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雅蓮
十一月份進入了二十四節氣的立冬和小雪,是冬天的開始。此時天氣已轉冷,我國的北方開始飄雪了。養生學認為,立冬過后是陽氣潛藏、陰氣盛極之時。所以,這段時間須順應自然,養生以斂陰護陽為根本原則。冬天對應人體的五臟為腎,對于平素腎虧的人,立冬過后是最好的補益時機,可根據個人的情況選擇一些具有補腎作用的食物,如山藥、核桃、黑芝麻、黑豆、栗子、腰果等。此外,這段時期降雪量較少,氣候干燥,容易出現口唇干裂、咽干咽痛、皮膚干燥的癥狀,平時要注意多喝水、飲食清淡,可選擇一些具有滋陰潤燥作用的食品,如銀耳、蜂蜜、百合、白菜、蘿卜等。冬天的到來使戶外活動減少,加上草木凋零,人容易情緒低落,平時應注意調整自己的情緒,做到心平氣和。由于氣溫降低,冠心病、高血壓及關節炎等疾病容易在這個季節發作或加重,要做好預防工作。戶外運動時要選擇天氣晴好時進行,不要起得過早,應在日出之后為宜。運動之前要做好熱身活動,以免受傷,運動后注意保暖,以免著涼。
這個月為大家介紹的雜糧是黑芝麻、蔬菜是白菜、水果是橙子,并介紹幾款易學易做的保健食譜。
黑芝麻
芝麻又稱為胡麻、巨勝、烏麻、脂麻等,有黑、白兩種,以黑芝麻保健效果較好,自古以來就是受人推崇的補益肝腎、延緩衰老、烏發美容的保健佳品。我國宋代大文學家蘇東坡就經常用黑芝麻來保健,他的方法是將黑芝麻、白茯苓、白蜜共研,長期適量服用,并稱久服可“氣力不衰,百病皆去”。
中醫認為,黑芝麻味甘、性平,具有補益肝腎、養血益精、潤腸通便的功效,主治肝腎不足所致的頭暈耳鳴、腰腳痿軟、須發早白、肌膚干燥、腸燥便秘等癥。現代研究發現,黑芝麻中含有脂肪油、卵磷脂、蛋白質、糖類、葉酸和維生素E、A、D、B1、B2,以及磷、鉀、鈣、鋅等無機鹽,具有降血糖、降膽固醇、抗衰老、抗炎等作用。
黑芝麻具有潤腸作用,所以大便溏泄者不宜過多食用。
1.芝麻粥
原料:黑芝麻30克,粳米200克。
做法:黑芝麻淘洗干凈,炒熟研碎,與淘洗干凈的粳米一同煮粥,分次服用。如長期食用,可一次多炒些黑芝麻,研碎后放在保鮮盒中,每次直接取用即可。
功效:補肝腎,潤五臟。適用于體虛氣弱、須發早白、頭暈目眩以及貧血等癥。
2.芝麻蓮子羹
原料:黑芝麻15克,蓮子、白糖各20克。
做法:黑芝麻炒香,研成細粉;蓮子洗凈,去皮、心,放入鍋中,加水適量,武火燒沸后,改文火煮1小時,加入芝麻粉、白糖攪勻即可。
功效:補肝腎,潤五臟,養心脾。適用于脾腎兩虛所致的須發早白、失眠心煩、大便干結等癥。
3.芝麻核桃粥
原料:黑芝麻25克,核桃仁50克,大米150克。
做法:黑芝麻與核桃仁一同搗碎,與淘洗干凈的大米一同煮成粥。
功效:補肝腎,潤腸。適用于肝腎不足所致的失眠、心悸、健忘、腰酸等癥,也可用于治療便秘。常食有抗衰老的作用。
白菜
白菜在我國南北各地均有栽培,是一種常見的蔬菜。營養價值很高,且有較好的保健作用,民間有“魚生火,肉生痰,白菜豆腐保平安”的說法。現在的中老年人對白菜都有一種特殊的感情,早些年,冬季青菜匱乏,白菜成了百姓餐桌上主要的蔬菜之一。在北方,每到深秋,家家戶戶都要儲存一些大白菜,以備一冬及來年初春食用。白菜的制做方法很多,可以炒、燉、涼拌、煮湯、做餡,也可腌制成酸菜、泡菜食用。
中醫認為,白菜性平,味甘,具有清熱除煩、通利腸胃、生津止渴、消食下氣的功效,適用于胃潰瘍、消化不良、大便干燥、小便不利、口干舌燥等癥。現代研究發現,白菜中含有蛋白質、糖類、膳食纖維、多種維生素及鋅、錳、鉬等無機鹽。白菜中的粗纖維能刺激胃腸蠕動,促進排便,防止大便干燥,并可預防痔瘡和結腸癌的發生;白菜中含有微量元素硒及鉬,具有防癌、抗癌的作用;白菜中豐富的維生素C和E有較好的護膚養顏作用,且白菜含水量豐富,有很好的潤燥作用,在空氣干燥的秋冬季節食用,可有效地抵御寒風對皮膚的傷害。女性朋友經常吃一些白菜可降低患乳腺癌的風險。
