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對100份2007~2009級上海交通大學外國留學生本科生的寫作考卷進行分析,得出了該考卷的信度系數。根據所得出的結論,提出了對外漢語中級寫作測試題型的改進方案,設計了一些新題型加入寫作考卷,希望對上海交通大學國際教育學院中級語言生的寫作考卷設計有所幫助。
關鍵詞:寫作測試 信度 考卷設計
一、寫作考卷的信度系數
要測試一個人的寫作能力,最直接的辦法就是讓他寫一篇文章,考察他的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組織分析能力等。對于學習漢語的外國留學生來說,寫作測試的成績是檢驗其漢語水平的一個重要標準。外語學習包括“聽、說、讀、寫”四部分,任何一部分都是不可或缺的語言基本技能,因而對外國留學生的寫作考卷加以研究和分析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寫作測試作為一種直接測試方式,最大優點是效度高。通過對一篇乃至多篇文章的考查,可以檢驗出學生詞匯、語法、語體等方面的能力,甚至可以從中發現考生的知識面、思維方式和價值觀。但是,寫作測試也有它的缺點——信度低。寫作測試屬于主觀題型,評分很大程度上依賴于評卷者的主觀印象,因而無法客觀化,評分結果經常出現爭議。正因為如此,寫作考卷的信度系數應該引起出題者的重視。
本文針對100份2007~2009級上海交通大學外國留學生本科生的寫作考卷做了信度系數的分析。100位中72位是大二學生,其余28位為大一學生,他們的HSK水平均為五級及以上,其中2位學生達到了八級。這100位學生選修了專為上海交大留學生本科生所設的寫作課,并于期末參加了寫作課的考試。試卷共有四大題,第一、二大題是應用文寫作,第一篇應用文是“通知”,第二篇是“書信”,篇幅不長,字數在150~200。第三大題是命題作文,字數要求400字以上。第四大題也是命題作文,是選做題,字數要求不少于700字,共有37位學生完成了第四大題的寫作。考卷滿分為100分,選做題分數另算,學生的總分為“考卷分+選做分”。學生的平均考卷分為71.35分。
本文采用試題分半法計算寫作測試的信度。計算公式為:R=[N·∑XY-(∑X)(∑Y)]/{[N·∑X?-(∑X?)]?·[N·∑Y?-(∑Y?)]?},其中N=考生人數=100,∑X=奇數題目得分總和=4303,∑Y=偶數題目得分總和=2384,∑XY=奇數題目得分乘以偶數題目得分之和=147355,這樣計算出的R為0.536。由于這個信度系數是半個測試而非整個測試的信度,因而需要對該系數進行校正。本文采用斯皮爾曼-布朗公式進行校正,即r=2*R/(1+R)=0.698。經過校正后,整個測試的信度系數高于兩半試卷的信度系數。這說明增加測試的篇幅可以提高測試的信度。
二、增加題型,完善寫作測試
影響信度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測試的時間和環境、測試設備的性能、考生的情緒等等。但最重要的因素則是試題的數量、題目的性質、區分度和難度等。鑒于目前的信度系數還有待提高,本文認為可以通過增加試題的數量來提高測試的信度。按照相應公式,如果要達到一個新的較高的信度,應增加的題量為R=K*r/[1+(K-1)*r]=1.712,其中R表示要達到的信度系數,r為目前的信度系數,K為應增加的題目數。這個公式的應用范圍應視具體情況而定,以寫作測試為例,每個大題都需要考生動筆動腦組織語言,即使篇幅不一,但加起來的總體寫作篇幅也比較長,答完兩三個大題之后,學生一般就產生了厭倦和疲憊情緒,有了停筆的意向。因此,如何在增加題目的數量的同時抑制學生的負面情緒,保持他們答題的興奮感,是寫作測試題型設計中必須關注的因素。
本文的寫作測試建議是:在保留原有應用文、命題作文的前提下增加兩種題型,分別是看圖寫話和縮寫。應用文由原先的兩篇改為一篇,主題一般為“通知”“假條”“啟事”之類,篇幅短小,難度不大,一般設置為第一題。第二題由原先的“書信”改為“看圖寫話”,僅設置一篇。第三題的命題作文改為“縮寫”。第四題不變,仍為命題作文
(一)增加“看圖寫話”題型
看圖寫話一直是中國小學生語文寫作測試中一個很重要的題型,在小學生還沒有足夠的思維組織能力完整地寫下一篇文章時,看圖寫話是介于句子寫作和篇章寫作之間的過渡形式。看圖寫話有難度上的區分,圖片越多,圖畫越簡單,文字信息越多,題目的難度就越低,反之亦然。對于中級階段的漢語學習者,建議采用約0.7難度的看圖寫話,不宜太難。因為題目的難度系數在整張考卷中應該呈梯度上升的態勢,雖然0.7的難度對于中級階段的漢語學習者來說并非難事,但如此中等偏上的難度既可以保持考生的自信心,又可以增加一些挑戰,是相對合適的。
