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婧



近30年的牢獄生活,曼德拉已經成為了世界和平與和解的標志,其號召力和影響力遍及全世界。聯合國大會宣布將他的生日——每年的7月18日,正式定為國際“曼德拉日”,并贊譽其為全球公民典范。近日,經過長達一年的籌備和制作,在曼德拉即將迎來94歲生辰之際,記錄、描繪這位黑人人權運動領袖傳奇一生的電子檔案,由谷歌文化研究機構和納爾遜·曼德拉回憶中心(NMCM) 聯合上線——“永遠,永遠,永遠不能再讓這片美麗土地上出現一方壓迫另一方的狀況了。如此輝煌的一個人類成就永遠不能被顛覆。讓自由做主宰。上帝保佑南非。”藍色鋼筆的字跡,花體的英語,書寫得公正用心。這位“自由主義戰士”的手稿第一次以在線的形式,公諸于世人。
點擊這些詳實的文獻資料,我們看到了即使是在獄中,曼德拉也多次成為了全球焦點:1981年,1萬多名法國人聯名向南非駐法使館發出請愿書,要求釋放曼德拉;1982年,全球53個國家的2000名市長為曼德拉獲釋而簽名請愿;1983年,英國78名議員發表聯合聲明,50多個城市市長在倫敦盛裝游行,要求英國首相向南非施加壓力,恢復曼德拉自由。如此人緣無人能及,難怪有人稱曼德拉為“全球總統”。
從1952年,曼德拉被承認律師資格,并創立了南非歷史上第一位黑人律師事務所,到1999年曼德拉結束5年總統任期后投身艾滋病防治活動,并號召民眾堅持社會正義和平等運動——現在,我們不用再飛到約翰內斯堡,就可以翻看這些文獻資料,親歷歷史。一些以前并不向普通公眾開放的文獻資料,也終于“飛入尋常百姓家”。
滄海拾珠
“曼德拉檔案上線項目”由谷歌籌資,共向曼德拉回憶中心提供捐款125萬美元,對數千份曼德拉的檔案文件、圖片和視頻進行保存并數字化。據負責曼德拉在線文獻的谷歌產品經理Mark Yoshitake介紹,曼德拉步入成年后,就養成了勤于記錄的習慣,并且悉心地去保存這些記錄。“他幾乎每天都有記日記的習慣,即便在被囚禁期間,仍然保持著在筆記本上寫書信草稿的習慣。甚至,他還珍藏著1929年作為基督教衛理公會成員的會員卡。可惜的是,經歷多年的斗爭、地下活動和牢獄生活,他的檔案、手稿都遭到了破壞。為保證安全,一些記錄被秘密地保存起來,一些交由別人保存,一些在轉移的過程中已經丟失,還有一些遭前政府沒收的檔案也被損毀或充當了證據。”
在谷歌正式啟動曼德拉在線檔案項目之前,“這些私人檔案或是散落,或是殘缺”,這個項目把全球最重要的曼德拉文獻重新匯集到了一起并得以數字化。除了南非的國家檔案館、國家安全局、曼德拉家庭博物館,一些私人也保存了大量重要的信件,納爾遜·曼德拉記憶中心則保存了最完整的記錄。2004年這個中心落成后,曼德拉就開始陸續向該中心捐贈私人資料。
1994年和2004年,曼德拉相繼出版了自傳《漫漫自由路》和自傳的續篇,兩本書一直是暢銷書,對曼德拉文學、出版產業和公共演講領域做出了巨大貢獻。但一直以來,大家還在期待以更加便捷的方式,欣賞原汁原味、又方便檢索的曼德拉檔案。曼德拉在線檔案成功填補了這個空白,成為研究曼德拉生平和反種族隔離運動研究的“最新利器”。網站保存了曼德拉與家人、同志和朋友們之間的書信往來,他在27年的監獄生涯中寫下的日記,以及他在領導結束了南非種族隔離制度的談判中所做的注釋或筆跡,他的工作安排、對所經歷過事件的思考以及朋友們眼中的曼德拉。另外,網站還涵蓋了曼德拉最早期18至19歲時的照片,以及他的自傳《漫漫自由路》續篇中從未面世的手稿。