體質過寒及胃寒者慎吃白菜。
1.素炒大白菜
原料:大白菜250克,食用油、醬油、姜絲、鹽各適量。
做法:白菜洗凈,切段。炒鍋置火上,倒入食用油,油熱后先放入姜絲,隨即放入白菜,用大火快炒至半熟,放入醬油、鹽等,炒熟即可。
功效:解熱除煩,通利腸胃。適用于高血壓、冠心病、肥胖癥、習慣性便秘等癥。
2.木耳炒白菜
原料:水發木耳150克,大白菜250克,豆油50克,醬油、精鹽、味精、花椒粉、蔥花、濕淀粉各適量。
做法:水發木耳摘去老蒂,洗凈,瀝干。白菜洗凈,切成片。炒鍋置火上,倒入油燒熱,下花椒粉、蔥花熗鍋,放入白菜片翻炒至油潤明亮時,放入木耳,加入調味料,炒勻,菜熟時勾入濕淀粉即可。
功效:補氣養血,養胃潤腸。適用于高血壓、冠心病、肥胖癥等。
3.白菜豆腐皮紅棗湯
原料:白菜250克,豆腐皮50克,紅棗10個,調料適量。
做法:白菜洗凈,切段,與洗凈的豆腐皮、紅棗一同放入鍋中,加水適量,煮湯,調味即可。
功效:適用于秋冬肺燥咳嗽、支氣管炎干咳、胃熱腸燥、大便干結等癥。
橙子
橙子又稱為黃果,原產于我國南部,南方各省均有栽培。橙子分甜橙和酸橙兩個基本品種,作為水果鮮食以甜橙為主,酸橙多用來制作果汁。橙子外觀漂亮,口感較好,并且營養豐富,具有較高的保健作用,深受人們喜愛,被稱為“療疾佳果”。
中醫認為,橙子味甘、酸,性涼,具有寬胸膈、生津止渴、和胃、醒酒的功效,適用于胃陰不足、口渴心煩、消化不良、胃氣不和、惡心嘔逆、飲酒過度等癥。現代研究發現,橙子中含有豐富的檸檬酸、蘋果酸、糖類、維生素C、胡蘿卜素、果膠及鈣、磷、鉀等無機鹽。橙子中含豐富的維生素C,能增加機體抵抗力,增加毛細血管的彈性,降低血中膽固醇,是高脂血癥、高血壓、動脈硬化者的有益食品;橙子中所含的纖維素和果膠可促進腸道蠕動,有利于排便,并排除體內有害物質;橙汁中含有類黃酮和檸檬素,可以增加人體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橙子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可預防膽囊疾病的發生;橙的氣味有助于緩解心理壓力,克服緊張情緒,對女性朋友來說效果比較明顯。在秋冬季節,皮膚容易干燥,可以用橙皮加水煎煮后,加入洗澡水中泡澡,有助于保持皮膚潤澤、柔嫩。
空腹時不要吃橙子,以免刺激胃黏膜。此外,脾胃虛寒、腹瀉腹痛者也不宜吃。
1.菊花甜橙汁
原料:菊花10克,甜橙1個,白糖少許。
做法:菊花加水煎煮10分鐘,去渣取汁;甜橙去皮、核,榨汁。兩汁混合調勻,加入白糖少許即可飲用。
功效:疏風清熱,理氣化痰。適用于外感風熱所致的發熱口渴、頭痛眩暈、咳嗽痰多、口中干渴、食少氣逆等癥。
2.飴糖橙汁
原料:橙子2個,飴糖少許。
做法:橙子去皮、核,榨汁。飴糖加熱水調成糖水,兌入橙汁,調勻即可。
功效:潤肺養胃,生津化痰。適用于肺熱盛引起的咳嗽、心煩口渴,胃氣失和而致的胸脘痞悶、惡心嘔吐等癥。
3.甜橙米酒
原料:新鮮甜橙2只,米酒1~2湯匙。
做法:橙子洗凈,用刀劃破擠去核,連皮榨汁,調入米酒飲用。每日1~2次服完。
功效:理氣消腫,通乳止痛。適用于急性乳腺炎早期、乳房腫痛、乳汁不通者,對乳腺癌伴有腫塊者也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