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嘯靈

35歲的牛文甫有著一張永遠不老的娃娃臉,2008年記者第一次采訪他時,他是廣東吉之島天貿百貨有限公司信息系統部的經理。4年過去,雖然名片上的職位依然如故,但牛文甫的工作領域已經大了許多——同時兼任吉之島的IT、商品管理、供應鏈、電商四項工作。
他說,現在最大的苦惱在于找不到一個準確的詞匯來定義自己的部門——既讓外界明白、同時又能充分體現4種職責的說法。
吉之島是日本永旺與廣東天河城的合資企業,目前在全國有13家百貨公司。不過,無論在日本還是中國都鮮有聽到哪位CIO橫跨如此多的責權范圍,在企業內部打理如此多的業務。牛文甫認為,在視IT為核心的金融行業,CIO會更容易晉升到更高職位;在零售行業,IT并非核心,因此CIO的橫向發展也是一種成功。
接管物流部門
2005年進入吉之島的時候,牛文甫的目標是當一名“神槍手”——將企業新上的ERP系統存在的問題像“捉蟲”一樣解決掉。2008年底,企業ERP流程已經清晰順暢,“神槍手”沒有了用武之地,牛文甫開始反思過去的英雄主義想法,并將工作重心轉向用IT推動業務發展。
在吉之島各個門店月結和年度盤點階段,IT部門和商品管理部的溝通最多。每到這個時候。牛文甫更是整天泡在門店里,了解商品管理和物流的相關流程。最后,他向公司高層提出了一套關于加快物流配送和商品周轉的方案。
巧的是,當時吉之島的中日雙方高層正在制定公司的中長期戰略規劃,物流問題逐漸顯現,成為制約未來發展目標的瓶頸。日方高層看到牛文甫提交的方案后,認為這個部門可以提前為公司的未來戰略提供協助,于是在2009年初大膽嘗試,將商品管理、供應鏈等有關物流的部門放入IT部門,由牛文甫進行統一進行規劃和管理。
“我當時沒感到高興,反而覺得壓力很大。”牛文甫說,在傳統零售業,物流是這個行業的生命線,決定著一個企業的利潤水平。幸運的是,供應鏈與IT的結合比較緊密。“雖然站在運營的角度看,IT的優化只是工作的一部分,不過借助IT的標準化思維,可以幫助運營進行規范化管理。”
不過,在牛文甫大展身手之前,他需要面臨那兩個部門工作的交接,怎么看都是一個艱難的過程。
商品管理部和供應鏈部原來的兩個負責人平調到店鋪負責管理,牛文甫接管的是被視為“公司發展瓶頸”的兩個部門,而且這兩個部門的不少員工的工作資歷都比牛文甫要長的多。
局面很復雜,牛文甫的想法卻很單純——如何讓新部門的工作與公司戰略結合的更緊密,提升這個部門在公司的地位。因此,交接過程中牛文甫向員工努力傳遞積極的信息,避免負面信息,沒有的一個核心員工因此流失,牛文甫的角色過渡也自然而平滑。
接手新部門后,牛文甫開始布局自己的方案,他首先優化的是商品管理部的日常盤點流程。不過,盤點涉及非常細致的流程范疇,需要前期深入的溝通,才能制定出可行的方案。這里面的工作繁雜而具體,牛文甫發現自己的權責范圍變大后,他的工作量也隨之增大了,這些問題遠遠超出他個人的協調范疇。
牛文甫嘗試應用管理學解決實際的問題,他通過授權給具體團隊,讓團隊進行把控;而他對其中的每一段結果進行把控,在適當的時機推動方案的進展。這一點得到了商品管理組高級擔當陳艷的佐證,“他給予我們很大的自由度,放權讓我們去工作,這是我感受到的最大改變。”
