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懷勤 廉茵
摘要在統計學課堂上引入大學生學雷鋒的問卷調查,融教書與育人于一課。文章通過對調查數據的分析,得出樣本所在學校大學生對雷鋒事跡的認知度、對雷鋒精神的認同度、對學雷鋒活動開展情況的評說和建議。這對于深入開展學雷鋒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問卷調查數據分析學雷鋒教書育人中圖分類號:G424文獻標識碼:A
今年恰逢雷鋒同志逝世50周年。3月份全國再次掀起學習雷鋒的熱潮。于是我們為“應用統計”設計了一次課上以學雷鋒為主題的問卷調查,并對所采集的數據進行整理和分析。通過這次課堂實踐,學生既親自動手填寫了調查問卷,又一起進行數據整理和分析,較單純由教師講授印象更深,對原理和方法掌握得更好,同時也受到了一次弘揚雷鋒精神的思想品德教育。
1 調查對象和問卷
《應用統計》作為專業基礎課,面向全校。賈懷勤老師本學期擔任的是課序15班,共82名學生,來自多個學院。該班作為一個樣本,學生數目不夠大,也不具嚴格意義上隨機性,但仍然可以把它看作是貿大學生的一個濃縮群體。
問卷由賈懷勤與廉茵合作設計,旨在調查貿大學生對于雷鋒精神和學雷鋒活動的認識。在課上發出問卷82份,當堂填寫,收回問卷82分。經核查,所填寫問卷全部有效。問卷交由學生課下錄入,并做初步分析。然后在課上展示錄入后的EXCEL數據集,并集體進行分析和討論。最后,賈懷勤和廉茵對調查結果給予評論,向學生宣講。
2 數據統計及結果分析
以下是對每一題的問題、數據分析和各問題組的綜合評論。
(1)下列哪些語句適合概括雷鋒精神?
本題為多選題?;卮稹盁o私奉獻,助人為樂”的81人,占98.8%;回答“紅心向黨,熱愛人民”的54人,占65.9%;回答“愛崗敬業,苦練本領”的有37人,占45.1%;最后一個答案“嚴守紀律,保守秘密”是干擾項,選此答案的有3人,占3.7%。
(2)今年是雷鋒___50周年。
正確回答出今年是雷鋒“離世”50周年的有59人,占72%;不能正確回答的有23人,占28%;其中回答“誕生”的8人,占9.8%;回答“參軍”的1人,占1.2%;回答“不清楚”的13人,占15.9%;1人未答,占1.2%。
(3)雷鋒死因是___。
正確回答雷鋒之死是“工作殉職”的68人,占82.9%。
回答不正確的14人,占17.1%;其中回答“因病致死”的8人,占9.8%;回答“不清楚”的5人,占6.1;回答“作戰犧牲”的,只有1人,占1.2%。
第2至3題綜合評論:以上兩題都屬于對雷鋒生平具體情況的認識。合并計算,正確率是77.5%。
(4)你最早知道雷鋒的名字是在什么時候?
最早知道雷鋒的名字是在小學的58人,占70.7%;最早知道雷鋒的名字是在學前的24人,占29.3%,兩者合計100%,沒有人知道得更晚。
(5)你是否感受過或聽說過(只限于口傳,不包括媒體和書籍)學雷鋒的事跡?
本人感受過或聽說過(只限于口傳,不包括媒體和書籍)學雷鋒的事跡的69人,占84.1%。沒有感受過或聽說過的13人,占15.9%。
(6)你所感受過或聽說過的學雷鋒事跡有哪些?(上一問答“是”的人,回答本題,否則跳過。)
本題為多選題,回答本人所感受過或聽說過的學雷鋒事跡?;卮稹傲x工善舉,幫扶他人”的54人,占65.9%;回答“捐款捐物,解困助貧”的45人,占54.9%;回答“見義勇為,抗災救人”的26人,占31.7%;回答“支教邊鄉,智力扶貧”的16人,占19.5%;回答“維護正義,勇斗歹徒”的13人,占15.9%;回答“其它”的2人,占2.4%,但是沒有按要求寫出具體事跡。
第4至6題綜合評論:這3題旨在調查社會開展學雷鋒在青少年中的影響。雷鋒名字進入兒童的幼小心靈中,這說明我國在這方面的宣傳教育較為成功。八成以上對學雷鋒事跡有親身感受,或者聽說過。這表明社會上學雷鋒有相當普遍性。影響最多的事跡是義工善舉,幫扶他人,捐款捐物,解困助貧。至于見義勇為,抗災救人,維護正義,勇斗歹徒,考慮到這種情況本來發生機會就小,回答比率仍不為低。
(7)毛澤東主席的題詞是___。
本題的正確答案是“向雷鋒同志學習”,其余3條系干擾項。回答正確的67人,占82.7%;回答不正確和不清楚的合計14人,占17.3%。
(8)請問雷鋒日是哪一天?
