很大的不便,而且供電線路供電距離過長且線路迂回曲折,線路損耗較大,加重了農民生活負擔,嚴重制約了當地經濟發展。
1.2 導線截面偏小,電壓質量差
農民生活水平有了極大的提高,原先使用的農村電網已經運行多年,導線截面基本偏小,電壓偏低,導線嚴重老化,甚至出現導線細脖現象,已經滿足不了當地農民用地生活用電的需要。電能損耗大。
1.3 用電設備利用率低
變壓器以自然村為臺區,位置不在負荷中心,變壓器負載率不合理。變壓器供電半徑偏大,頻率與電壓得不到保證,固定損耗比重,供電質量得不到保證。變壓器供電半徑偏小,容易出現“大馬拉小車”的現象,可變損耗增加。農村電網缺乏無功補償設施現象嚴重,線路的電能損耗。所以,由于供、用電設備不配套,致使設備利用率低,電能損耗大。
1.4 農村供電管理體制問題
目前,我國農村供電的多級管理體制的弊端,農村電網改造資金缺口較大,且農村電網改造形成的新資產所有權和收益權、使用權相分離,降低了農村電網改造的積極性,電網損耗比較大,農村電網運行仍然不經濟。且偷電、漏電的現象比較嚴重。
2農村電網經濟運行的主要措施
針對目前我國農村電網中存在的上述問題,保證農村電網的經濟合理運行,采取有效的技術措施,減少電網損耗,提高電能質量。提出以下幾條有利于農村電網經濟運行合理的措施。
2.1 優化電網結構
線損是造成農村電網運行不經濟的一個重要的原因,所以,在進行電網改造中,應該注重采用降低線損的技術,以節能降耗,保證農村電網的經濟運行。
(1)合理布局農村電網
考慮農村用電負荷分布和特點,合理設計、改善電網布局和結構,擇優選擇電力線路,減少供電半徑太大的現象,優化農村電網布局,降低線路損失。
(2)調整電網運行方式
合理調整電網運行方式就是改變現有電網中“舍近求遠”供電線路,將負荷改由最近的變電所供電,減少線路迂回,減少不必要的線路損耗。
(3)合理選擇導線半徑
考慮農村用電負荷分布和特點,選擇合理的導線半徑,即能能保證農民生活用電的質量,又降低線路電能損失。
2.2 變壓器經濟運行
變壓器經濟運行是指在傳輸電量相同的條件下,通過擇優選取最佳運行方式和調整參數,使變壓器電能損失最低。所以,變壓器經濟運行只需要保證變壓器在40%-70%額定容量下運行,無需另外追加投資,只要加強供、用電科學管理,使變壓器的固定損耗與可變損耗相等,即可達到節電和提高功率因數的目的。此外,變壓器經濟運行還需要進行選擇容量合適的變壓器,平衡變壓器三相負荷,并繪制變壓器經濟運行曲線,以降低電能消耗。
2.3 優化無功補償裝置
為了減少線路損失,需要選擇與變壓器配套的無功補償裝置,安裝在變電站或線路末端,做好無功功率優化工作,對提高功率因數,改善電壓質量,保證電網運行的經濟性有很大的作用[2]。
2.4 經濟調度
經濟調度就是在電網安全和優質運行的條件下,合理利用現有的能源和設備采用各種技術和管理手段,達到降損節能的目的,是按電網經濟運行的科學理論,實施電網經濟運行的調度方式[2]。在電網實際的調度運行中,主要采用以下兩點經濟調度措施。
(1)合理調配農村電網年度、季度運行方式,實行高峰讓電、限電;安排用電大戶在中午、后夜用電,提高負荷率;利用峰谷電價,用經濟手段管理負荷。
(2)根據電網實際潮流變化及時調整運行方式,做好無功平衡,改善電壓質量,組織定期的負荷實測和理論計算,使電網線損與運行方式密切結合,實現電網運行的最大經濟效益。
(3)對采用不同地區供電的單位,應計算采用不同網絡供電情況下的電能損耗和不同用電價格間的差異進行分析、比較,選擇最經濟的運行方式進行供電。
2.5 合理安排檢修
線路損耗在檢修運行方式比電網正常運行方式的損失大,因此,為了降低電能消耗,保證農民生活用電質量,合理安排年度月度檢修計劃,統籌兼顧,嚴格控制線路檢修停電,盡量將站內設備檢修與線路檢修相配合,安排低負荷時檢修,帶電檢修,嚴格控制臨時檢修,減少不必要的停電??s短檢修時間,保證農村用電的質量和電網經濟合理運行。
3結語
本文提出的農村電網經濟運行改革措施,能夠改變農村電網傳統運行機制,提高電網運行的經濟性,保證頻率和電壓能夠滿足農民用電的要求,降低電能損耗、減輕農民生活用電負擔,有助于農村電網走上良性的發展道路。
參考文獻
[1] 劉國頻.農村電網的經濟運行[J].農村電氣化,1999(7)21.
[2] 楊峰蕾,邢小麗.農村電網的經濟運行[J].農村電氣化,2008(09)46~47.
[3] 周德方.合理安排運行方式實現電網經濟運行[J].科技創新導報,2012(05)208.
[4] 楊澤學.如何提高農村電網經濟運行水平[J].農村電工,1998(11)10.
[5] 嚴艷林,柳少芳.農村電網的現狀及其改革建議[J].長江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3)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