在增加看圖寫話題型時,除了顧慮題目的難度,還要注重題目的形式和內容。形式上,既然是看“圖”,那么一般會以漫畫的形式呈現,當然不排除還有照片、截圖等形式。內容方面,可以設置一個話題,以此為中心讓考生描述故事內容、闡述相關現象或淺談自己的看法。在中國小學生的語文考卷中,看圖寫話一般采用四幅漫畫的形式,內容以敘述故事為主,學生不用動腦猜測漫畫背后的隱含意義,只需按照圖片順序把漫畫內容以文字形式呈現即可,這種看圖寫話的難度是最低的,比較適合中級一年級的語言生,因為他們的詞匯量及語言表達能力與中二、中三學生相比有所欠缺。但對于中級二、三年級學生來說,看圖寫話的難度系數還可以適當增加,圖片數量可以從4幅減為1~2幅,與此同時增加每幅圖片中的文字或圖像信息。這些漢語學習者都是成年人,具備成年人的思維理解能力和邏輯判斷能力,不存在理解題意方面的障礙,因此,題目主要考查的是考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及價值觀。當然,話題的選擇也不能過于深奧、隱晦。保護水資源、節約用電、防止全球變暖等具有人類共識的話題是比較合適的;人權、社會價值觀、民族個性等方面的話題和一個國家的具體國情密切相關,不適合作為留學生探究的話題。
(二)增加“縮寫”題型
除了增加“看圖寫話”題型外,本文還建議增加“縮寫”的題型。“縮寫”在中國學生語文考卷上留有較長的“歷史”。從縮寫句子到歸納段落大意,再到用精煉的語句敘述、概括全文,是中國學生從小學到中學都經歷過的一種題型。它的特點在于,以某篇較長的文章為藍本,讓考生用自行組織的語言把文章內容以簡潔的形式復述出來。“縮寫”題型會設置字數的上限,以此考查學生的語言概括能力;同時,它又要求考生把原文內容敘述完整,展現文章中重要的細節及文采,檢驗考生的語言組織能力。“縮寫”題型最重要的要求是遵循原文的內容、結構和主題,不得自行添加或更改原文,這就需要考生具備基本的語言理解能力。綜上所述,“縮寫”是一種集多種語言能力于一身的題型,它不需要考生構思新的話題和內容,減輕了思維的負擔,降低了離題的概率。但“縮寫”也不是種機械、死板的題型,它對考生語言能力的考查是相當有效的,是考生語言水平的一個重要體現。
選擇一篇高質量的文章供考生縮寫是保證“縮寫”題高效度的關鍵。一般而言,“縮寫”題的原文以具有故事情節的內容為主,而不采用說明文、議論文等形式。具有故事情節的記敘文大多有清晰的時間、地點、人物等要素,事件的開端、發展、高潮、結尾也比較明顯,考生便于辨認。此外,作者的觀點和情感一般會在記敘文中有所提及,起到點題的作用。考生若能準確把握作者的觀點,抓住文章主題,那么對于理清整篇文章的脈絡能起到很大的積極作用。
增加了“看圖寫話”和“縮寫”這兩種題型后,整份考卷目前共有四大題型。分別是:一篇應用文、一篇看圖寫話、一篇縮寫和一篇命題作文。相較于原先的寫作考卷,題型增加了兩種,但題量沒有改變,仍是四題。雖然增加題量有助于提高測試的信度,但鑒于寫作測試的特殊性,寫作測試的題量應有所控制,題型卻可以適當變化,保持考生對寫作的新鮮感。
三、結語
在客觀題大量存在的語言測試中,寫作是目前為數不多的主觀題中最重要的形式。多年來,作文幾乎是寫作測試中唯一的測試形式。寫作測試有信度系數不高的弊端,但它所起的檢驗語言能力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我們認為,應該改變把命題作文作為單一測驗形式的寫作測試,增加一些另類的寫作題型,使寫作測試的形式和內容變得多樣化。本文建議使用的寫作題型在中國學生的語文教學中已經被普遍運用,但在對外漢語中級階段的寫作測試中使用范圍還很有限。至于增加題型后,寫作測試的信度能否提高目前還是個未知數。對寫作測試作進一步的調查研究,以期得出更準確可靠的結論,是筆者今后努力的方向。
參考文獻:
[1]劉潤清,韓寶成.語言測試和它的方法[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
究出版社,2005.
[2]張璟.體驗漢語寫作教程(中級1)[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3]陳作宏.體驗漢語寫作教程(中級2)[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社,2006.
[4]羅青松.發展漢語中級漢語寫作(上)[M].北京:北京語言大學
出版社,2006.
[5]羅青松.發展漢語中級漢語寫作(下)[M].北京:北京語言大學
出版社,2006.
[6]李增吉.漢語中級寫作教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馮樂樂上海交通大學國際教育學院200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