當然,能夠適時提出建設性的建議,也是牛文甫獲得人心的另一個原因。一位叫Tina的女員工對盤點流程進行了多次的修改,最終定稿,但在推行的過程中卻得不到其他部門的支持。牛文甫建議她將流程方案放入公司整個管理體系中,將其變為公司運營體系的一部分,而不僅僅是本部門推動其他部門的一項舉措。最終,Tina將盤點的流程方案提交給公司內部負責ISO的管理者,由后者將這些流程納入到ISO9001版的管理體系中,獲得了全公司的支持,在門店順利推行。2012年,吉之島的盤點報廢率降低到0.53%,比過去最高值的0.9%降低了0.37%,僅此一項就為公司節省20多萬元。
通過流程變革,牛文甫很快打開了局面,他開始著手解決公司頭疼的供應鏈問題。牛文甫覺得,親自到一線了解運營的具體工作是必要的,這樣才能找到令人信服的解決辦法。在深入物流中心的過程中,他看到吉之島在商品配送上和國內的零售業一樣繁瑣重復:物流中心在將商品配送到各個門店前,對比門店的訂單進行第一輪清點;當貨車到達門店時,門店再根據訂單對商品進行二次清點;有時候,營運部門還會對配送到門店的商品進行第三遍再清點……重復工序浪費了許多人力物力。
牛文甫曾參觀過日本的永旺公司總部,決定引進總部的做法。不過,雖有日方珠玉在前,但還是需要根據中國的情況進行更加本土化的流程規范。當供應商與吉之島交接商品時,吉之島便開始對商品標識分類,同時貼上包含商品類別、訂單號、生產日期等信息的標識。物流中心接到門店的訂單后,不會將商品直接裝車,而是首先把商品裝入釘有門店物流碼的籠車,然后再將這些籠車裝入貨車。物流人員通過手持終端采集籠車和商品上的標識信息,當貨車司機配送到門店時,他只需要將打印好的籠車清單交給門店,就可以收貨了。這個過程提高了物流配送效率、保證配送數量的準確性。
新方案顛覆了供應鏈和商品管理部的工作方式,卻也引來營運部門的質疑:為什么不使用原來的訂單數貨方式?籠車會不會遺漏商品?
為了打消門店顧慮,牛文甫沒有采用傳統的集團總部培訓方式,而是帶領同事深入門店進行宣講,對門店管理員工現場培訓,同時收集意見和建議……最后的標準作業方案改進到了第十個版本,才得以最終實施。牛文甫連連感嘆:物流掉層皮,比IT復雜多了!
經過這兩個項目的優化,牛文甫對新角色可以駕馭自如了,他的工作也獲得了公司上下的一致認可。在陳艷看來,牛文甫一個人能管理多部門的工作,并不在于他旺盛的精力,而是他每年的工作都會有側重點,并且充分放權給相關負責人。
開拓電商
2011年下半年,吉之島開始拓展電子商務業務。起初,吉之島的日方高層希望通過招聘外來團隊負責這項新業務,牛文甫陪同公司高層一起面試新業務團隊,招聘進入到最后階段時,日本的高層對他表示,這個部門還是適合放在牛文甫所在的部門。
“既有IT又有物流,公司可能覺得電商放在這里更合適。”事實上,牛文甫很早就關注電子商務,不斷思考傳統零售在電商的商業模式和運作,這些見識在招聘過程中充分顯現出來。這些準備讓機遇再一次落到他的頭上。
如今,牛文甫正在按照日企嚴謹、細致的風格,不斷細化吉之島的電子商務商業計劃書,精確地計算人力資源成本、物流配送成本、商品利潤率等等。按照設想,吉之島將在今年年底面向過去容易為人忽視的生活消費服務:上班族可以通過網絡為自己在家鄉的父母訂購家政服務;年輕人則可以預訂寵物服務等。雖然吉之島用了比別人多的多的時間,但牛文甫樂觀地表示,一旦開始付諸實施,成效不會比其他企業慢,雖然傳統零售業進軍電商成功的案例不多,不過他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