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巖
走出校園,和高手過招后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汽車設計。
知道和高手過招的感覺嗎?引用白巖松的一句話就是“痛并快樂著”。作為一名汽車油泥模型師,畢業后九年來經歷了無數項目的洗禮,期間也和許多國內外設計師合作過。每位設計師都有自己的個性和不同的工作方法,對于剛剛走出校園的大學生來說,只有了解他們的工作習慣,才能更好地完成模型制作。
和設計結緣
在學校時沒有想過畢業后會從事這個行業,因為學習工業設計這么多年,當時的理想就是成為一名優秀的設計師。也許是和這個行業的緣分,畢業實習的時候被選到一汽夏利研究所,在這里使我對油泥模型有了更深的了解。慢慢發現自己愛上了這個行業,并把它作為我這一生所奮斗的目標。
在眾多合作的項目中,印象較為深刻的是去年和意大利公司意柯那合作開發新車型威志V2三廂車。這是一款經濟型轎車,市場定位是25歲~40歲的年輕人,風格當然還是延續兩廂威志V2的可愛飽滿的特點,由于是兩家公司的第一次合作,意柯那公司極為重視地派出資深設計師舒法。
Samvel Chuffar(舒法)畢業于ArtCenter college of Design,曾在尼桑歐洲部和美國部工作八年,期間設計了包括Crossbow、Evalia及Micrac+c概念車在內的許多作品,之后出任陸虎高級設計師及Stile Bertone的總設計師,目前擔任著意柯那(上海)設計總監一職。
只是這一大串的頭銜和工作履歷就讓我肅然起敬,這么好的學習機會絕對不能錯過。
2011年3月威志V2三廂項目正式啟動,作為意柯那的設計總監,舒法更是一絲不茍地把控著每個模型制作環節,有時甚至親力親為上場指導油泥模型師制作。
在經過模型骨架制作、模型調平找正、粗上油泥等幾個環節后,到了最為關鍵的階段——調整模型。
原來他是這樣做的
由于是第一次合作,彼此的模型制作方法有所不同,這也讓我領教了法國人的浪漫,他習慣用劃線刀一邊觀察模型一邊在模型上畫出修改方案,有時這邊還沒有改完,那邊新的地方又需要修改,甚至用鏟刀直接鏟掉重做。
幾個回合下來,我們就只有招架之力沒有還手之功了,這種高頻率的修改常常讓人應接不暇只能改變原來的操作方法,“省略一些不必要的工作環節,用雕塑的方法快速雕出大體型,在設計師確定方案后再做進一步的模型精修”。這樣跟不上修改進度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了解他的工作方法之后,我們的合作就像過了磨合期的汽車一樣漸入佳境。
雖然一次又一次的調整,模型的整體型態最終被確定下來,接下來就是進入模型最后的精修階段。這時舒法又對模型精修提出了新的要求:用弧度刮片來精修模型。
聽說這個方法是德國大眾一直在運用的,這樣做出的油泥模型曲率流暢、體面精準。
于是我們一遍又一遍地運用這個方法來精修模型。
最終,油泥模型呈現出不同以往的效果,就在我覺得用鉤刀做出分縫線就要大功告成的時候,舒法拿著一個剛剛磨好的刮片示意我不要用鉤刀做分縫線而用這個小刮片去做,做出來的效果會更加漂亮。照著他的說法,我仔細地用這個刮片去刮分縫線,完成后果然效果整齊而細膩。我想可能這就是師傅常常說的“膽大心細”,意思就是調整模型時要大刀闊斧,方法要簡潔明了,細修模型時要精工細作、一絲不茍。
通過這次項目的合作,使我看到了和高手之間的差距,而比起他嫻熟的工作技法,更值得我們學習的是國外設計師那種對工作的態度,那是一種忘我的境界,是全身心的投入,精益求精、堅持不懈的精神。如果我們都能以這樣的態度投入工作,把自己的工作當做一種信仰虔誠的對待,又何愁沒有更好的發展和前途呢?
你是否真的熱愛
對于還未考入藝術院校的學生。在選擇院校和專業時首先要考慮清楚自己是否真的熱愛這個專業,否則在畢業后從事設計工作時將會難以應對所遇到的困難。
現今國內各行各業都需要大量的設計人才。許多大學看到了這一點紛紛開設了設計專業。造成各大學之間的競爭日益嚴重,為了爭取更多的生源許多學校都降低了錄取分數線。熱門的學科、降低的門檻致使許多考生選擇了設計專業。在入學后才發現這門學科根本不適合自己,因此也沒法學好這門專業。許多學生在畢業后除了一紙文憑,幾乎什么也沒學到。從而在競爭激烈的行業內被淘汰。
也許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生存法則“物競天擇,優勝劣汰”吧。但取得制勝的法寶就是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業,堅持不懈的努力,這樣才能揚長避短,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