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春泉
隨著信息和通信技術的發展、運用和普及,包括廣播在內的傳統媒體正從跨媒體、多媒體走向全媒體,人類已經進入了一個由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相互融合、不斷豐富發展的全媒體時代。
在媒體競爭越來越激烈的今天,廣播業的機遇與挑戰并存。2011年全國廣播電影電視總收入達到2894.7億元,比上一年增長了17.7%,保持了“十一五”以來的基本增長速度;廣播電視創作收入達到了2371億元,同比增長18.3%。而且,從全球來看,2011年廣播市場已經恢復了增長勢態。
我國的廣播影視正處于高速發展、加速轉型的關鍵時期,媒體的形態、業態、競爭發展的環境在不斷地變化,廣播影視需要在不斷的創新中前行。2007年,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以資源整合為特征,實施世界眼光、開放胸懷、內合外聯、多元發展的戰略思路,全面提升了廣播核心競爭力,推進了事業、產業的協調發展。中央電臺的改革從微觀單一的業務改革已經轉變為宏觀全面的宣傳創新,廣播的規模迅速擴大,向多媒體、集約化的方向發展,節目產品豐富多彩,向專業化、品牌化方向發展,傳播手段更加先進,向網絡化、數字化方向發展,媒體經營向產業化、多元化發展,體制機制向管理的科學化、制度化方向發展。中央電臺未來的發展目標就是要建立一個綜合、現代的傳媒機構。
在社會主義文化大繁榮、大發展的背景下,我國的電視事業產業面臨著難得的發展機會,廣電人能不能抓住這個難得的發展機遇,乘勢而上,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廣電事業產業在大文化框架下發展路徑的選擇與創新,唯有創新才有出路、才能生存、才可發展。創新不僅是廣播節目發展的需要,更是整個廣播行業發展的方向。
作為主流媒體的廣播必須在競爭激烈的傳媒市場占據足夠的市場份額,擁有足夠分量的話語權,既承擔起黨和國家賦予我們的社會責任,又在經濟效益方面取得豐碩成果。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傳媒界迎來了新的形勢,新的機遇。社會各界的熱情期盼、受眾對信息需求的日益增長和新媒體技術的日新月異,都為廣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探索廣播發展的新辦法、新思路、新舉措,創新是必由之路。
(作者系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產業管理辦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