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超
摘要:社會上送禮風日益盛行,作為一名小學工作者,面對校園中的送禮行為也應給予高度的重視,認真分析其產生的原因和影響,采取恰當的措施加以應對,指導孩子們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使孩子們健康、茁壯地成長。
關鍵詞:小學生;送禮;教師;應對措施
中圖分類號:G6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2)18-0306-02
《禮記·曲禮上》云:“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彪S著社會的衍變、歷史的發展,禮文化逐漸深入人心并且廣泛地影響著人們的思想和行為。而禮物也相伴而生。饋贈送禮,隨即成為一種人們交流感情、表達謝意的方式。然而近些年,有些人為謀取私利利用這一點掀起了一陣“送禮熱潮”。面對這股陣不正的“送禮風”,不同的領域采取著不同的應對措施。作為一名小學教育工作者,面對校園中孩子們對教師的饋贈送禮行為,我們應給予高度的重視,認真分析,并采取恰當的應對措施。在弘揚中國傳統禮文化的同時,指導孩子正確的價值觀形成。
一、小學生送禮行為的產生
教師想要正確應對小學生對教師的送禮問題,就要首先了解影響小學生送禮行為產生的因素。只有清楚了形成原因,才能“對癥下藥”,有效地開展教育活動。成長在信息媒體高度發達的時代,小學生的送禮行為的產生受到各個方面的影響,總結起來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一)中國傳統禮文化根深蒂固
中國素以“禮儀之邦”著稱,禮文化滲透在生活中的各個方面和各個領域。孩子們從小生活在這樣一個 “重禮”的環境下,他們也學著效仿成年人,利用禮物來表達自己的感情。通過饋贈送禮來向同伴、教師表達謝意或傳達濃濃的喜愛之情。這時,孩子們在贈送禮品的過程中學會了感恩,學會了交流。
(二)廣告的影響
在信息高度發達,電子設備急速發展的今天,小學生獲取的社會信息有很大一部分來自電視[1]。而如今的電視節目中出現數量最多、頻率最高的便是電視廣告。在這些電視廣告中,有關饋贈送禮的廣告占有相當高的比例。其中最令人熟知的就是“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只收?菖?菖?菖”,“孝敬爸媽?菖?菖?菖”。事實上,觀看這些廣告的孩子們對這些廣告并不能完全明白,但他們會記住并效仿廣告的內容。孩子們也就在這個過程中漸漸對社會中不良送禮行為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時,這種不良風氣也就在不知不覺中對孩子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三)家長的責任
隨著“送禮風”的日益盛行,家長對教師的送禮熱情也越發高漲了起來。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長的行為對孩子具有強烈的導向作用,家長頻繁的送禮行為,使孩子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家長的做法和態度的影響。對于家長的這種行為,許多孩子表現出無所謂的態度,甚至有些學生覺得這種送禮行為是一件非常正常、非常必要的事情。
(四)教師的問題
在這個物欲無限增長的時期,有些教師的價值觀和人生觀也受到了社會不良風氣的玷污。有些教師在自己的班級中要求學生給自己送禮。小學階段,孩子大部分時間都在學校中與教師一同度過。教師的行為是孩子們模仿的主要對象,這種做法使得孩子們爭相給教師送禮。同時,也使孩子對于送禮產生了不正確的認識。
二、小學生送禮行為的影響
任何一個行為的產生都有著各種各樣的原因,這也就使得每種行為的影響也不是唯一的。小學生對教師饋贈送禮行為所產生的影響也分兩個方面。
(一)有利影響
師恩難忘,中國素來就提倡尊師重教。“一日為師,終身為父”這句流傳千古的典句充分表明了中國人尊敬師長的傳統,體現出人們對教師的尊敬。學生在教師節送些小禮物給老師,可表達出自己對教師的尊敬和感恩之心,有利于社會形成尊師重教的氛圍。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們也能夠學會感恩,學會感激別人。
(二)不利影響
為表達感激之情的饋贈行為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有著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但一旦孩子們的送禮行為受到不良的送禮行的影響時,就會產生十分不利影響:首先,對孩子的成長不利。小學時期孩子年齡小,正是形成世界觀的重要時期。出于謀取私利的不良送禮行為,會給孩子增加心理負擔,滋生攀比的思想[2]這也就導致家庭富足、生活條件好孩子送的禮物價格昂貴,家庭貧困的孩子因不能負擔昂貴的禮品而造成更強的心理上的自卑。其次,對教育事業有很大的危害。學校是道德教育的場所,是凈化下一代心靈的象牙塔,不良社會風氣如果在校園蔓延和發展下去,必會給師生之間蒙上一層銅臭氣。“送禮風”也會對教育本身的純潔、平等和公正造成威脅。
三、應對措施
如何在保存中國禮文化的同時,使純真的小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而不受到不良社會風氣的侵襲呢。解決這個問題時要從多方面著手。
(一)學校要規范教師行為
有人說“有其師必有其生”,這句話充分的說明教師的行為是學生效仿的對象。教師索禮的做法會極大地影響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的養成,嚴重損害為人師形象。對于這樣的行為,學校應加強教師的師德師風建設、打造教師優良的人格品質[3]。比如組織大家對收禮問題進行討論等。
(二)教師要學會拒禮
教師是學生的領路人,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應淡泊名利。為此,教師必須學會拒禮。作為教師,面對學生送來的價格昂貴的禮品時,首先應當面婉拒。耐心地向學生講述送禮物的目的和作用。讓學生明白送禮是為了表達喜愛或感激之情,及時對學生的送禮行為進行評價,并抓住恰當的時機對孩子進行教育。
(三)應改變學生的送禮方式
學校應讓學生明白送禮是表達心意、交流感情的形式,不需要太貴重。因此,學??梢栽谄綍r做一些關于“答謝師恩”的活動。組織學生用簡單的材料自己動手制作禮物送給教師。這樣不僅可以讓孩子們了解到送禮的真諦,也能夠在活動的過程中培養出孩子的感恩之心。
總之,小學階段是兒童成長的重要階段,也是小學生道德品德發展的重要時期。對送禮問題的不正確認識,會對他們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產生一定不良的影響。作為教師的我們,應認真分析學生的情況,采取恰當的方法,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送禮觀,使孩子們茁壯成長,讓中國優秀的禮文化傳承下去!
參考文獻:
[1]宋曉俐.令人驚醒的校園“行賄風”[J].家教指南,2004,(1).
[2]劉小華.從學生送禮中看教師素養[J].湖北教育,2003,(19).
[3]李康耀.學校隱性德育資源現狀透析[J].德育管理,2007,(5).
[4]徐元俊.遏制師生送禮之風營造和諧校園文化[J].當代經理人,2006,(9).
[責任編輯 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