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吉芳
“國無防不立,民無兵不安”,國防是國家生存與發展的安全保障。大力加強國防教育,增強全民國防觀念,對于凝聚全民族的意志和力量,推進國防現代化建設事業,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1992年,上海在全國率先制定了國防教育地方性法規——《上海市國防教育條例》。條例實施20年來,本市按照中央要求,加強領導、科學籌劃,扎實有序推進國防教育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國家安全問題的綜合性、復雜性、多變性趨勢不斷增強,影響我國周邊安全的不穩定、不確定因素明顯增多,捍衛國家主權、安全和領土完整的任務十分艱巨。國防教育的定位、內容、要求都發生了深刻變化,條例的很多內容與國防教育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已經不相適應,需要進行全面修訂。
9月26日,市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六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修訂后的《上海市國防教育條例》,并于11月1日起實施。為在更高的起點上推進本市國防教育工作創新發展,條例與2001年頒布施行的國防教育法進行了有效銜接,并根據本市的實際情況,對國防教育的領導體制、教育內容、教育手段方法、保障機制等進行全面規范,初步形成了具有特大型城市特點的全民國防教育體系。
理順領導體制 明晰管理職責
修訂前的條例規定,市和區、縣人民政府設立的國防教育委員會主管國防教育工作。但在本市2004年對議事協調機構和臨時機構進行清理時,撤銷了上海市國防教育委員會,原有的國防教育工作改由市國防動員委員會承擔。2011年,為貫徹落實中央有關文件精神,健全國防教育的領導體制,上海市委、市政府、警備區共同下發文件,明確要求建立市和區、縣兩級國防教育聯系會議制度,加強對國防教育的組織領導、統籌協調,研究解決國防教育的重大問題。聯席會議牽頭單位為市委宣傳部和上海警備區政治部,市國防教育辦公室為聯席會議的日常辦事機構,各區、縣參照執行。
在條例修訂過程中,如何規定國防教育工作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有兩種意見:一種意見認為,聯席會議是一個議事機構,無法承擔國防教育工作的主管職責,應當保留原條例的規定,恢復設立國防教育委員會;另一種意見則認為,市委有關文件對國防教育工作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作了明確規定,地方性法規不宜變動。經過反復研究,修訂后的條例采用了市委文件的表述,在第四條中明確:各級人民政府領導本行政區域內的國防教育工作;市和區、縣國防教育聯席會議負責國防教育工作的組織、協調和檢查。同時,考慮到國防教育聯席會議屬議事機構性質,其國防教育工作的主管職責,更多地需要通過辦事機構來落實。因此,條例對其辦事機構的職責進行了實寫,規定市和區、縣國防教育辦公室是同級聯席會議的辦事機構,負責聯席會議的日常工作,并承擔國防教育的服務保障、評估考核、指導監督等工作。
注重全民普及 推進國防教育社會化
國防教育是全民教育,既要抓好重點教育,又要在普及教育上下功夫。這次修訂,為抓好重點對象的教育,條例在國防教育法和全民國防教育大綱基礎上,對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學生和民兵、預備役人員等對象的國防教育的內容、方式和要求等作了進一步細化和補充。其中,具有上海特色的規定有:國家機關公務員錄用考試和初任培訓,應當設置國防教育的內容;普通高中和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在校期間參加集中軍事訓練的時間累計不少于10天;小學和初級中學學生接受國防教育的情況記入學生成長記錄;民兵、預備役人員在集中軍事訓練期間安排國防教育課程的時間不少于政治教育總時間的20%等。同時,為擴大國防教育覆蓋面,還新增了社區和社會國防教育的內容:社區文化活動中心或者其他社區公共文化設施,應當建立國防教育場所,開展形式多樣的國防教育活動;社區學校應當結合社區教育的特點,開設國防教育課程,開展國防教育活動。圖書館、博物館、科技館、紀念館等根據自身特點和社會需求,通過多種方式開展國防教育活動;鼓勵在公園、公共綠地、城市廣場等公共場所,結合整體布局和要求,設置國防教育題材的城市雕塑。
創新手段方法 增強國防教育實效
修訂后的條例積極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對精神文化生活的新需求,探索新規律、運用新方式、采取新手段,不斷增強國防教育的影響力和感染力。
一方面,注重活動牽引。充分利用重大節日開展國防教育專題活動,特別是在全民國防教育日采取舉辦形勢報告會、知識競賽、文藝演出,參觀國防教育基地或者紀念地,試鳴防空警報,組織軍事體驗活動等形式,集中開展國防教育宣傳活動。根據各單位自身特點,結合政治教育、業務培訓、文化體育活動等,開展國防教育。另一方面,針對上海的城市特點,積極推進國防教育手段的信息化。上海是個高度信息化的現代都市,“創建面向未來的智慧城市”,“建設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主要特征的智慧城市”,已列為上?!笆濉钡闹匾l展目標。條例在繼續強調發揮廣播電臺、電視臺、報刊等傳統媒體的作用的同時,十分注重發揮網絡媒體的作用。要求互聯網站應當開展國防教育宣傳,通過開設國防教育欄目、新聞報道、公益廣告等方式,普及國防知識,增強公民國防觀念。要求市國防教育辦公室建立國防教育信息網絡服務平臺,市和區、縣國防教育辦公室組織、協調有關部門通過現代遠程教育、移動通信、社區信息平臺等途徑,宣傳普及國防知識,提供相關信息服務,方便社會公眾獲取相關信息。
綜合社會資源 加強服務保障
修訂后的條例著眼國防教育長遠發展,努力建立完善與國防教育工作相協調、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服務保障機制。
首先,充分發揮國防教育基地的服務保障功能。目前,上海已有掛牌的國防教育基地32個,按照條例規定,這些國防教育基地將對有組織的中小學生免費開放,并在國慶節、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節、全民國防教育日向社會免費開放。其次,加強國防教育隊伍建設。針對目前國防教育教員數量不足,素質參差不齊的問題,條例規定,國防教育教員應當從現役軍人、人民武裝干部、轉業退伍軍人或者民兵預備役骨干,國防科技人員,具有國防知識或者技能的英雄模范人物、學校教師等人員中選拔。同時,鼓勵學校及其他單位和組織聘用兼職的國防教育教員,市和區、縣國防教育辦公室應當幫助學校及其他單位和組織解決開展國防教育的師資需求。第三,加強國防教育教材建設。修訂后的條例要求市國防教育辦公室會同市教育等部門,組織編制或者開發相應的國防教育教材、國防知識讀本、國防教育音像制品和網絡教育資源等。
國防教育是一項社會系統工程,其相關工作應當納入社會建設的整體范疇加以考慮。因此,修訂后的條例在強化國防教育工作評估考核的同時,還要求將國防教育的工作績效納入評選文明單位、文明社區、文明村鎮和創建雙擁模范區(縣)的考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