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燁東
面對工業設計行業即將帶來的高利潤誘惑,如何使公司在快速發展之后還能保持穩定的可持續發展,則需要工業設計公司在面對人才、產品選擇、社會需求等問題上做出長遠考慮
提到工業設計,很多人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大型的鋼鐵機器。然而,從一個無人飛機的外觀及結構設計,到一個醫療器械外殼、手機外殼,甚至到一個旅游紀念公仔或是可口可樂的玻璃包裝瓶,可能都是工業設計的產品。2007年2月12日,中國工業設計協會理事長朱燾向溫家寶總理呈送了“關于我國應大力發展工業設計的建議”。2月13日,溫總理在“建議”上批示:“要高度重視工業設計”。其后,工業設計這個行業的發展由最初的萌芽期逐漸向成熟邁進,許多大大小小的工業設計公司也開始進入人們的視野,華新意創工業設計有限公司正是這樣一家公司。
“不缺錢”的快公司
2004年,隨著自己相應工作經驗與人脈的積累,認為工業設計行業未來形勢大好的劉洋與自己的兩個朋友成立了獨立的設計公司。2007年,借助著中關村軟件孵化園對創新企業的全面扶持與國家逐漸重視工業設計行業的“春風”,劉洋將已經創建三年的公司搬到了上地,并改名“華新意創工業設計有限公司”。不同于一般的中小企業在發展初期可能會大量缺乏資金的狀況,對于工業設計公司來說,有好的設計師,有電腦,就可以開始接單干活。因此,在企業創立的初期,靠著自己及朋友在以前工作中積攢的人脈,劉洋的公司并沒有遇到太多資金與人才的問題。
在創業初期,雖然公司只有兩個員工,也只有少量的幾家客戶,但是公司團隊穩扎穩打,并不將賺錢放在第一位,而是將最終產品的外觀、結構做漂亮,在穩定老客戶的同時也在盡力挖掘新客戶,雖然這樣做沒有實現收入的快速增長,但是帶動了公司知名度的增長,也使公司所做業務不斷增多。在劉洋看來,華新意創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桶金”,是2008年與2009年公司通過競爭承接到的兩家外國大企業的電子產品外殼的設計,并通過這兩個設計拿到了兩筆價值不菲的設計費。之后,有了少許積累的公司開始了快速發展。通過與不同公司合作更多的業務,對企業以及行業了解更加深入后,劉洋發現,很多企業缺乏對產品整體形象的把握,推出的產品從主產品到配件、周邊甚至包裝、物料呈現出多種風格,缺乏繼承自己品牌特征的統一形象。實踐中,華新意創將基于統一產品形象的一體化設計理念不斷灌輸給客戶。經過不懈的努力,2009年,公司為微軟MSN公司打造了一款高端智能手機,負責從產品設計到品牌形象設計、周邊產品設計、促銷公仔禮品設計以及影視宣傳動畫設計的多元化服務。公司的業務方向逐步轉向以工業設計為核心,提供多元化的設計服務。隨著對多元化設計理解的不斷深入,公司開始向策劃和生產方面邁進,為企業提供產品設計研發的整體解決方案。其后,公司為寶馬中國等企業提供圍繞汽車主題的禮品和衍生產品,華新意創開始承擔從設計到生產的全部工作。劉洋認為,這樣可以確保設計由雛形轉化成最終產品的質量,真正發揮工業設計的優勢。
華新意創成立的初始投資只有30萬元。成立五年來,公司的凈資產以平均每年35%的幅度遞增,目前已達到167萬余元;資產總額達到190萬元,并以平均每年41%的幅度遞增;收入額的年增長率在20%以上,簽訂合同額的年增長率也超過了40%。公司的資產狀況良好,資產負債率僅有4.12%。雖然華新意創成立五年來發展迅速,不過公司的產值仍然算不上一個大數值。劉洋認為,對于一個工業設計公司來說,并不能按產值來判斷公司的價值,而應該看這個設計公司設計出產品的原創程度、對產品價值的提升能力以及社會認知度。在劉洋看來,追求數值的快速最大化對于一個工業設計公司來說并不是難事。一些公司每年只做醫療器械的設計可以得到的利潤比華新意創多很多,但是其只對接單一產業可能導致企業對某個行業過于依賴,也不會有更高的社會認知度。因此在實際運營中,華新意創始終堅持的是設計的理想化,不盲目追求規模和項目數量,而是有選擇性地設計出精品。
