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瓊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普及,音樂教育也越來越受到重視。音樂鑒賞課是音樂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音樂鑒賞課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正確審美觀。當下高中音樂鑒賞教育還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本文主要探討在新課標下,如何克服這些不足,從而更好的提高音樂鑒賞教學的效率,更好的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觀。
關鍵詞音樂鑒賞新課改策略中圖分類號:G633.95文獻標識碼:A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發展,音樂鑒賞課在培養學生的審美觀念、訓練學生的審美心理方面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當前的高中音樂鑒賞課主要是面臨著如何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如何更好的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觀念和審美情操的一個重要問題。在新的課標下,運用何種辦法可以增強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對學習音樂鑒賞課的熱情,是我們老師需要思考的一個重要問題。
1 高中音樂鑒賞教學現狀分析
1.1 高中音樂教學設備陳舊
普通的高中學校往往對音樂課程的重視程度不夠,只注重那些直接關系到高考成績的學科,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而在音樂教學方面,則往往是應付了事。在音樂教學設備上往往是相對比較陳舊,沒有及時更新。在當今科技發達網絡發達的新時代,根本不能適應當前的教學形勢,不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不能滿足學生對音樂的追求,也不利于提高學生的審美觀念。在選用教材方面也是比較陳舊,不能夠與時俱進,教材的內容不能吸引學生。
1.2 教師教學方面存在的不足之處
大多的高中音樂教師在教授音樂鑒賞課時,缺乏跟學生的互動,教學方法也比較單一。高中學生人數比較多,高中音樂教師相對比較缺乏,在上音樂鑒賞課時,教師不能夠因材施教,選用的教材也往往是學校安排好的,不能夠引起學生的興趣。教師在教授音樂鑒賞課時往往是以自己講授為主、學生為輔的狀態。大多是把鑒賞課變成了分析課,對一些名作做出了較為深刻的分析和研究,但是這些理論知識往往不能夠深入學生心中,因為學生根本沒有用心去體會這些名作。一些高中音樂教師的素質比較低,自身觀念落后,他們自身也認為作為高中生要努力學好主要課程,往往看不到音樂對學生心靈的巨大促進作用。思想決定行動,在這樣思想的驅使下,高中一些音樂教師也往往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沒有真正的認真負責。
1.3 學生對音樂鑒賞課的理解存在誤區
普通的高中,學生大多來自于農村,學生音樂基礎比較差,最基本的識譜和打拍子也不是很懂,主要興趣也只是停留在對流行音樂的追求上。對中外優秀的聲樂不感興趣,在他們看來,中外經典音樂就是可望不可及的知識。在上音樂課時往往就是搗亂,或是不認真學,再加上學校受教學成本的影響,對音樂的課的教學設備沒有更新,根本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高中生對音樂鑒賞課的重視度不夠,往往是受到學校和家庭的影響,他們也會覺得音樂鑒賞課不是主課,高考時不考,所以就沒有壓力,就把大量時間花在了其他課程上。
2 提高高中音樂鑒賞教學的方法和策略
2.1 轉變觀念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在新課標下,音樂鑒賞課程注重以人為本,優化課堂教學,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轉變以往落后的思想觀念,要看到開展音樂鑒賞課程對高中學生的促進作用,要看到審美觀念對學生以后發展的重要性。只有全面的轉變思想,教師才能對音樂教學真正重視,在教學過程中就會認真負責,在教授學生知識時會想盡辦法來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從而更好的提高學生的審美觀。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對于自己的能力有了更為清醒的認識,加強教師自身素質的提高有利于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審美觀。學生只有在充分認識到音樂鑒賞課的重要性之后,才能摒棄傳統觀念,才能真正用心去學習去領悟,才可能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從而實現和其他的課程的和諧發展,更好的提高個人素質和修養。
2.2 改善教學設備實現教學手段多樣化
高中學校要充分認識到學習音樂對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的重要性,積極改善教學設備,引進多媒體教學,實現圖文并茂的教學手段,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高中音樂教師要針對學生的自身特點,制定一些對學生有幫助的能夠培養學生興趣的方法,比如體驗鑒賞法、比較鑒賞法等等。教師在上課時首先選用一些學生較為感興趣的流行音樂為契機,調動學生的學生熱情,然后植入相關或是較為深入的理論知識學習,注重培養學生靈敏的聽覺,提高學生的音樂感知和理解能力。針對基礎不好的學生要有耐心的講解,化繁為簡,將繁瑣的理論知識簡單化,通過實例或是其它方法教授基礎知識。強調基礎知識的重要性,保證基礎知識的牢固掌握。教學過程中實施體驗教學法,讓學生感受到音樂想要表達的真正思想,大膽的練習,加強學生和教師間的互動,打破學生因為羞澀而不愿學習的局面。將音樂和舞蹈結合起來,培養學生在聆聽音樂時的舞蹈練習,從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對那些表現好的學生給予表揚,對那些還要進一步努力的同學以積極的肯定和鼓勵,增強學習的成就感和認同感。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有利于更好的培養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
2.3 深化教學內容拓寬學生知識面
在教學內容方面要選取那些中外經典之作,激發學生的想象能力,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高中音樂教學中針對學生音樂基礎差的特點,因材施教,逐步增加音樂知識的攝入,保證學生能理解透消化掉。在學生對音樂基礎知識都掌握之后,再選取一些中外的經典,讓他們自己去用心感受,之后建立各個小組進行討論,鍛煉學生的合作意識和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在學習音樂時真正做到放松自我,在享受音樂的同時,培養自己的審美觀。在課外要盡量組織豐富多彩的音樂活動,來感染學生從而促進學生的發展。可以建立音樂鑒賞課外興趣小組,教師也可以參與進去,課外興趣小組可以開展相關的一些活動,比如唱歌、跳舞或是戲劇表演等將知識和實際結合起來,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教師也可以建立一個QQ群,將班里的一些學生納入群里,定期向群里傳點經典音樂或是其它相關的知識,大家在閑暇之時可以暢所欲言,增加學生與學生及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感情,有利于更好的真正培養音樂鑒賞能力和審美能力。利用校園廣播,可以播放一些比較好的音樂作品,豐富學生的課外生活,營造出了一種校園音樂氣氛,同時也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3 總結
綜上所述,在新課標下開展音樂教學中,教師和學生都必須要轉變傳統思想觀念,對音樂鑒賞教學有個新的認識。學校要改善教學設備,為學生學習盡可能的提供一個良好的平臺。教師必須從學生自身的實際特點出發,探索和選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因材施教,注重個性發展,積極參與音樂體驗,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
參考文獻
[1]尹愛青.音樂課程與教學論[M].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2]金亞文.高中音樂新課程教學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陳幗國.高中音樂教學中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的探究[J].新課程研究,2008.
[4]張全振.談怎樣提高高中音樂欣賞課的教學效果[J].中小學音樂教育,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