傳播曼德拉獨一無二的生平故事,讓南非以外地方的人都可以方便地閱讀,在全世界傳播社會正義的理念,這是曼德拉回憶中心2004年落成以來始終致力的目標。曼德拉回憶中心主任Achmat Dangor談到項目初衷時表示,“除了展示現有的資料,還可以吸引私人收藏者向在線文獻項目捐贈文獻,供史學工作者、教育工作者、研究人員、社會活動家和世界各地的許多人一起瀏覽。”
點擊“時間軸”
曼德拉在線檔案上線后,已經收錄了大約1900件各類文獻資料。讀者可以瀏覽、搜索并深度了解曼德拉的生平不同階段,飽覽這位卓越的非洲領導人的生平與傳奇的大量信息。在線檔案按照目前最流行的時間軸(Timeline)模式,將他93年的歲月分為了七個部分:幼年時代、獄中歲月、任職總統、退休、關于曼德拉的書籍、曼德拉與年輕人以及我的傳奇時刻。時間軸模式,通常被公司和政治家使用,凸顯個人生命和公司發展中的特殊時刻,給觀眾最直觀、互動的感受。
七個部分中,最吸引人的部分莫過于曼德拉的獄中書信。曼德拉在羅本島上寫了很多信,都交給監獄看守寄出。除了寄出的那些信件,他還在兩本硬皮練習本上認真地謄抄了這些信件,記錄了自1969年到1971年他在獄中最為艱苦的那段時間,字里行間滿是心酸和苦楚。因為監獄里設有信件檢查員,曼德拉從來都不確信自己的信件是否能夠郵寄到目的地,所以他把這些信件稱為“最殘酷無情的命運”。事實確實如此,這些信件當時并沒有被郵寄出去,曼德拉回憶中心至今還保存著幾封他在被囚禁期間的信件。更為殘酷的是,1971年,監獄當局偷走了曼德拉謄抄的兩本練習本,直到2004年才由曾經擔任過安全警察的人返還給他。
點擊進入“牢獄生涯”的板塊,映入眼簾的是一套經過整理、具有廣度的敘事資料,這些材料包括了由最高法院簽發的、將他送入監獄的拘押令;羅本島上曾經關押過曼德拉的那個不足1平方米的鐵籠子的照片;以及1989年他在獄中首次見到南非總統德克勒克,持續會談兩個半小時后的日記。當然,還有那些催人淚下的書信:1969年6月23日,他在妻子被捕后于獄中給女兒Zeni和Zindzi的一封私人信件中寫道:“我親愛的孩子們,你們的媽媽又一次被捕了,現在她和爸爸一樣,都被關在監獄里。當我想到她被關在離開家很遠的牢房里的時候,我的心在淌血;也許她是孤身一人,無人傾訴,24小時無時無刻地在思念著你們。”
網站的訪問者可以按照時間軸進行順序閱讀,也可以根據時間過濾器搜索,搜索偉人一生中的關鍵詞和關鍵文獻,尤其是他的日記和日程安排。除了提供信件、手稿和照片,網站的視頻也極大地豐富了過去曼德拉研究中的不足,不僅選取了他在就職南非總統時的代表性演講和整個國家黑人民眾的沸騰,還有1961年他第一次接受電視媒體的采訪,2004年他如何握著德克勒克的手,談論準備退出公眾視線的視頻。“你可以看到我們之間是如何冰釋前嫌的。”德克勒克坦然地表示。網站的視頻也生動刻畫了世界各地的民眾看到曼德拉時的那種興奮和崇敬——一名盲人兒童用稚嫩的雙手摸著他的臉龐,微笑著感受他心中的曼德拉。
改寫歷史?
