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春花
摘要本文論述了職業情感的內涵,分析了高職院校專職輔導員在工作中存在的積極職業情感和消極職業情感,并對如何克服消極的職業情感、讓積極的職業情感主導輔導員工作給出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職業情感高職院校專職輔導員
1 職業情感與高校專職輔導員職業情感的內涵
所謂職業情感,是指人們對自己所從事的職業所具有的穩定的態度和體驗,包括人的喜、怒、哀、樂、恐、驚等六種基本的情緒體驗。 高校專職輔導員的職業情感指輔導員對其所從事的工作的情感,這種情感主要體現為對待學生的情感和對待工作職責的情感。
2 高職院校專職輔導員的職業情感類型
眾所周知,高職院校的學生與本科院校的學生在本質上存在著很大差別的,他們不僅僅在學習上有更多的困難,在個人習慣、思想認識、就業壓力等方面比本科院校學生存在著更多的問題,他們作為高職院校專職輔導員的工作對象,給輔導員的工作增加了難度和挑戰度;另一方面,高職院校本身在社會地位、福利待遇、發展空間、管理制度等方面與大多數本科院校也存在著差距。因此可以說,高職院校的輔導員是在較差的環境中,從事著較高要求的工作。在這種狀態中,他們的職業情感可以概括為以下兩種:
2.1 積極的職業情感
積極的職業情感指從業者從自身工作的社會意義和性質上去認識職業,不計較個人得失,懷有滿腔的熱忱和執著愛心,并善于克服各種困難,表現出強烈的職業責任意識,并能以極大的精力付諸于行動。積極的職業情感對個體履職盡責行為有重大的動力和強化功能,表現在外就是對職業的贊揚、熱愛、盡力和完善等,“引誘”個體不斷激發內心本能,散發個體潛能,以良好的心態、穩定的情緒和的意志,努力實現客體職業與主體生命的完美結合。這是我們在實際工作當中,應著力培養的職業情感,它是符合時代形勢和人類發展需要的積極的情感。 高職院校輔導員在實際工作中具備以下幾種積極的職業情感:
(1)神圣的職業使命感。輔導員是高校教師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教師這個職業賦予從業者神圣的職業使命感,這份使命包含對學生和社會的責任,這種使命感會促使輔導員用極強的責任心來對待學生和工作崗位。
(2)對工作充滿激情。據統計,目前高職院校的輔導員85%以上在30歲以下,90%以上參加工作的時間不滿5年,20%左右是剛畢業的應屆大學生。年輕和沒有經過社會過多的磨練讓他們對工作富有激情、精力充沛、不容易疲憊。這種積極的職業情感可以極大地促進工作效果。
(3)熱愛學生。和學生沒有很大的年齡差距讓高職院校的輔導員更容易把學生當成自己的朋友,而很多學生也喜歡把輔導員看成是可以談心的朋友或者哥哥姐姐。對學生的熱愛是輔導員工作的基礎,只有熱愛學生,才會熱愛輔導員這份職業。
2.2 消極的職業情感
消極的職業情感指從業者把自身工作僅僅當作謀生的手段,較多地考慮個人得失和物質待遇,流露出對職業的不滿足情緒,對工作懷著消極的情感,缺乏強烈的職業責任感。消極的職業情感無疑對職業行為產生著負面影響,起著減力的作用。集中表現為缺乏沖勁和拼勁,稍遇阻力便止步不前,半途中止,患得患失,“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得過且過。消極的職業情感使人與職業產生離心力,讓人從感情上厭惡、抵觸職業,同時,這種消極的情感易“污染”健康的職業環境,影響同職業人員的情感情緒,從而大大降低工作效率。這是應在生活、工作當中極力克服和糾正的不健康心理情感。
(1)對職業的不認同感。在一部分高職院校,學校的用人制度、福利待遇等方面對輔導員崗位并沒有給出相應的重視,還有很多學校只是以臨時合同工的性質聘任輔導員,甚至有在學校的機構改革中,落聘的員工就去做輔導員這樣的情況發生。這樣一些現象讓輔導員本身對自身職業很難產生認同感。很多人包括輔導員本身認為輔導員在學校是“層次”比較低的一種職業,很少有人愿意長期從事輔導員崗位。
(2)職業迷茫感。高職院校的輔導員對自身職業的不認同感直接導致了他們的職業迷茫感。他們不(下轉第176頁)(上接第127頁)像專職教師可以逐漸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和教學能力,甚至很多輔導員在經過幾年繁雜的學生工作后,逐漸丟失了自己大學時期所學專業知識,這讓他們很迷茫和沒有安全感。
(3)疲憊感。在高職院校,學生的學習基礎和大部分學生的個人習慣與本科院校的學生都有著較大的差距,這就決定著高職院校的輔導員的工作難度也就相對要大得多。而很多高職院校本身處在發展階段,學校的很多管理制度不是很成熟,對輔導員的要求也處在初級階段,要求他們的工作是“保姆式”的,如每晚查寢、上課監管等,這讓輔導員的工作非常瑣碎繁雜。另外學校管理制度中責任的不明確也加重了輔導員的工作負擔,例如在寢室管理中,公寓管理員和生活指導老師在衛生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并沒有發揮相應的職責,而都是由輔導員負責,工作強度很大。另外筆者調查,大部分高職院校都要求專職輔導員工作時間必須要住校的,而學校又沒有提供相對方便的生活條件,這讓很多特別是已成家的輔導員缺乏社交娛樂和家人的相伴。繁重的工作、不理想的待遇以及心理上缺乏慰藉讓輔導員有很重的疲憊感。
(4)敬業感缺乏。上述幾種消極的職業情感會直接導致從業者對自己的職業提不起興趣,不愿意投入和付出。對輔導員職業不認同、迷茫又身心疲憊的輔導員是很難用敬業的精神對待學生和工作的,具體表現為缺乏工作熱情,對學生放任不管,對工作敷衍了事,工作效率和工作效果都很差。
3 怎樣克服消極的職業情感,讓積極的職業情感主導輔導員工作
(1)高職院校要健全制度建設,并為專職輔導員提供良好的發展平臺和人性化的生活環境。高職院校首先在管理制度上要明確責任,不能讓輔導員做“全托保姆”,其次要為專職輔導員提供職稱晉升、學習深造的平臺和機會,并在福利待遇方面應給予相應的重視,因為輔導員從事的是責任最重大、任務最繁重的工作。
(2)輔導員要加強職業責任感和敬業精神,充分認識輔導員工作的重要地位;輔導員本身要充分認識自身工作的重要性,要熱愛學生,從心底關愛學生,關心學生的生命成長,而不僅僅將學生看成自己的工作對象、將職業看成謀生的手段。職業責任感可以擊敗很多消極的情緒,激勵人去克服工作中的困難。
(3)輔導員自身要加強學習,吸取各學科知識。輔導員要學會從繁瑣的日常工作中解放出來,在業余時間加強學習,吸取各學科知識。調查表明,有著豐富知識的輔導員在學生眼中是更有魅力的,開展工作也是更為容易的。更重要的是,輔導員自身有豐富的理論知識,看事情和處理問題時會有更高的視角,也更容易調節自身的情緒,讓自己時刻處在積極的工作狀態。
輔導員的職業情感是從事輔導員職業的核心,它不僅是輔導員素質和輔導員職業道德的重要內容之一,也對其學生工作有著重要支配作用,能使輔導員從自己的工作中體驗到較高的成就感,執著地追求教育理想,自覺自愿地投入工作, 并從中獲得精神滿足和身心的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