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認識奚一琴。那時,她還很年輕,當然,現在她仍然年輕。十多年過去了,她依然如故,這是不是意味著有理想、有追求的人,總是從年輕走向年輕呢?除了年輕,還有她的優雅。優雅的氣質告訴我們,她是一位知識女性,校長應當有由內而外的書卷氣。當然,從她的日程和活動來看,她的社會活動能力包括協調能力也是很強的。
與她交談,知道她所領導的揚中實驗小學正在探索和實施快樂教育。說老實話,快樂教育于我并不“新鮮”,揚中實小的快樂教育有什么特殊之處呢?奚一琴坦誠地告訴我,教育具有共同的規定性,沒有必要也沒有可能形成完全不同于別人的教育。這,我認可。的確,教育,“這一所”與“那一所”只是和而不同,首先是“同”,然后才是“異”。奚一琴又說,不過,“異”還是相當重要的,思考并追求“異”,才有可能形成學校個性和風格。正是懷著這樣的理念,奚一琴領導下的快樂教育呈現出一些特別的色彩,這是理性的色彩。
其一,揚中實小快樂教育的宗旨緊緊指向兒童。他們具有這樣的信念:快樂讓孩子快樂起來,快樂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孩子,快樂的孩子才會成為好孩子。他們認定快樂是孩子的天性,快樂也是童年的原則,快樂還是孩子之所以為孩子的保證;珍視童年、捍衛童年要從珍視和捍衛童年的快樂開始。有人曾比較過快樂與幸福,認為快樂是消費性的。對此,我沒有深究過,但是不管怎樣,快樂是兒童的權力,假若教育不讓兒童快樂,教育就異化了,就可能成為反教育了。從這個角度看,奚一琴所主張的快樂教育,站在兒童立場上正在追求、探索、建構兒童倫理學,這是兒童的幸福倫理學。
其二,揚中實小的快樂教育形成了一個理念性的框架。奚一琴和她的團隊初步勾勒了快樂教育的幾個核心要素:彩色校園、亮色課程、綠色評價、金色童年。這幾個核心要素是一條邏輯主線:彩色校園是兒童快樂生活的環境,豐富、多彩、生動、活潑,兒童喜歡,會情不自禁地把學校當作自己的家。可以說,彩色校園營造了快樂教育的良好生態。亮色課程是快樂教育的核心,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學習,離不開課程和課堂,課程、課堂讓孩子快樂了,他們的整個生活才會快樂起來。亮色課程就是魅力課程,此時的課程已成為送給孩子們的一份幸福的禮物了。綠色評價是關鍵,事實以及歷史經驗告訴我們,評價不改革,改革的成果將會付之東流。綠色評價,意味著鼓勵、激發、發展,而非選拔和淘汰,綠色評價才會讓孩子最終是快樂的,是真正快樂的。這條邏輯主線的結果,是兒童擁有了一個金色童年。從這個角度看,揚中實小在追求、探索、建構的是以快樂為主題的兒童教育學。
其三,揚中實小的快樂教育有一個重要的原則:點燃。奚一琴引用的名言是:教育不是灌輸,而是點燃火炬。他們的理念深處是,兒童就是火炬,有著火一般的激情,有著可以燃燒的生命潛能,有著無限的創造性。教育的使命就是去喚醒,去開發,這一過程是點燃的過程。點燃成了揚中實小的教育原則,也成了他們的教育方式,原則與方式的結合,成了他們的教育藝術和智慧。在這樣的原則引領下,揚中實小給學生以舞臺,給舞臺就是給機會、給條件、給創造的平臺。學者們說,課程就是機會,其實,教育就是機會。孩子們就是在一次次的機會中被點燃起來的,他們發展了,他們進步了,因此,他們就快樂了。從這個角度看,揚中實小正在追求、探索、建構的是以快樂教育為核心的兒童智慧學。
揚中是一座小島。長期積淀,形成了一種特有的小島文化,會封閉,但更會突圍。他們自籌資金,建起大橋,從此走向開放,走向更大的世界。今天的揚中,名列中國中小城市科學發展百強第26位,居民快樂指數不斷提升。這樣的“走出去”是一種實實在在的快樂行走。由此看來,揚中實小的快樂教育有其根和源。我相信,這樣的快樂教育一定會成為小島文化樂章中一個動聽的音符!
(成尚榮,原江蘇省教科所所長,國家督學,21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