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清廉
急性心肌梗塞是臨床十分兇險的病癥,當達到臨床治愈而出院,雖然癥狀消失,實驗室檢查也基本恢復正常,但這并不等于最終治愈。臨床統計資料證實,急性心梗復發率高達30% 以上,復發期限以兩年內為最高,且相當多的病例是多次復發,并危及生命。所以病人出院后,重視家庭護理,力爭提高病人遠期生存率,最大限度地保證病人的生活質量,預防急性心梗再復發是當務之急。
首重心理護理 多數病人出院后雖然病情基本穩定,生活也可自理,但許多病人的精神仍很緊張,焦慮煩躁愛發脾氣。因此,家屬照顧病人要親切、熱情、耐心,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減少顧慮,取得合作,鞏固治療效果。
患者自己也要注意保持心理平衡,盡量回避緊張、焦慮、悲傷、興奮、激動等不良精神刺激,只有心理平衡,才能保證生理平衡,遠離心梗復發的威脅。
調整患者飲食 患者飲食宜清淡、富營養而易消化,吃低脂、低膽固醇、低糖、低鹽的飲食,適當多吃魚類、豆制品、新鮮蔬菜和水果,每餐吃七八成飽,不可暴飲暴食,否則會加重病情,導致心梗復發。
加強自我保健 患者出院后,要注意保持家庭環境的潔靜安寧,生活要有規律;吸煙酗酒是導致心梗復發的重要因素,所以一定要戒除煙酒;要注意逐漸增加活動量,適度參加輕松舒緩的體育鍛煉,如散步、打太極拳等,有利于增強心肺功能,建立側枝循環,保證心肌供血;關注氣候的突然變化,特別是嚴寒的冬季和初春,要重視防寒保暖,及時增減衣服;此外,還要注意防止過度疲勞,保證充足的睡眠,節制性生活,重視防治便秘,避免大便時過于屏氣用力,注意洗澡時不可水溫過高或過低,不可用力擦搓等。
注意觀察血壓 高血壓患者控制好血壓,是預防心梗再復發的重要措施。家中最好自備有聽診器和血壓計,經常進行自測。降壓不宜太快,最好將血壓控制在130/85 毫米汞柱以下,即使血壓完全降至正常,也不可隨意停藥,應堅持服用維持量。如患有糖尿病和血脂異常者,也要積極治療,控制好血糖血脂。
觀察心律變化 心律應維持在60~100 次之間。如心臟病人突然出現心律變化或心律失常,則提示早期心功不全甚至是嚴重心律失常的先兆表現。
注意尿量情況 無脫水和腎功不全的情況下,尿量是反映心功能的可靠指標。正常人24 小時的尿量為1000~2000 毫升,如病人尿量突然減少,往往提示心功能不全。同時還應注意病人是否出現水腫,以及水腫的部位、程度、性質,必要時應該限制鹽的攝入,若是由于心功不全引起水腫,要立即到醫院就診。
定期進行復查 在醫生指導下堅持治療,及時使用活血化淤、擴張動脈和防止血栓形成的藥物,定時服藥,保護心肌。
備好急救藥品 家中一定要備有硝酸甘油、消心痛、速效救心丸等各種急救藥品。特別是當外出活動時,各種急救藥品不可離身,凡感到心悸、心前區不適或氣候突然變化時,應立即服藥,
進行預防性治療。如癥狀不緩解,則應迅速和醫院取得聯系,必要時應住院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