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役
2010年10月27日,一篇發表在《美國靈長類學雜志》上的論文揭示了一個新物種——緬甸金絲猴的發現。這一發現引起了科學界的轟動,因為人類已經很久沒有發現過如此大型的哺乳動物新種了。
當年2月,緬甸與英國的科學家在緬甸北部進行靈長類動物的野外調查時,無意中從當地一些獵人那里了解到,在叢林中生活著一種黑色的猴子,后來又得到了一張皮以及4具頭骨。經過進一步的考察和研究,他們確定這是一個金絲猴類的新物種!有趣的是,緬甸金絲猴全身沒有一根“金絲”,毛發幾乎都是黑色。
此前,人們發現的金絲猴共有4種:川金絲猴、滇金絲猴、黔金絲猴和越南金絲猴。在已知的幾種金絲猴中,只有川金絲猴的毛發是金黃色。不過,所有的金絲猴種類都擁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鼻孔朝天,所以它們又叫“仰鼻猴”。在當地語言里,緬甸金絲猴被稱為“長著朝天鼻的猴子”。據說在下雨時,緬甸金絲猴會因為雨水流入鼻腔,而不斷打噴嚏。其實并非如此,由于緬甸金絲猴的前額比較突出,其上毛發也比較多,完全可以攔擋雨水流入鼻腔。此外,它們在下大雨時通常都會在濃密的樹冠之下躲避。
根據初步考察,緬甸金絲猴主要生活在緬甸克欽州東北部海拔1720~3190米間的山地,大約有3~4個種群,數量在260~330只左右。由于地理上的屏障,這個物種過去一直沒有被外界所知。它們剛被人類所發現,就被列入了極度瀕危動物的名單之中。由于森林的大量砍伐以及當地人的獵殺,緬甸金絲猴的處境非常危險。況且外界對它們的行為和生態方面所知甚少,亟待進一步的研究和保護。
迄今為止,科學家在緬甸共有5次邂逅過緬甸金絲猴,并且利用定點相機捕捉到這個珍稀動物的照片。更令人感興趣的是,這一新發現的珍稀物種或許不只是分布在緬甸,還有可能分布在中國境內,因為發現緬甸金絲猴的區域緊鄰中緬邊境。
2011年10月16日,高黎貢山的工作人員曾拍攝到一種全身黑色的靈長類動物,很可能就是緬甸金絲猴。2012年3月14日,我國科考人員在高黎貢山自然保護區瀘水段48號界樁附近,又拍攝到黑色金絲猴野外活動的照片,而且還對采集到的糞便進行了DNA檢測、比對和分析。結果表明,該物種的序列與現在已經發現的其他4個金絲猴物種皆不相同,由此確定該金絲猴種群即為中國金絲猴新種群,但是否與緬甸金絲猴為同一物種現在還不能確定。
如果在云南發現了緬甸金絲猴的存在,或為另一金絲猴新種群,那么,這將不僅僅是我國野生動物的重大事件,更是全世界靈長類研究的一項重大發現。由于大中型哺乳動物都有較為固定的活動范圍,生活過程中也會留下各種痕跡,而地球上沒有被科學家調查的地區也在逐漸減少,所以發現大中型哺乳動物是非常困難的。因此,這次金絲猴新種的發現使人們更加有信心繼續探究未知的自然界。
【責任編輯】龐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