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敏
摘要: 高三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需要進一步提高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針對這一客觀要求,高三英語教師在教學策略方面應該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英語解題方法的綜合性指導。加強對他們在任務型閱讀解題方法方面的綜合性指導,無疑有助于提高他們自主學習英語的能力,從而提高他們英語的整體水平。
關鍵詞: 高三學生任務型閱讀教學策略
縱觀近幾年江蘇省高考英語的六大題型:聽力,單項填空,完形填空,閱讀理解,任務型閱讀和書面表達,其中任務型閱讀無疑是較為新穎的題型,自2008年首次作為江蘇省的高考題型以來,至今僅有四年的命題歷史。盡管如此,這種題型對于學生綜合能力的要求卻是相對較高的。《2012年江蘇省高考說明》明確指出:就閱讀能力而言,學生應能理解語篇主旨要義;理解文中具體信息;根據上下文提供的線索推測生詞的詞義;根據文中事實和線索做出簡單的判斷和推理;理解文章的宏觀結構和文脈邏輯關系;理解作者的觀點意圖和態度;根據所讀,用恰當的詞語補全文章提綱、概括主要內容或作關鍵詞詞語轉換。其中,最后一個能力要求對于任務型閱讀的針對性尤為明顯。
我認為,重點提高學生對這一題型的解題能力,不失為提高學生整體英語成績的策略之一。再者,在高三“題海戰”的整體氛圍下,如果一味地和學生一起埋頭苦做,就題講題,這種方法毋庸置疑是高耗低效不科學的。那么怎樣才能提高英語教學的效率呢?“授人以魚,只供一餐之需;授人以漁,則終生受用無窮”。而且,《英語課程標準》指出:“教師要有意識地加強對學生學習策略的指導,讓他們在學習和運用英語的過程中逐步學會如何學習。”據此,我認為高三的英語教學更要凸顯對學生解題方法的綜合性指導。因此,我仔細研究分析了最近四年任務型閱讀的高考真題,結合平時的教學實踐,不斷摸索思考,精心總結歸納了任務型閱讀教學的一些較為實用的方法。現在列舉如下,與大家磋商分享。
一、志存高遠,全力以赴
正如安德魯·卡耐基所說的:“如果你想要快樂,設定一個目標,這個目標要能指揮你的思想,釋放你的能量,激發你的希望。”為了使學生在繁重的課業負擔中得到學習的快樂,看到成功的希望,我一直致力于用積極樂觀的心態去感染他們,力求人人有信心征服任務型閱讀這一題型。為此,我在班上提出了明確的“題型奮斗目標”:任務型閱讀,志在必得,人人應該爭取至少得8分左右。
之所以提出上述奮斗目標,并不是好高騖遠,而是在一定的理論與現實的基礎之上,經過深思熟慮而做出的決定。從理論的角度來講,正所謂:目標渺小則成就渺小,目標遠大則成就偉大。只有切實可行的遠大目標才能真正指揮學生的思想,釋放他們的能量,激發他們的希望。
從現實的角度來講,總的來說,我認為任務型閱讀的答案(一共有10個空格,每個空格1分)大概可以歸納為三種類型:第一種是原詞,第二種是原詞的正確形式,第三種既不是原詞又不是原詞的正確形式。據此,我認真統計了三種不同類型的答案在江蘇省高考任務型閱讀中所占的數量(如表1所示)。從中可以看出一二兩種類型的答案平均占到8個左右,而且這兩種類型的答案根據表格中的關鍵詞,很容易在原文中找到相應依據,學生只需要注意使用詞的正確形式,避免功虧一簣,一般來說做對的可能性很大。而且第三種類型的答案很多是以短語、理解歸納文中內容或者進行同近義替換的形式進行考查。如果一二兩種類型的答案爭取全部做對,那么就這一題型而言,爭取至少得8分左右應該是現實可行的目標。
二、把任務型閱讀的解題時間限制在15分鐘之內
為了使學生們在高考英語時能夠做到有條不紊,從容不迫,在平時的綜合練習過程中,我特別注意培養他們“限時解題”的良好習慣,使他們逐漸形成適合自己的較為合理的解題節奏。為此,高三伊始,我再次明確了各種題型在高考中的時間分配(如表2所示)。當然,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但是,不管怎樣,有了明確的統一要求和認識,學生在解題過程中就可能盡力避免前緊后松或前松后緊的毛病,力爭做到不慌不亂,游刃有余。
除了在綜合練習過程中注意解題時間的合理分配之外,我會經常性地進行任務型閱讀的專題訓練,比如利用一節課45分鐘的時間,要求學生完成3篇任務型閱讀的練習,從而進一步增強他們在這一題型解題速度方面的感覺,不斷嘗試使用適當的解題方法,克服解題中遇到的困難。
三、遵循“三步走”的原則
第一步是在通讀文章之前,用一兩分鐘的時間瀏覽表格。之所以建議學生們這樣做,原因如下:通過在閱讀文章之前瀏覽表格,學生們可以大概了解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及篇章結構。而且,通過瀏覽表格,他們可以很容易地初步確定文章中哪些內容是與解題有關的重要內容,應該被精讀,哪些內容是次要甚至不重要的內容,可以被泛讀甚至跳過去不讀。最后,表格中的關鍵詞有助于學生們較為快速精確地找到原文中的相關依據。
第二步是認認真真、詳略得當地讀完全文,這也是最為關鍵的一步。雖然在不能夠理解整篇文章全部內容的情況下,學生們照樣可以得到高分,甚至是滿分,但是為了避免他們直接到原文中尋找關鍵詞,出現斷章取義、欲速則不達的情況,我嚴格要求他們先通讀全文,通過初步確定表格結構與文章篇章結構大致的對應關系,縮小甚至鎖定每一個空格的依據在文章的具體位置之后,再到文章中針對性地尋找依據。而且,我引進了數學中“正比例”這一概念,以期提高他們的解題正確率。所謂“閱讀與分數之間的正比例關系”,也就是說,文章內容讀懂得越多,一般來說,所得的分數相應也會越高,這兩者之間是正比例關系。經過反復實踐和不斷摸索,學生們也逐漸認可并且接受了這樣的“正比例關系”。更為可喜的是,他們進一步認識到了擴大詞匯量和拓寬知識面的重要性,因為詞匯量的大小及知識面的寬窄與所能夠讀懂的內容多少也是成正比例關系的。這樣一來,形成了學生們積極記憶詞匯,有意識地拓寬知識面的良性循環。
