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慶
摘要: 創新是一個國家得以生存和發展的動力,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車輪,因此,作為國家的人才培養基地,學校教育一定要把培養學生創新能力作為開展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目標,為國家培養出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作者結合自己在化學教學活動中的實踐經驗,總結了一些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策略。
關鍵詞: 初中化學教學素質教育培養創新能力
著名的心理學家皮亞杰曾說:“教育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而不是簡單地重復前人已經做過事,只有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能有所創造、發現和發明。”由此可以看出,創新能力是推動人類前進的重要動力。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一定要重視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化學是初中階段開設的一門全新的課程,在化學學習的啟蒙階段,化學教師除了要向學生傳授化學基礎知識,培養一定的技能,更為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在學習化學的過程中形成一定的創新意識,培養一定的創新能力,這才是化學教學活動最為重要的目標。那么,教師應該從哪些方面入手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呢?
一、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
心理學研究表明,相較于壓抑沉悶的環境,在輕松的環境之下,人們的思維會變得更加活躍而賦有創造力,因此,我們要想在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就要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的課堂氛圍。在傳統的化學課堂上,教師往往是課堂的主宰和權威,學生很少有機會發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在這種壓抑的課堂氛圍之下,學生的創新能力也在不知不覺地被抹殺了。因此,我們一定要改變傳統的教師“一言堂”的課堂氛圍,努力在教師和學生之間建立一個平等和諧的關系。一旦形成了這種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學生就能夠在輕松的氛圍之下暢所欲言。這樣,教師就可以在學生發表意見和看法的過程中全面了解學生的思維過程,進而針對其中存在的問題對癥下藥,引導學生一步步地實現創新。
二、注重學生興趣的培養
興趣是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內部驅動力,學生在對知識產生一定興趣以后,才會主動進行探究,進而在探究的過程中培養出一定的創新能力。那么,怎樣才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在課堂教學中,導入環節必不可少。導入環節之所以重要,其主要的目標就是激發學生對于接下來所要學習的內容的興趣。因此,我們在開展化學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想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要在一節課的開頭利用有效的導入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讓學生在興趣的驅使之下主動地投入到新課學習中。導入方式有很多,像是講故事導入法、設疑式導入法、復習式導入法、歌曲導入法、猜謎導入法等,無論采取哪種導入方法,都要保證導入內容對學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這樣才能夠發揮導入的功能。例如,我在給學生講二氧化碳的性質時,就在上課之前給學生提了這樣一個問題:在北方很多家庭有地窖,人們在進地窖之前往往都會點上一支蠟燭,如果蠟燭能點燃,人就可以進去;如果蠟燭熄滅,人則不能進去,大家知道這是為什么嗎?聽到這個問題以后,很多學生的好奇心被調動起來,從而對接下來要講的知識充滿了濃厚的興趣。又比如,我在給學生復習濃硫酸的稀釋方法時,就在上課之前利用謎語開啟了本節課的教學活動:我入水中較安全,水入我中有危險,我與水合多放熱,實驗牢記保平安。就這樣,學生在猜謎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進入了我預設好的學習情境中。學生在充滿興趣的情況下開展學習活動,其主觀能動性更能夠得到有效發揮,這樣,自然有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三、利用科學實驗培養創新能力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因此,我們要想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就不能夠忽略實驗這一重要的環節,努力在實驗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在傳統的實驗教學中,我們所開展的實驗以驗證性實驗為主,在這種實驗中,學生對于實驗現象、實驗結果早已知曉,這樣就桎梏了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創新能力的發揮。因此,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在開展實驗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實驗的開放性。例如,為了用實驗證明鐵、銅、銀的金屬活動性順序,我在上課之前給學生提供了一系列的實驗材料,包括鐵片、銅片、銀、氯化亞鐵、鹽酸、硝酸、硫酸銅溶液、硝酸銀溶液等,然后讓學生依據現有的實驗材料自行設計實驗方案,經過思考和討論,學生提出了很多的實驗方案。然后我讓學生依據自己的實驗方案開展化學實驗,有的學生實驗成功了,而有的則失敗了。在我的引導之下,成功的學生總結成功的經驗,而失敗的學生則總結失敗的教訓。但無論實驗成功與否,這種開放性的實驗都使得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培養了一定的自主能力。這樣,使得學生能夠擁有更大的發揮空間,從而有利于創新能力的培養。
四、結合生活實際培養創新能力
化學是一門實際應用性很強的學科,而我們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最終目的也是希望學生能夠依靠自己的創新能力為日常生活服務。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就要注意把課本上的知識同日常生活聯系起來,讓學生在應用知識的過程中逐漸培養創新能力。例如,在學習了酸的性質和pH以后,我就讓學生利用pH試紙開展一些家庭小實驗,像是測試一些家中的洗滌劑、飲料、水、食用醋等。在進行了一系列的測試以后,學生產生了很多想法,如能不能把物質的酸性降低,或者干脆把酸性的物質變成堿性物質,等等。這樣,學生在面對自己比較熟悉的生活事物時,思維變得更加開闊,從而在不斷實踐探索中逐漸培養出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發展,在化學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趨勢,而在綜合素質中,創新能力又是其中的核心部分。因此,作為教師,我們要想實現素質教育目標,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就一定要重視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要努力在日常的化學教學中通過各種手段來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毛清芬.初中化學創新教育初探[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06).
[2]馬士宙.談初中化學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J].江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01,(S1).
[3]孫洪.初中化學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初探[J].學周刊·C,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