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蕊娟


每年全球人喝咖啡要消費4萬億人民幣,其貿易金額僅次于石油,然而多年來我國在咖啡種植和加工出口上卻一直是個弱項。一個叫劉明輝的云南人,改寫了這個歷史。他還雄心勃勃地要打造一個能叫板“雀巢”的中國咖啡品牌!
從紐約回到云南種咖啡
17 歲,劉明輝考上華南熱帶農業大學熱帶作物加工專業,成為村里的第一個大學生,后被分配到省農墾總局工作。這時,一個幸運來臨:1988年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在云南征選項目執行官,希望通過推廣咖啡種植帶領農民脫貧。劉明輝最終通過了千里挑一的考試,被派到德國更全面的學習咖啡知識。然后他回到云南,與技術員們一起手把手地教會農民怎樣培植和加工這種作物。
咖啡推廣計劃結束后,見識了西方商業運作的劉明輝,決定放棄公務員生涯,追尋自己的咖啡夢想。當時他有2000元積蓄,加上借來的2000元,從自己最熟悉的咖啡入手創業。他跑遍了整個昆明翠湖,最后和一個畫廊老板協商這里白天賣畫、晚上賣咖啡,租金平攤。
他擅長選取優質的咖啡豆,在一種藝術的氛圍中提供現磨咖啡,很快吸引了旁邊翠湖賓館的眾多外籍人士成為熟客,同時劉明輝還兼營小批量的咖啡出口貿易。積累到20萬元后,劉明輝在滇池路上開了昆明首家大型少數民族歌舞風情的園林餐廳——愛伲山莊。然而,就在餐館生意正旺的時候,1997年,他卻做出一個驚人的舉動,把愛伲山莊交給妻子打理,自己帶著所有的積蓄在紐約開設一家咖啡廠。在美國銷售云南的咖啡,并向當地的咖啡種植戶收購阿拉比卡咖啡豆。
他很快發現了作為采購商的弊端:經常會出現樣品讓客戶贊嘆,下單后發過來的貨柜卻出現品質參差不齊的情況。更令他頭痛的是,在國際貿易中由于咖啡價格劇烈波動,采購原料時經常發生高買低賣、不賺反賠的狀況。為了得到高品質的咖啡以及掌握穩定的貨源,1998 年,他做出一個重要決定:回國建設自己的咖啡園,從源頭種植、收購到烘焙加工的所有環節都由自己來進行質量把關。
1998年,他果斷地一頭扎進了西雙版納州勐臘縣這個偏僻的山溝,一舉租下5000畝土地親自種咖啡,并于1999年注冊了美國紐約SUNLIGHT咖啡公司、普洱桑萊特咖啡有限公司,將云南小粒種咖啡出口到北美及歐盟。
然而2000年12月,正是咖啡收獲之際,意外發生了。原來,屬于熱帶季風氣候的勐臘縣出現了嚴重的霜凍天氣,5000余畝的咖啡園全部毀了。三天時間,這場百年不遇的霜凍災害讓劉明輝所有的努力都化成泡影。恰好在這時,國際市場上的咖啡價格從每磅2美元跌到了40美分,國際咖啡貿易陷入低潮。
在大家的猜疑聲中,劉明輝決定一切從頭再來——重新購置種苗,理順管理,以每戶為單位將咖啡基地分包。直至2002年才獲得第一批咖啡豆。不過,他堅持人手采摘、只挑選成熟的飽滿的咖啡豆這種方式,盡管在當時看來效率較低,卻贏得了歐美客戶的信賴,德國的Bernhard Rothfos、Tchibo,瑞士的Blaser等都與其簽訂了供貨合同。
自產有機肥保證咖啡品質
到2003年,劉明輝的咖啡畝產量從600公斤達到了1800公斤,國際咖啡價格也逐漸回暖,劉明輝的咖啡貿易漸入佳境。他借助咖啡貿易的經驗,向星巴克出口了兩個集裝箱的一級咖啡豆( 每個集裝箱標準重量為19.8噸),與這位世界咖啡巨頭建立了合作關系。
但星巴克公司對種植標準,特別是肥料選用上的嚴格要求,讓劉明輝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他的咖啡園種植標準很規范,每棵咖啡樹以間隔一米的距離播種,每畝只種333棵,只施有機肥。一棵咖啡樹每年需要5公斤的有機肥,一年需要1200噸,他光投在有機肥的費用就高達1200多萬元,有什么辦法來節約成本呢?2004年9月,劉明輝召集了咖啡基地所有的員工,向大家宣布,公司出錢為每個家庭蓋豬圈牛舍。大家開始養豬養雞,并把山上的樹葉還有草割回來發酵積肥。
劉明輝的另一個手段,就是去周圍的村寨里面去收,牛糞、豬糞、雞糞什么都要,但畢竟這個量太少,太分散,運輸成本很高,公司實在受不了。看來,這條路是走不通的。不久,他在考察咖啡園新址時看到了許多經營不善的國營牧場,便決定承包牧場飼養肉牛,這樣既可以解決有機肥問題,又能夠為自己旗下的6 家“愛伲山莊”提供優質牛肉,多出來的肉還可以對外銷售。