“慢”之道
在劉洋看來,設計公司的一個成功的產品要有原創、獲獎的能力,提升產品價值的能力及相應的社會認知度,并且還能生產出來才行。在公司知名度與營業額還較低的時候,華新意創將客戶的滿意度放在首位,而不是產品可能帶來的利潤額。公司逐漸發展起來之后,華新意創也始終將產品的功能、結構及創新性放在第一位。設計人才的創新能力是公司產品創新性的根源,因此除了產品的選擇,公司對于人才的重視程度也非常高。所有這些行為,都是華新意創選擇“慢”下來發展的結果。
公司成立之初,由于品牌的認知度還較低,新客戶對產品的不信任可能使設計師無從發揮。通過三個辦法,華新意創取得了客戶的信任:其一,通過專業的服務質量贏得信任;其二,站在客戶的角度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誠摯的服務態度來感動對方;其三,公司主動調動設計團隊轉變思維,從單純地完成設計項目到努力帶動產品成功上市。公司的業務一直不是最大的難題,困難的是如何平衡客戶與設計師的想法。因此,“堅持原則、適當迎合”,通過客戶與設計師雙方的努力,準確滿足市場需要,成為了公司做設計時的一條標準。公司發展之后,華新意創也一直注重與政府層面的接洽與合作,第一時間了解政府需求與方向,力圖做出社會需求度與認知度高的產品。
在人才配備上,公司擁有一支精干的專業隊伍。公司人員全部具有大學本科以上學歷,設計隊伍均來自于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中央美院、北京服裝學院、北京工商大學、北京農業大學等知名院校。設計領域的人才流動一直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華新意創通過有選擇地承擔比較有意義的設計項目,增強設計師的積極性和使命感,不先以經濟效益為導向,而是更看重項目本身的研究和社會價值;定期為員工舉辦培訓,增強與社會各界的交流;注重與員工的交流和溝通,使員工對公司的發展方向有更充分的了解等方式來吸引人才、培養人才并留住人才。
很多工業設計公司在發展的過程中,都曾遭遇過好的設計產品因為種種原因不能生產出來的難題。華新意創也不例外。因此,在發展公司的同時,劉洋也在思考如何能把設計圖紙最終轉化為商品,思考什么樣的產品,得益于設計還可以做出來,怎么樣才能把“創造”落在實處。經過在實踐工作中的反復比較、篩選與思考,劉洋認為北京市很多區域的旅游商品、禮品、衍生品等沒有屬于旅游點自身的特性,這些產品在設計與制造上有很大的生產潛力。因此,公司近兩年利用已有優勢,著重發展禮品、旅游商品的策劃、設計和制作業務。截至目前,華新意創先后為海淀區旅游委、民盟中央、北京地鐵等多家政府部門設計、開發及制作了禮品和旅游商品,并得到廣泛認可。2012年,劉洋還注冊了商標品牌,并對公仔、積木等公司系列產品進行了版權登記與專利保護,計劃將旅游商品策劃、設計、生產的深度服務逐漸從北京蔓延到全國。
對于工業設計行業來說,整個行業的發展仍處在起步階段;而大部分工業設計企業成立的時間不長,規模也較小。隨著國家對工業設計行業的逐漸重視,資金扶持與產業政策的不斷增多,社會經濟對工業設計的不斷重視,可以說,工業設計行業將在今后迎來一個高速發展的時期。然而面對工業設計行業即將帶來的高利潤誘惑,如何使公司在快速發展之后還能保持穩定的可持續發展,則需要工業設計公司在面對人才、產品選擇、社會需求等問題上做出長遠考慮,華新意創工業設計有限公司無疑用自己“慢”的行為做出了很好的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