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宇
摘要:本文結合廣播外宣工作的特點及云南人民廣播電臺國際頻率香格里拉之聲的實際,分析了改革發展中對外廣播軟實力建設方面存在的不足,從改善人員結構、抓住“兩臺”合并機遇整合內部資源、加強與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及云南省內地州電臺的合作、實施“走出去”辦臺戰略等方面,提出了增強軟實力建設、做強云南對外廣播宣傳的相關舉措。
關鍵詞:對外廣播 軟實力 建設提升
近年來,文化軟實力作為現代社會發展的精神動力、智力支持,越來越成為媒體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成為廣播綜合競爭力的重要因素。作為擔負著我國和云南省對外宣傳重要使命的國際頻率,云南省人民廣播電臺香格里拉之聲如何抓住這一重大歷史機遇,大力推進云南對外廣播的改革發展,著力提升云南對外廣播的軟實力,變“對外宣傳”為“對外傳播”,實現跨文化傳播,提高對外傳播能力,是一個值得認真研究和在實踐中加以回答的問題。
一、加強硬件建設,為對外廣播軟實力的提升提供重要保障
云南是中國的西南門戶,與東南亞國家接壤,作為直接承擔對外宣傳任務的云南人民廣播電臺國際頻率,香格里拉之聲的節目一直受到東南亞、南亞地區各國人民的密切關注。
黨和國家十分重視對東南亞、南亞國家的宣傳,于2005年投資650萬元對云南對外廣播發射臺進行更新改造,并將其列項為國家“西新工程”對外廣播發射設備更新改造項目。更新改造后的云南對外廣播發射臺發射功率達到50千瓦,增加了一副可使發射信號到達泰國曼谷的天線,除全套節目信號覆蓋越南全境外,已具備了對湄公河流域東南亞國家的覆蓋能力,更新改造后的設備、機房均為全省一流。
與此同時,臺網融合為云南對外廣播發展提供了新平臺。“臺網一體”是廣播媒介實現由傳統媒體向新興媒體轉型發展的必然趨勢。2011年初,云南人民廣播電臺在原網站系統的基礎上進行了全新重建再造,滿足了廣大網友通過臺式電腦、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等多種終端進行瀏覽收聽的新需求,使該平臺成為國內第一家類型化網絡電臺。2011年12月27日,云南廣播網再次全新亮相。網站集合了云南電臺十個頻率的眾多節目資源,設置了新聞、娛樂、便民服務等版塊,并開通了網站郵箱、微博鏈接、網絡訪談等互動交流平臺以及云南電臺各頻率節目的點播和直播功能。香格里拉之聲也以嶄新的面貌登陸云南廣播網。
二、香格里拉之聲發展的制約因素
硬件建設為香格里拉之聲對外廣播軟實力的提升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時,隨著云南人民廣播電臺類型化改革的不斷推進,香格里拉之聲也完成了新一輪的節目改版,為提高云南對外廣播宣傳質量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但是,實際運作中存在著的一些制約因素也不容忽視。
1.人員結構“老齡化”。香格里拉之聲現辦有華語和越南語兩個語種的節目。按照類型化時鐘式節目設置,每天播出節目時間為18:00到23:00,時長300分鐘。目前,香格里拉之聲直接從事對外廣播的采編譯播人員共12人,人員平均年齡接近45歲,最年輕人員33歲,最年長人員59歲。人員結構顯得活力不足,出現斷層。
2.頻率規劃發展滯后,缺乏前瞻性。作為云南廣播對外宣傳的主要窗口,多年來,香格里拉之聲嚴格遵循“與鄰為善、以鄰為伴”和“睦鄰、富鄰”的外宣方針政策,充分發揮頻率優勢,緊緊圍繞云南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大力開展對外宣傳工作,為塑造云南開放發展、文明進步、民族團結的海外輿論形象,為塑造中國良好國際形象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在東南亞、南亞聽眾中形成了廣泛的影響力。但是,仍存在著節目播出時間短、節目形式單調、宣傳內容不夠豐富、規劃發展后勁不足等問題。
3.與東南亞、南亞國家聯系較少,未能實現“走出去”辦臺。加強對外宣傳工作,是云南省參與國際競爭,特別是在推進區域經濟合作中贏得主動的需要。隨著對外開放和國際交往的不斷擴大和深入,云南與許多國家和地區,特別是與東南亞、南亞國家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的聯系和交往日趨緊密,要在推進區域經濟合作中贏得主動,不僅需要進一步增強經濟實力,改善投資環境,而且需要通過有效的對外宣傳,增強國際社會特別是東南亞、南亞各國人民對云南的認知程度,為促進相互間的理解和溝通創造良好輿論氛圍。