曼德拉在線文獻是繼愛因斯坦在線文獻之后,今年第二位上線的20世紀名人檔案。3月19日,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舉行記者會,宣布開通愛因斯坦網上檔案館。愛因斯坦是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創始人之一,他將所有著作及肖像權遺贈給了這所大學。
如谷歌文化研究機構的主任Steven Crossan所說,“像谷歌這樣的互聯網企業正在承擔起守護歷史和傳承歷史的使命,用搜索和瀏覽工具創造一個互動的在線體驗,把真實歷史傳播到世界的各個角落。”除了曼德拉,谷歌有計劃上線更多的20世紀的名人檔案。
曼德拉回憶中心項目負責人Verne Harris透露,“許多資料此前因為太過珍貴,所以很難見到,還有很多資料從來沒有成為數碼文件。我們相信科技的力量能夠把曼德拉的精神財富帶給更多人。”曾經擔任曼德拉獄中看守和總統廚師的Jack Swart也認為,“人們不僅對曼德拉充滿興趣,還希望了解那些曾經與他一同奮斗過的人。他背后還有很多等待被挖掘的故事。”
曼德拉的孫女Ndileka對曼德拉在線檔案項目高度贊譽:“感謝在線瀏覽,因為它是免費的,你不需要為此付錢。通過谷歌的這個項目,祖父給了年輕人最鮮活的力量。在線檔案可以嵌入年輕人最為接受的社交網絡,通過這種方式進行傳播,分享曼德拉的無私精神和充滿人道主義精神的熱忱,將他這一代的自由戰士的訊息帶給更多年輕人,關于愛、關于和解、關于平等、自由和民主。”
“我曾與偉人為伴,他們中的一些人比我更有資格、更具天分。與他們坐在一起交流思想,是我所擁有的最具啟迪性的體驗。它豐富了你自己的生命,它增強了你的品德,它給你勇氣,讓你盡力做到最好” ——或許就像曼德拉自己說的,閱讀偉人的歷史,與偉大的心靈溝通,更會激勵我們的下一代為之求索。
對歷史持本真的態度,幫助更多人了解真實的歷史,對歷史做出正確的評判,或許是名人檔案上線的另一裨益。“我在獄中曾經最深感憂慮的一個問題,是我無意中向外界傳播的形象,使別人錯誤地把我看作是一個圣人。但我從來不是一個圣人,如果非要這么去定義我的話,我只是一個不斷去嘗試的犯了錯誤的人。”曼德拉在一份手稿中如此寫道,“作為一個年輕人,我身上集合了一個從鄉村長大的少年所有的弱點、錯誤和輕率。我靠身上的囂張氣焰,去掩蓋我的缺點。”
曼德拉的孫女Ndileka從另一個角度表達了相同的擔憂,“祖父曼德拉總是被塑造成一個高高在上的政治人物,這點讓他備感困擾,我們其他家庭成員也是如此。現在是時候,讓大家知道他就是一個有著兒子、女兒和其他家庭成員的老爺爺。”在線檔案有助于還原更加生活化的“凡人”曼德拉。
而第一天上線就超過30萬點擊量的愛因斯坦在線檔案,也幫助訪問者認識了一個更加“豐滿”的愛因斯坦。他的在線公開檔案不僅包括了發給生病母親的明信片,還包括了與情人的私人通信,一共有六封親手撰寫的情書,這些文件都是首次在網上公開展示。希伯來大學校長本·薩松說:“這次人們將可以在網上檔案館認識一個真實、完整的愛因斯坦。知識不應該被藏起來,而應該公開。”
如此看來,以“時間軸”為展示模式的名人在線檔案,是不是正在改變我們記錄歷史的方式,也在重新影響著我們理解歷史的方式呢?
歷史是任人涂抹的小姑娘,那是因為歷史的發言權從來沒有歸還給普通民眾,互聯網與生俱來的民主屬性,使得書寫和判斷歷史的立場不再是政治和權貴的特權。當紛雜的來自官方和民間的真實碎片都涌現到一處,并自動以時間軸順序排列,那么歷史、正義以及真理都已然自動浮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