第三步是在原文中劃出正確的依據并且標上題號。通過劃出依據并且標明相關題號,學生們在填寫表格時會有一種無形的“有據可依”的感覺,這樣會增加他們的解題信心,畢竟用客觀存在的依據來解題,總比只跟著感覺走要使人感到心里踏實。而且在時間許可的情況下,這樣做也便于他們復查,發現解題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錯誤。
四、確保使用單詞的正確形式
單詞的正確形式一般是指:大小寫、名詞的單復數、動詞的謂語形式和非謂語形式、形容詞和副詞的原級、比較級及最高級等。為了確保在找到確切依據的前提下填出詞的正確形式,我要求學生努力做到以下幾點:注意積累名詞、動詞、形容詞及副詞之間的相互轉換;注意積累一些詞的反義詞,如legal→illegal,regular→irregular等;注意觀察表格空格位置的“上下左右”,通過對應關系、語法分析等確定詞的正確形式。為此,我還刻意積累了相關練習,經常對學生們進行這方面的訓練。比如說We depend on various people for different reasons. 可以替換為We depend on a variety of people for different reasons. 再比如說 What should we do so that our communication will be effective?可以替換為How can we communicate effectively?通過經常性的反復練習,學生們這方面的意識自然會增強,并且可以切實提高這方面的能力。
備注:下面的統計是各種詞性在江蘇省高考任務型閱讀中所占的數量。從中可以看出名詞、動詞、形容詞及副詞是任務型閱讀的主要考查內容。
五、注意積累同義、近義表達
正如前文指出的那樣,“根據所讀,用恰當的詞語補全文章提綱、概括主要內容或作關鍵詞詞語轉換”這一閱讀方面的能力要求在任務型閱讀中的體現尤為明顯。針對這一特點,我要求學生們在平時的練習過程中,注意積累一些任務型閱讀中考查過的同義近義表達。因為只有扎實的積累,才能做到厚積薄發,才能做到觸類旁通、舉一反三,以不變應萬變,才能力爭實現預期的奮斗目標。例1:“In the past, girls were seen as of less value than boys.”還可以這樣表達:“In the past, girls were seen as less valuable than boys.”例2:“Summers are getting hotter and hotter.”還可以表達為:“There are increasingly hot summers.”例3:“People believe that the sound of the firecrackers drives away demons and bad luck for the coming year.”的近義表達可以是:“It is believed that the sound of the firecrackers drives away demons and bad luck for the coming year.”或者“The sound of the firecrackers is believed to drive away demons and bad luck for the coming year.”
六、靈活使用任務型閱讀中經常考查的詞和短語
在多年的一線教學過程中,我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不同的題型會有不同的“高頻詞”。所謂的“高頻詞”就是指經常會出現在某一題型中的詞匯與短語。比如說flight、check in等詞匯更多地會出現在聽力這一題型中。同樣的,任務型閱讀的表格中,也會有一些經常考查的詞和短語。掌握了它們的拼寫和用法,無疑會增加學生們的考試分數。因此,我要求學生們自主歸納整理任務型閱讀的高頻詞,然后把他們的歸納匯總在一起形成班級共同的學習資源。比如說attitude(s) to / toward / towards, opinion(s) about / on / of, problem(s) of / with,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 while(然而) , instead of等就是學生們歸納整理的任務型閱讀高頻詞中的幾個例子。
七、學會制作任務型閱讀的表格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站在命題者的角度上,嘗試著設計任務型閱讀的表格,學生們才能逐漸做到不怕困難、敢于攀登高峰,才能具備俯視任務型閱讀的雄心和氣概。
在教學策略方面,一方面,要使學生明確設計任務型閱讀的表格時要注意體現出文章的結構層次及主要內容,注意表格結構與文章結構的對應關系,注意三種類型的答案分別所占的數量及不同的詞性分別所占的數量。另一方面,要及時表揚學生在表格制作過程中出現的可取之處,并且指出存在的問題,這樣才能使他們的能力穩步提高。
任務型閱讀常見的表格有兩種:方形表格(square-shaped chart)和樹形表格(tree-shaped chart)。
an example of a square-shaped chart
an example of a tree-shaped chart
八、結語
當然,方法不是萬能的,而且“教學設計者和教師應當選擇那些能最有效地完成特定學習目標的教學策略”,學生也應該結合具體情況找到適合自己的最好方法。但是不管怎樣,高三英語教師在教學策略方面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解題方法的綜合性指導,無疑有助于提高他們自主學習英語的能力,從而提高他們英語的整體水平。
參考文獻:
[1]英語課程標準.
[2]2012年江蘇省高考說明.
[3]R.W.加涅等著.教學設計與原理.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6,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