2005年,劉明輝大手筆地在普洱市承包了4個總面積達10萬畝的國營牧場,并從澳大利亞引進牧草和種牛。當時劉明輝對國內肉牛市場進行調查,結果讓他很興奮:我國中高檔牛肉主要從國外進口,每年的需求量高達20多萬噸。這些牛肉進口過來,平均價格就是每公斤300元。面對這個潛在的大市場,劉明輝作了一個長遠的規劃,他要在兩年內培育出6000頭良種母牛;三年內建成一個育肥場和一個大型屠宰廠;8年內建成中國南方最大的肉牛生產基地。
可是進入枯草季節,牧場里的牛都瘦得不成樣子,一些母牛生下小牛后,經常出現死牛的現象。直到2007年年底,他在澳大利亞找到了答案,在當地牧場,劉明輝很驚訝,同樣是枯草季節,自己牧場里的牛已經瘦成了皮包骨,而那里的牛依舊膘肥體壯,最奇怪的是,牧場里四處散落著的一個個大圓盤。劉明輝說:“牧場里散落著像磨盤一樣的東西,每塊有兩三百公斤,一層層的牛都圍在那里舔?!卑拇罄麃喌膶<腋嬖V他,這個像磨盤一樣的東西叫舔磚。由蛋白質、能量飼料、礦物質等多種元素組成,放在牧場里讓牛自由舔食,能提高飼料利用率和轉化率,補充牛的體能。從澳洲回來以后,劉明輝趕緊讓牧場員工研制。
2008年,劉明輝在云南省科技廳的支持下,以300澳元一天的費用,從澳大利亞圣得魯斯養牛協會請了兩位專家過來,幫助解決舔磚的制作問題。這些舔磚大老遠就能聞到一股香味,剛放上牛兒們就趨之若鶩。后來劉明輝測了一下,發現每頭肉牛每天增重都在兩公斤以上,至少能提高30%~40%的效益。而且母??梢员WC一年一胎,小牛犢個個體格健壯。很快,新生產的舔磚就應用到他的每一個牧場,劉明輝還準備把這個產品推廣出去,在他看來,這又將是一條賺錢門路。
由于他種出的云南小??Х绕焚|極佳,在歐美市場頗受歡迎。當自己的咖啡園種植不能滿足迅速上升的需求后,劉明輝開始向農戶收購咖啡豆,但他并不像其他同行一樣,與農戶簽訂固定價格的排他收購協議,通過收購價與銷售價之間的差價獲利。他根據每天的國際咖啡期貨市場牌價,制定出根據市場價格浮動的合理收購價,收購的對象只選擇市場上最優質的成熟咖啡豆。公司的利潤來自于匯率差價以及政府對公司的5%退稅優惠。
盡管這樣會導致議價能力不高以及毛利率較低,但是卻能令他的產品永遠保持恒定的水準,確立品牌優勢。2011年,由于國際咖啡豆價格大幅上漲,很多農戶為了增加效益,出售咖啡豆時采用好壞參半的方式。為了堅持質量,劉明輝大量拒絕收貨,2011年其出口的咖啡豆銳減至2500噸,這種追求質量可以犧牲產量的做法,贏得了星巴克和其他國際大公司的信譽認可。
要把愛伲打造中國的雀巢
2000年咖啡園因霜凍失收的教訓,讓他開始思考過去通過砍光山上的樹和草,刨平土地以梯田方式種植咖啡樹的弊端。在考察了牙買加、哥斯達黎加等著名優質咖啡產地后,他摸索出“雨林咖啡”的種植模式。在愛伲集團最著名的曼中田雨林咖啡種植園,高山叢林中的大樹、草叢都保持原狀,只是在樹下挖出一個個土坑,種下來自哥斯達黎加的咖啡種苗,既提高了土地利用率、節省人力成本,又能讓大樹和草叢為咖啡種苗遮陰、保濕、抗凍,枯萎的樹葉還可以成為咖啡苗的肥料;不但保證了咖啡樹的存活率,還讓咖啡豆帶上水果的馥郁香氣。這種雨林咖啡永遠只堅持人手采摘,以確保其咖啡豆的成熟度以及質量等級。
2012 年1月14 日,有40年從業經驗的世界頂級品控大師Jeremy Wakeford,在對200多種高品質咖啡鑒定后,給編號為160號的樣品打了最高分:81.5 分。
劉明輝得知這個消息后,好奇地去查找160 號咖啡豆的產地,最終結果令他狂喜:這正是他兩個咖啡種植園之一的曼中田莊園生產的。劉明輝激動了:“我多年的投入,終于在云南種出了世界級品質的咖啡豆!”
不久,與喬布斯、比爾·蓋茨并稱美國三杰的星巴克老板郝華德·舒爾茨,坐著私人飛機親自到劉明輝的咖啡種植園里考察。這位咖啡巨頭驚訝地發現,這里的海拔高度及氣候環境等,竟與牙買加的藍山地區十分相似,再加上劉明輝在管理上有自己的獨到之處,難怪他種出的咖啡能與世界頂級的“藍山”相媲美!2012年2月6日,舒爾茨正式與這個愛尼族漢子簽約,雙方聯手在華辦一家合資公司。由星巴克提供最先進的焙烤加工技術,將云南的優質咖啡推向世界高端市場。
“咖啡是僅次于石油的全球第二大貿易,目前雀巢占據中國80%速溶市場份額,而我們自己卻沒有一個響當當的自有品牌?!眲⒚鬏x說。一個很有趣的現象是,愛伲咖啡在國內無人所知,但如今在北美洲和歐洲卻大名鼎鼎。
計劃到2015年,劉明輝的咖啡出口將做到50億,但他還有一個更大的野心:把“愛?!贝蛟臁爸袊娜赋病?,占領世界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