本題的正確答案是“3月5日”,其余3條系干擾項?;卮鹫_的81人,占98.8%;不正確的僅1人,占1.2%。
(9)你讀過雷鋒日記嗎?
讀過的有50人,占61%;沒讀過的有32人,占39%。
評論:六成讀過雷鋒日記,四成沒讀過。學雷鋒還有必要提倡適當讀讀“原著”。
(10)雷鋒在他的日記中寫到:“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蹦銓@句話的態度怎樣?
“較為贊成”的42人,占51.2%;“絕對贊成”的8人,占9.8%;“較為不同意”的6人,占7.3%;“不置可否”可否的,26人,占31.7%;沒有人“絕對不贊成”。
評論:對雷鋒這句名言持贊成態度的合計為61%。
(11)有人認為學雷鋒一年一次流于形式,結果造成“三月來,四月走”的尷尬局面。你如何看待這句話?
“比較同意”的53人,占63.4%;“完全同意”的18人,占22%;“比較不同意”的6人,占7.3%;“完全不同意”的1人,占1.2%;“無所謂”的5人,占6.1%。
(12)你認為當今社會影響雷鋒精神傳承和發揚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可多選)
本題為多選題。認為“忙于自我奮斗,無暇顧他人”的74人,占57.4%;認為“現在是市場經濟,不同以往了”的39人,占30.2%;認為“對雷鋒宣傳不夠”的9人,占7%;認為“雷鋒精神已過時”的7人,占5.4%。
(13)新時期的“雷鋒精神”應該與時俱進,在利他的同時也可以利己。你對這句話的態度怎樣?
“比較同意”的58人,占70.7%;“完全同意”的22人,占26.8%;“無所謂”的2人,占2.4%。沒有人不同意。
(14)你認為當今社會還需要雷鋒這樣的人物嗎?
認為“需要”的68人,占82.9%;持“不好說”態度的14人,占17.1%;沒有人認為“不需要”。
第12至14題綜合評論:近95%的大學生不認為雷鋒精神已過時。近83%的大學生認為當今社會還需要雷鋒這樣的人物。大學生學習緊張、就業壓力大,“忙于自我奮斗,無暇顧他人”,因此影響到學雷鋒的行動。這是一種理由,但認識缺乏辯證?!爸灰巳硕极I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的歌詞。互幫互助,可以達到時間共享、資源共享,為他人、為自己帶來更大的效益。現在是市場經濟,人們的價值觀趨向多元化,對雷鋒精神的詮釋,學習雷鋒的宣傳方式、實施方式和組織方式,都需要與時俱進。
(15)你是否注意到貿大校園路旁和建筑物墻上關于學習雷鋒的標語?
有45人注意到貿大校園路旁和建筑物墻上關于學習雷鋒的標語,占55.6%;36人沒注意到,占44.4%。
(16)你注意到的上述關于學習雷鋒的標語其文字是什么?(由上一問答“是”的人回答)
文字題答案整理:誠信樓、博學樓和行政樓雨搭下掛出的標語,都是12個字(6+6)?;卮鹱⒁獾綄W雷鋒標語的45人中,有3人寫出的文字是12個字,但只有1人回答完全正確——“踐行雷鋒精神,爭做貿大先鋒”。在惠中大道東段路北電子大屏幕上出現了雷鋒畫像和毛主席題詞,因此回答標語文字是“向雷鋒同志學習”的,也算正確,有6人。其余所回答文字的不正確。
第15至16題綜合評論:表明貿大學生確實關注學雷鋒,但是校方的宣傳力度還不夠。
(17)為使學習雷鋒的活動常態化、可持續,你的建議是(可多選)___。
本題為多選題。建議“將學雷鋒的活動與其他社會公益活動相結合開展”的73人,占89%;建議“給學雷鋒事跡突出的個人和集體一定精神激勵和物質獎勵”的37人,占45.1%;建議“宣傳常年化、多樣化,特別是注重通過新媒體做宣傳”的24人,占29.3%;提出其他建議的6人,占7.3%。
評論:聯系到第11題的回答,認為“三月來,四月走”是當下學雷鋒的寫照者,高達85.4%。這確實值得考慮怎樣才能將學雷鋒常態化、可持續。
89%的大學生支持“將學雷鋒的活動與其他社會公益活動相結合開展”。北京市將雷鋒精神與北京精神相聯系,把學雷鋒與踐行北京精神相結合,貿大也把學雷鋒與“弘揚貿大精神、爭做貿大先鋒”相結合。
“給學雷鋒事跡突出的個人和集體一定精神激勵和物質獎勵”,得到四成五的大學生支持。不支持的并不意味著反對精神激勵和物質獎勵,更不意味著反對學雷鋒。他們可能是認為既然是要把學雷鋒與其他社會公益活動相結合,就沒必要單設學雷鋒獎項,不是已經有“公民道德獎”、“見義勇為獎”等獎項了嗎?
