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佳
摘要九型人格論屬人格心理學范疇,其應用范圍廣泛,有助于個人每個年齡段的成長、人際溝通和關系處理,它得到國內很多專家學者的研究,并且取得了突出的成績,近年來更是倍受關注。文章在簡要分析九型人格之后,結合目前高職院校人材培養的最終目標,提出教師應該具體分析學生的性格特質,施行相應的教學方法、因材施教的觀點。
關鍵詞九型人格教學應用策略教學情感教育方式
1 九型人格的基本概念
1.1 九型人格解釋
九型人格(Enneagram),又名九種性格。九型人格不僅僅是一種精妙的性格分析工具,更主要的是為個人修養與自我提升、歷練提供深入的洞察力。與人相處的過程中,人們做著相同的事,即試探摸清對方心態,因為人們經常無意識地把心理狀態反映在外表所能觀察到的表情、動作或語言中,九型人格可以讓人們認清自己的劣勢,把劣勢轉化為優勢,使更多人喜歡自己、賞識自己、接受自己。該理論讓我們變得幸運,它是一門成功的心理學。目前,類似的研究亦在教育教學領域盛行起來,它的研究有利于深入了解自己和授課對象,是一個意義的教學管理工具。
1.2 九型人格分類
九型人格論既簡單、精確,而且寓意深遠,它了解人們的心理,我們只要集中注意力研究這些理論,就可以在人際交往過程中排解困擾和疑問,從而避免接觸不愉快,這不是窺視對方的內心秘密,這是一場愉快的心理戰術。
(1)完美主義者。這一類型的人說愛批判自己,也愛批判別人,他們內心擁有一張列滿應該和不應該的清單。他們往往有狂熱的感召力和天賜的氣質,喜歡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不因為別人眼光而違背自己心意。
(2)助人者(給予者)。這種類型的人往往表現出主動、樂于幫助別人,普遍以事物樂觀,以及慷慨大方。他們做事積極,看法樂觀,不事雕琢、樸素誠摯。
(3)成就者(實踐者)。這種類型的人精力超強,是工作狂。他們奮力追求成功,以獲得地位和贊賞。他們喜歡競爭性,熱愛的挑戰,他們喜歡在人群中“昂首闊步”,具有一定的個性和魅力,表現出積極進取的信心和姿態。
(4)自我者(浪漫主義者)。這些人具有藝術氣質、多情,他們尋求理想伴侶或一生的志向,活在失落了生命中某項重要事物的感覺中。雖然很容易陷入自己的情緒中,同情心高,他們會品讀生活,并且感慨生活中的感動。他們珍惜現在擁有的,從容且優雅。
(5)理智者(觀察者)。這種類型的人是杰出的決策者和具有創意的知識分子。他們習慣踏實做計劃,有條不紊地按計劃完成工作。他們也需要高度隱私,如果得不到屬于自己的充分時間和空間,他們會感到焦慮,他們更不會混混沌沌。
(6)疑惑者(質問者)。這種類型的人可能覺察不到自己處在恐懼中。在生活中,不管是和相識的或不相識的人在一起,常給人拒人千里之外的印象。他們時常覺得自己身處逆境,與周圍格格不入,有時過于敏感,而分散了自己本該用于思考的精力,活得有些沉重。但他們心理一旦肯定了一件事或一個人后,往往十分忠誠合作。
(7)活躍者(享樂主義者)。他們樂觀、精力充沛、迷人,而且讓人難以捉摸。他們是未來導向者,變短為長是他們的擅長,他們大膽表示實力,叫人怎能不被吸引?他們相信是金子總有發光的那一天。
(8)領袖者(支配者)。這種類型的人獨斷、有時具有攻擊性,在日常生活中抱持“一不做二不休”的態度,有時會遷怒身邊的人。他們通常是領袖,不斷為自己創造機會,開拓進取,有時也極端孤立,但非常會發揮自己的強項。
(9)和平者(媒介者)。他們是和平使者。這類人平易近人,處事得當,受到周圍人歡迎。他們善于了解每個人的觀點,有時卻不知道自己所想,所要的是什么。
在這里需要說明的是,九型人格雖然劃分了九種類型,但并不是每一位教師都能清楚地知道自己及學生是哪一型,每一位學生可能同時是兩個類型,或者介于兩個類型之間。不同類型的人可能會以相似的方式行動,甚至思考和感覺,從而分不清是何種類型。原因在于,九型人格模式所關注的僅僅是那些能夠帶來改變,讓人們擁有更高意識的激情,而且懂得與他人相處,懂得隨著環境和對象的變化去游刃有余地做改變。
2 九型人格與教育
大學生對學習經歷中的每一位老師都印象深刻,除了父母是自己的第一任老師外,從幼稚園起至大學,每一位老師都會成為他們人生中重要的導向標。每一個學生都是最可愛、最聰慧的精靈,都有著自己的獨特之處。作為教書育人的教師會在教學生涯中遇到不同類型的學生,如何對不同性格特點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對于學生的健康成長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2.1 九種類型的學生
九型人格作為一個識人辨人的工具,可以更有效地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的情緒以及行為背后的動機,針對其型號特質采用更為有效的教育方式。
