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蘭
作文是學生認識水平和語言表達能力的綜合體現。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也是語文教學中的難點。大部分語文教師都碰到過這樣一個難題:學生怕寫作文。那么,如何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能力呢?我就多年的教學實踐,淺議提高小學生語文作文水平的做法。
一、激發興趣,讓學生喜歡作文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生往往怕寫作文,把作文看成是苦差事。要使學生作文寫得好,關鍵是激發學生對作文的興趣。
1.引導學生體驗生活,激發學生的寫作欲望。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源泉豐富而不枯竭。寫作的源泉是生活,它的豐富多彩為小學生寫作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素材。小學生感到寫作文困難,究其原因,主要是學生生活面太窄,課外閱讀量少,觀察事物能力差造成的。語文老師一定要重視引導學生體驗生活,激發學生的創作欲望,把學生帶出校園,帶進田野,帶到生活的各個角落,讓學生在生活中留心觀察,注意積累作文素材。要想寫好作文,就必須對現實投入熱心、信心和耐心,即關注生活,進行仔細觀察,善于思考和感悟生活。關注生活,要做生活中的細心人,善于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事物的異常之處和變化之處。學生是活動的參與者,教師要引導得法,有意識地組織學生開展各種有意義的活動,讓學生有目的地觀察、動腦、動感情,再有目的地練筆。學生因為有了參加活動的切身體會,材料就在眼前想得到,就能寫出文章來。這樣,學生就不會把作文看成是苦差事了。
2.多選讀學生中的優秀作文。肯定學生成績是培養學生作文興趣的有效措施之一。實踐證明,經常選讀學生中的優秀作文比學習名家名篇,更能激發學生的作文興趣。學生中的優秀范文更貼近同班學生的寫作水平,貼近他們的生活,學生更易從中領悟和感受作文的方法和語言的藝術。為使學生有更多成功的體驗,我們可以經常創造一些讓他們表現的機會,如:片斷練習、即興作文、口頭作文、活頁作文等。一旦發現學生的進步和優點,就給予肯定,讓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如果學生在作文中需要得到滿足,就一定會更喜歡寫作文。
二、積累素材,使學生有話可說
1.引導學生善于觀察。不論是寫人記事的文章,還是寫景狀物的文章,其材料都來源于觀察。離開了觀察,就不能掌握必備的寫作素材,就不能很有條理地把文章寫好。所以教師應善于引導學生注意觀察周圍事物的不斷變化,讓他們接觸自然,接觸社會,體驗生活,自覺養成勤觀察、勤思考的習慣。
2.指導學生課外閱讀,并養成記筆記的習慣。小學生作文能力的提高需要以知識的積累為基礎。在小學階段讓學生多讀,多背,多記憶優美的詩篇和散文對學生寫作是有重要意義的。為了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應引導學生多讀好書。小學階段,課外讀物可以是歷史故事、科學常識、兒童生活素材;體裁也多種多樣,可以是詩歌、散文、童話、寓言等。指導學生概括內容,寫心得、讀后感,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自己喜愛的方式做筆記,這樣可以提高讀書的興趣。通過這樣的日積月累,學生在長期的積累中建立了語言的“倉庫”,以后運用起來就能得心應手了。
3.引導學生積累詞句。寫作文,不能有急于求成、立竿見影的想法,要讓學生明白寫好作文是一個循序漸進、不斷進步的過程。鼓勵學生不要因一次作文失敗而放棄,也不要因有些進步而驕傲。要求學生每日摘抄好詞、好句,并堅持寫日記。堅信只有勤于筆耕,不斷練習,手熟才能生巧。久而久之,才能寫出好作文。
有了生活中的作文材料,再加上書本上積累的一些詞匯和課外閱讀得來的豐富知識,那么學生的寫作素材就更加豐富了,作文就有話可說了。
三、寫前指導,讓學生掌握寫作技巧
作文前的指導是作文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出了題目后學生能否寫好作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的指導,比如審題、立意、謀篇布局、寫作、修改等技巧。為此,教師可以先來一番“口頭作文”表演。一旦“口頭作文”結束,只要稍加提示或說明,學生對這些寫作方法就會心領神會了,這樣做,比孤立地抽象地講寫作方法,效果自然好得多。
四、注重批改與講評,提高作文水平
1.批改作文要形式多樣。作文批改結果的呈現形式多種多樣,可以是書面的,也可以是口頭的;可以采用分數、等級表示,也可以用評語表示;還可以采用多種評價形式進行綜合評價。我們在作文教學實踐中既要培養學生學會寫作文的能力,又要培養學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既要教給學生寫好作文的技能、技巧,又要教給學生修改作文的方式、方法。我們要認真上好作文講評課,讓學生在講評課上注意傾聽老師和同學們對作文優缺點的評價,仔細閱讀自己的習作,全面理解教師批改的意圖,找出自己習作中存在的不足,再對自己的習作認真進行修改,把修改作文的權利還給學生。
2.作文的評價要因人而異,以鼓勵為主。我們評價作文時要學會用一雙孩子的眼睛,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小學生作文。因此,教師在批改作文時要堅持以鼓勵為主的原則,在閱讀學生習作時要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尊重,不要吝嗇自己的贊美之詞,在評價孩子的習作時多一些欣賞和贊美,讓孩子產生對教師的信賴和親近,打開內心世界的大門,讓內心的真情實感流露出來,在教師不經意的一句贊美中,激發對作文的興趣,揭開作文的神秘面紗,消除對作文的恐懼心理和望而生畏的想法,覺得作文并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從而對寫作產生濃厚的興趣。
五、鼓勵多寫,使學生作文水平不斷上臺階
俗話說:“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寫作文也是如此,離不開多練。因此,教師還應多鼓勵學生堅持“天天練筆”,要求學生把自己每天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或親身經歷的事情有選擇地記錄下來,整理成日記式的文章。通過這樣堅持不懈地努力,學生作文能力就能得到不斷提高。
要搞好作文教學,教師就要有科學的指導方法,讓學生愛好作文,喜歡寫作文,有話可說,言之成文,從而達到提高小學生作文水平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