三、提升云南對外廣播軟實力的舉措
軟實力是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小約瑟夫·謨奈在1990年提出來的,他認為軟實力是一種能力,是作為與國家經濟力量、軍事力量等構成的“硬實力”相對應的一個概念。主要包括文化吸引力、意識形態和價值觀等。胡錦濤總書記2011年1月22日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提出要“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在慶祝建黨9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再次強調“要提升我國的文化軟實力”。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決定》又明確提出了要增強我國文化軟實力的任務。廣播媒體既是文化的主體,又是傳播信息文化的重要渠道,擔負著為文化傳承、融合、創新、發展、繁榮提供精神動力和輿論支持的重要使命。廣播電臺在搞好硬件設施建設的同時,必須注重提升軟實力。結合香格里拉之聲的現狀,筆者認為,應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改善隊伍結構,加快人才培養。提高節目質量和外宣水平,隊伍是關鍵,人才是保障,只有隊伍強才能做出更多的精品節目。應加快制訂人才培養計劃,注重改善人員年齡層次結構,在有計劃地適當充實部分青年人才的同時,重點培養骨干人員,為外宣工作積蓄力量,增添動力,增強活力。
2.加強策劃,增強大外宣意識,抓住“兩臺合并”機遇,整合內部資源,提升整體水平,增強辦臺實力。作為云南對外廣播的主要頻率,要抓住國家實施“橋頭堡”建設的機遇,主動爭取省委外宣辦、省政府新聞辦、省僑辦、省僑聯以及各類社會組織等在政策、信息和經濟上的支持,借助外部條件,改善宣傳環境,變被動為主動,深化改革,促進發展。只有順勢而謀,創新理念,拓展新內容,開啟新平臺,倡導新模式,才會在深化內部管理改革的實踐探索中,實現新的跨越和新的突破。具體來說,就是要創新辦臺理念,優化頻率資源配置,深化節目改版改革,精辦節目。具體而言,在頻率欄目設置上,要加強策劃,打造品牌欄目;在節目內容方面,重視搞好選題規劃,盡量多采制播出帶音響的節目,更好地發揮廣播的音響特點和優勢,豐富節目內容,增強時新性;要在有限的欄目內,加大發稿的信息量,拓寬報道面,多編發與東南亞、南亞國家政治經濟文化活動息息相關的信息;開辟服務性欄目,增強節目互動性。只有通過內容整合,塑造精品節目,打造節目品牌,實現頻率品牌文化與聽眾文化的溝通交融,才能擴大對外廣播影響力。
3.內合外聯,加強與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及云南省內地州市電臺的合作,借梯升高,借網升級,精辦節目,創一流外宣水平。加強與各地州電臺的連線互動、聯動互補等合作,在實現互通有無即節目資源、信息資源、網絡資源共享的基礎上,為愿意來中國投資的東南亞、南亞投資者提供中國國內、省內投資信息,方便中國與相關區域各國人民進行交流、合作、投資,實現招商引資的互利共贏等。加強與越南、泰國、緬甸、老撾、柬埔寨等國的國家電臺合作,交流雙方優秀節目在本地的落地播出,搞好異國聯動采訪,促進雙方人員的業務探討及開展業務交流學習活動等。
4.加大投入,實施“走出去辦臺”戰略。作為對外宣傳的重要載體,在各級領導重視、爭取適當增加經費投入的同時,香格里拉之聲應發揮自身的特點,面對經濟和信息傳播全球化的挑戰,發掘對東南亞各國宣傳的優勢,找出在傳播中存在的實際問題,進一步加強與東南亞、南亞國家電臺的聯系,運用恰當的傳播策略進行有效的對外宣傳,增強與東南亞、南亞國家的合作與交流,整合各種資源,為“走出去”辦廣播創造條件。同時,香格里拉之聲應在“走出去辦臺”戰略的實施過程中,根據不同的受眾特點采用不同的傳播藝術和傳播技巧,變“對外宣傳”為“對外傳播”,實現跨文化傳播,提高對外傳播能力。
總之,香格里拉之聲作為云南廣播對外宣傳的窗口,要努力整合人力、物力和頻率資源,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突出宣傳重點。在深化節目改革改版的過程中,在臺網融合、新媒體快速發展的有利條件下,充分發揮全省廣播協作體的整體優勢,重拳出擊,以全新的理念和奮發有為的姿態,形成大外宣的格局,為東南亞、南亞聽眾提供有吸引力、可聽性強的文化大餐和精神食糧,為推進橋頭堡建設營造良好的國際環境。惟有如此,才能進一步提升云南對外廣播的綜合實力和軟實力。
(作者單位:云南人民廣播電臺)
(本文編輯:莫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