(18)你會報名參加北京雷鋒志愿者嗎?
表示“會報名”的36人,占43.9%;表示“不會報名”的2人,占2.4%;回答“不確定”44人,占53.7%。
評論:如何看待以上比例。五成多不確定,應該是他們對“北京雷鋒志愿者”這個組織的宗旨、活動內容、參與途徑等還缺乏了解。大學生中蘊藏著學雷鋒的積極性,只要宣傳到位,組織得當,相信會有不少“不確定”轉化為“參加”。
(19)你認為什么樣的行動可以稱之為是“學雷鋒”,能舉出幾個當代的“雷鋒”嗎?
文字答案綜合整理:甘于奉獻、樂于助人。換位思考,站在他人的角度看他人的需求。只要是在生活中主動為他人著想,他人有難時樂于提供幫助的都是“雷鋒行為”,不論事件大小或何種形式。凡是不計個人得失不求回報的有益于社會發展與進步的行動都是“學雷鋒”的行動。
關于誰是當代“雷鋒”,郭明義、孔繁森、焦裕祿、白芳禮、李素麗、宋漁水、沈浩等人的名字出現頻率很高。也有人提到捐巨款成立基金會用于扶困、助學的邵逸夫、李連杰、王菲、李亞鵬等社會名流。其中不乏包括一些娛樂圈中的人物,可見大眾媒體的宣傳作用。
第1題和第19題綜合評論:什么是雷鋒精神的精髓?高達九成九的同學認同“無私奉獻,助人為樂”。但是雷鋒的行動源自其價值取向“紅心向黨,熱愛人民”。有六成六的同學認識到了這一點,固然可喜,但說明我們還有許多工作要做,使余下的三成三進一步提高。四成五的同學認同“愛崗敬業,苦練本領”。這個比例不高。要使同學們懂得:雷鋒不是整天到社會上去做好事,他首先是個好戰士,熱愛工作,忠于職守,為了履行保衛國家的使命,苦練本領。他那兩張廣為流傳的照片,一是緊握鋼槍,另一個是擦拭汽車,恰恰詮釋其精神。大學生要以學為主,學業要扎扎實實,不務虛名。走上工作崗位,要從小事做起,在平凡中體現人生價值。
不能簡單地把學雷鋒等同于做好事。對黨政領導干部有更高的標準,要勤政、廉政、為民謀福祉??追鄙⒔乖5摵蜕蚝凭瞎M瘁,死而后已;楊善洲為人民終生奮斗,退休后仍植樹治理荒山,把林場交給國家。他們是黨政領導干部的楷模。至于商賈巨子、社會名流,捐款善舉,自當提倡,但不宜稱之為學雷鋒。
3 結論和建議
通過這次調查發現有99%的學生認為雷鋒精神的精髓是“無私奉獻,助人為樂”,但對“愛崗敬業,苦練本領”只有45%的學生表示認同。由此表明當前大學生對有關雷鋒以及雷鋒精神的認知還有待進一步深化。幾十年來,雷鋒精神以其博大的情懷深深植根于人們的心中,同時雷鋒精神又體現在人際關系、職業態度以及志愿行為等幾個方面,其實質和核心就是一種為共產主義而奮斗的無私奉獻精神;忠于黨和人民、舍己為公、大公無私的奉獻精神;立足本職、在平凡的工作中創造出不平凡業績的“螺絲釘精神”,歸根結底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
此項調查結果有助于了解貿大學生關于學雷鋒的基本情況,對其他高校也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建議:(1)高校要把學雷鋒活動與其他社會公益活動、志愿者活動結合起來。(2)把學雷鋒和弘揚北京精神、學校精神結合起來,(3)為了使學雷鋒活動常態化,需要建立(非常設性)協調組織機構。在自愿的基礎上,組織一些可以充分發揮志愿者作用又具有實效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