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亞波 顧玉萍
中圖分類號:S831.4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7-273X(2012)11-0028-02
秋季氣溫逐漸涼爽,雞群采食量增加,日照時間逐漸縮短,蛋雞產蛋率迅速提升。雖然秋季是蛋雞產蛋的旺盛季節,但也是雞病高發、頻發的季節。因此,養殖戶要特別注意秋季蛋雞的飼養管理。筆者將多年的飼養管理經驗總結如下供同行參考。
1合理調整日糧的營養水平
1.1調整日糧能量和蛋白質水平
(1)能量。經過漫長的產蛋期和炎熱的夏季,雞體已經很疲勞,需要一個恢復的時期,為了使雞群有充沛的體力,能持久的高產,進入秋季之后要根據雞群的情況給予適當的營養。飼料中能量水平以11.3~11.7 MJ/kg為宜。能量水平太高則雞采食量降低,導致蛋白質攝入不足;能量水平太低則導致能量攝入不足,生產性能下降。也可通過在飼料中添加優質油脂來提高其能量水平。
(2)蛋白質。進入秋季中后期,氣溫逐漸下降,雞的產蛋率也有所提高,要適當提高日糧粗蛋白質水平及利用率。一般產蛋率提高10%時,飼料中粗蛋白質含量應相應上升10%左右。蛋雞飼糧中蛋白質水平不宜超過18%,可在飼料中適當添加優質蛋白,如魚粉、豆粕等。蛋雞日糧中蛋白質飼料的添加量應根據產蛋率而定,體重2.0~2.5kg的蛋雞產蛋率為100%時,每天需蛋白質25g,產蛋率每下降10%,每天的蛋白質需要量下降2.0~2.5g。不產蛋雞的日糧中含蛋白質飼料7.0~8.5g即可。
1.2提高礦物質含量
蛋雞產軟殼蛋、沙殼蛋增加時應考慮飼料是否缺鈣或鈣磷比例是否平衡。飼料中鈣的含量以3.0%~3.5%為宜。同時要確保飼料有效磷含量為0.4%,若無機磷含量較低,應向飼料中添加植酸酶來利用植酸磷。
1.3補充維生素
為了提高雞群的抗應激能力,可在日糧中增加維生素E和維生素C的含量,使雞群能夠平穩、快速的適應秋季氣溫變化帶來的影響,同時還可提高種蛋的受精率和健雛數。
2飲水清潔
保證雞群全天都能飲到清潔、無污染的水(水溫以10 ℃為宜),做到“常換水,不斷水”。平時可在飲水中加入漂白粉或者含氯泡騰片控制微生物的繁殖,雞只飲用水中以含3~5 mg/L的有效氯為宜。
3通風保溫
3.1溫度
產蛋雞的最適溫度為13~23℃。秋季晝夜溫差較大,減少溫差最好的方法是安裝溫控儀,以保證雞舍溫度的穩定。隨著天氣逐漸變涼,應注意雞舍內溫度適宜,在保證最低通風量的基礎上,確定夜晚最低溫度,然后逐步降低每個風機開啟的溫度設定,使夜里溫度不致太低。白天氣溫高時自動增加風機開啟數量,減少晝夜溫差。平時要關注天氣預報,做好雞舍夜間的保暖工作。避免雞群因溫差應激而引發呼吸道疾病。
3.2濕度
產蛋雞適宜的相對濕度為50%~60%,過高或過低都會降低雞的產蛋率。早秋季節氣溫高,雞舍內比較潮濕,須加強通風換氣。白天可打開門窗或開啟風機,加大通風量,排除室內濕氣,晚上適當通風,以達到保濕和通風平衡,有利于維持雞體保溫和降低雞舍內有害氣體含量。
4合理光照
秋季日照時間逐漸變短,應進行人工補光以促進產蛋。開放式雞舍自然光照不足16 h的部分可用人工光照補足。產蛋雞可以在早上4∶30開燈,晚上8∶30關燈或者早上5∶00開燈,晚上9∶00關燈,并使光照時間穩定在16 h,最多不超過17 h。密閉式雞舍光照時間可在原來8 h/d的基礎上,每周增加0.5~1.0 h,直至每天16 h光照為止。
5定期消毒
5.1環境消毒
消毒是日常飼養管理中的重點。秋季由于氣溫降低,雞舍密閉較嚴,一方面通風量減少,雞舍粉塵增加;另一方面,雞舍內排泄物發酵產生的NH3、CO2、含硫氣體等不能及時排出,易誘發各種細菌性疾病。秋季是各種疫病的高發期,因此,一定要制定科學的衛生管理制度,定期對雞舍內外環境進行消毒。帶雞消毒一般選擇在氣溫較高的中午和下午進行,消毒時要保證霧滴均勻灑落在籠具、雞舍墻壁、地面和雞群上。消毒藥應交替使用,防止產生耐藥性。
5.2衛生防疫
生產區的衛生防疫工作以盡可能減少和殺滅雞舍周圍病原為目標。為減少流動環節的交叉感染,非生產人員及車輛不準進入生產區,必須進入生產區的車輛應進行高壓噴霧消毒,人員必須更換已消過毒的工作服、鞋、帽等并經過消毒池后方可進入生產區;生產區內不允許有閑雜人員出入。飼養員不要隨便出入生產區;生產區內的工作人員必須管好自己所轄區域的衛生和消毒工作。正常情況下,外界環境每周消毒1次;生產區凈道為送料、人行專道,應每周消毒1次;污道為運送病死雞、清糞專道,應每周消毒2次;對雞場的各種飼養用具和設施等也應進行清潔和消毒。設備和物品的使用及運轉過程要防止交叉污染。有條件的雞場秋季要進行雞傳染性支氣管炎、雞痘和雞新城疫等疫病的預防性免疫。
6適時觀察雞群
每天要認真觀察雞群,查看并記錄采食和飲水是否正常,并及時查找原因。如果看到部分雞群出現拉稀癥狀,很可能是有賊風,應及時調整進風口,控制雞舍內適宜的溫度。隨著產蛋率的升高,應準備足夠的產蛋箱,防止窩外產蛋。日常視察雞群過程中,應將體格弱小、28周齡還未見蛋,雞冠萎縮、冠小而發白、肛門發黃、恥骨間距很小的個體及時調群單獨飼養或淘汰,這樣能保證雞群有較高的整齊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