一號(完美型)學生:他們講求原則、尊重規律,做事有條例,追求不斷進步,會為了自身的進步和達成老師的期望而努力。他們會為了凡事力求完美而時常遭遇挫折、沮喪。作為老師要引導他們以更為寬容的視角看待世界;在他們提出建議時,可告知他們老師會重視他們提出的建議,對于為人正直的一號,尊重真相、坦白承認錯誤是最好的相處方式。
二號(助人型)學生:他們乖巧、喜歡幫助別人,溫和友善、順從人意,他們渴望獲得他人的喜愛,有一個良好的人際關系。老師要尊重二號學生提供的幫助,讓他們意識到老師和同學都是很喜歡他們的,他的生活中充滿了愛。
三號(成就型)學生:他們喜歡表現自己、爭強好勝,時常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行動力強、敢于主動承擔、熱衷于做學生干部,總能給人留下有才干、能力強的印象。老師應尊重他們的能力,多給予他們肯定與關注,引導他們將理想與實干相結合。
四號(自我型)學生:他們重感覺、愛幻想、追求獨特;情緒起伏較大、多愁善感;堅持己見,不服從權威。老師應該尊重他們敏感的情緒,對他們有更多的愛護和關心,讓他們感受到班集體對他們的支持。
五號(觀察型)學生:通常比較沉靜、獨立、不善交際,喜歡鉆研、獲取知識,不喜歡表達內心的情感。老師應給予他們獨立的空間去思考和處理自己的問題;尊重他們的個人空間和隱私。
六號(疑問型)學生:對陌生的環境感到緊張、不喜歡改變,沒有安全感;為人忠誠可靠,行事低調、嚴謹。老師要給予他們想要的安全感,引導他們意識到他們所處的環境是安全的;和他們一起去解決問題;多贊賞及鼓勵他們嘗試新事物。
七號(活躍型)學生:他們活潑好動,經常都蹦蹦跳,喜歡探索新事物;愛自由,不受約束,不喜歡遵守規矩,為人樂觀。老師要給他們適度的自由,以欣賞的眼光對待他們的奇思妙想。摒棄傳統刻板的教學方法,采用活潑有趣較為新穎的方法。
八號(領袖型)學生:行事果斷、講求實力,喜歡替別人做主和指揮別人,不喜歡受人支配或控制;個性沖動,脾氣暴躁、攻擊性強;關心正義、公平,喜歡保護弱者;性格堅韌、不怕困難、遇強越強,是絕對的行動派。對于八號學生,老師要給予更多的關注,防止他們打架斗毆、惹事闖禍;和這類性格學生溝通要堅定立場,同時又要尊重他們自身的意愿。
九號(平和型)學生:他們溫和、友善、忍耐、隨和;不愛爭執,個性忍讓;注意力不易集中,作業不到最后一分鐘不會完成,凡事依賴別人的提醒;對絕大多數事情沒有興趣,很少直接表達自己的不滿。對于這樣的學生,老師應該有足夠的耐心,為他們設定充分的時間完成事情,不要過分催逼他們,可以利用提問讓他們澄清自己的立場和意見。
2.2 研究九型人格在教育教學中的積極作用
在學生不斷成長的過程中,受到紛雜喧囂、物欲橫流的社會環境感染,他們會感覺生活不如意,有時熱情,有時張狂,有時消沉,這種浮躁難靜的心境很難給學生創造最簡單的學習氛圍。很多大學生覺得大學的專業并不是自己喜歡的,所以逃課、逃避教師、不務正業,直到畢業之際連個人的人生規劃都沒設計過。大學階段的學生顯得更為浮躁,若老師在此階段不幫助他們建立學習和積極的生活態度,學生更容易妄自菲薄,自私自大的性格雛形就產生了。只是,光靠教師的一腔熱情來對待學生是不夠的,摸清學生的性格特質,教學管理方法對號入座才不被動。九型人格學說是一門講求時間效益的學科,雖然學生的行為表現千差萬別,但若按照這些行為背后的原動力分析他們不同的動機、欲望和價值觀,便可以成為教育教學管理的管理工具。
總體來說,研究九型人格對于高校教師具有兩方面的作用:一是自我了解,掌握自己可以提升到地方;二是了解學生,從而更有效的與學生溝通。沒有人能否認,做事成功的竅門在于“知心”。真正的教學管理高手,不但能夠明白學生心里的想法,親身感受到學生內心顫動的頻率,建立與學生的共鳴。到了這一步,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信任還會遠嗎?雙方有了信任,關系牢固了,互相打通了溝通的心靈通道,能夠真誠交流,這樣,距離教師教學及教育管理的成功就不會太遠。
越來越多的高校教學管理者已經認識到學生就業是學校的發展根本,說學校的辦學優勢是“以培養學生就業為根本,培養學生的就業技能,塑造學生美好情操”,然效果卻差強人意,我認為其核心還在于學生的性格是復雜的,學生與學生之間是有差異的,如果不能正確地去認識學生,把握他們的性格特質的規律,高校的教育與學生之間還是有許多說不清的鴻溝。當然,認識學生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九型人格只是從不同的角度去對學生進行探索而已,并不存在優劣或者有相互排斥的意味。
九種型號并沒有好壞之分,不能簡單地認定某種型號的學生好,某種型號的學生不好。每一種型號的學生都有自己的特點,都有自己適合的學習方式。作為老師要充分尊重每一型號學生的發展特點,在他們踏入社會之前的最后的學子生活中,引導他們按照自己的意愿健康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