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梅
摘要:本文分別介紹了軟土地基的工程特點、處理常用方法、施工質量控制等問題,系統分析了房屋建筑工程中如何處理軟土地基的基本方案。
關鍵詞:房屋建筑工程軟土地基施工方法
軟土地基,指房屋地基土質屬于軟土,這樣的地基土質會對其上的建筑物產生很不利的影響。如果在房屋施工時,不對其進行相應處理,那么建筑自身壓力非常容易造成軟土地基的沉降與變形,繼而導致建筑物裂縫問題的出現,嚴重的還會發生建筑物垮塌。
一、軟土地基工程特點分析
目前我們國家土地資源極度緊張,許多建筑在設計規劃期不得不考慮置于軟土地基之上。這需要相關工作人員對軟土地基實施相應的處理與改進辦法,增加軟土地基承力強度,有效防止施工過程中以及施工完成之后的地基沉降問題,讓建筑物安全得到保證。據此,首先應該認清軟土地基工程的主要性質特點:1、觸變特點。如果軟土未遭到破壞,其固態特征會較為良好,而一旦受到干擾與破壞時,固態特征會很快改變成稀釋流動的狀態。2、高壓縮特點。因為軟土地基壓縮系數很大,在受到大于十分之一兆帕壓力時,很多軟土地基會壓縮變形,增加房屋建筑沉降量。3、低透水特點。透水能力弱,軟土排水固結所要花費的時間長,有些房屋建筑的沉降時間可能會超過十年。4、分布不均勻特點。軟土基本是由高分散與微細顆粒所組成,土質極不勻稱,如果平面房屋建筑荷載量欠勻稱,則房屋建筑的差異性沉降會很大,最終導致建筑裂縫甚至是倒塌。5、快速沉降特點。若荷載增加,沉降速度也要相對增加,沉降速度最高可以達到每天2mm。6、流變特點。當軟土地基受到一定剪應力,則會出現變形過程,造成軟土強度會比瞬時強度為小。
二、軟土地基處理的常用方法
(一)深層水泥攪拌樁。
這是對軟土地基進行處理的常規有效方式之一,可以處理粉土、淤泥質土、泥炭土等類型軟土。軟土固化劑可以用水泥,采取有效的機械對地基深部進行軟土固化,繼而讓軟土強度得到增加。這種辦法的不足之處是其費用相對較高,不過效果很理想,是房屋建筑工程軟土地基施工除了人工降壓以外的一種可靠選擇。
試樁的目的乃是確認水泥深度水灰比、拌和次數、泵送時間及泵送壓力等。試樁以后才可以進行大規模施工。通常來講,試樁數量要在五根及以上,這樣可以更好地保證水泥深層攪拌樁的正常施工質量,讓軟土地基承受的壓力更高。施工前期準備工作要做好,試樁完成,確認無誤以后,可以進行施工前的正常準備工作,比如去除樁位周邊障礙物,讓施工環境更加清潔,比如水泥的科學配制等。另外,還需要對水泥深層攪拌樁應用到的機械進行徹底質量檢查,項目負責人與監理工程師需要對檢查結果進行驗收,防止施工過程中存在鉆機罷工問題。
(二)深層石灰攪拌樁。
這種方法同深層水泥攪拌樁有相似之處,區別在于采取的重要原料是石灰。這種方法的適用對象為塑性程度高一些的軟粘土式地基,該地基粘性較好,可依然是軟土土質。因為石灰有較好的固化作用,所以對軟粘土地基產生的效果很好,同水泥相比較起來更具優勢。而層技術層面來說,石灰配制方法更加方便簡單,同樣能起到增強地基承載力的效果,讓房屋建筑降低發生事故的可能性。對石灰深層攪拌樁材料上的要求是,石灰一定要經過細磨。施工鉆機時,石灰切勿聚集在一處,為避免發生這樣的情況,可以適當控制石灰粘徑。從理論上來講,石灰的粘徑以不超過0.2公分為宜。在選擇石灰類別時也非常有講究,并非所有的石灰都可以應用到軟土地基處理中來,純凈度越高的石灰越適宜當作施工材料。其中氧化鈣含量應當大于或者等于85%,液性指數不能低于75%。工程中應用的石灰儲存時間不能大于兩個月,不然石灰質量會同比下降。在施工準備階段,為使施工得到正常保障,首先應當對再場表面礫石進行填補,讓鉆機可以在場內更自由地活動,接下來準備施工所必要的設備機械,如攪拌鉆頭、鉆機、粉體發送器等。最好可以測量出軟土本身準確的化學與物理指標,以保證樁位截面與長度的準確性。
三、房屋建筑工程軟土地基處理的質量控制
(一)深層水泥攪拌樁質量控制要點。施工時,要先對樁位進行放樣,讓鉆機可以處在標準地點進行形式準備,當鉆機鉆達標準深度時,打開高壓注漿泵,按反循環方向提鉆,將水泥漿注入到標準基面0.3米的位置。重復鉆機攪拌過程的同時,緩慢注入水泥漿,使之達到設計高度,再把鉆機從泥漿里面提出來。這是成樁完成的過程。為使質量得到有效控制,需要注意幾點:確保管理里面沒有堵塞以后方可以施工,不然會影響到成樁質量;為了讓攪拌樁垂直角度符合規定,施工時可以于鉆機上方懸掛吊錘,用吊錘與鉆桿之間的距離進行樁體垂直方向控制;為保證樁體施工質量,需要注意記錄水泥用量以及鉆機攪拌次數,讓實際工作同理論數值之間的誤差降至最低;掌握配制水泥時的材料比,如水灰比在0.4,水泥摻入量在12%。鉆機初次作業時,為防止發生堵管現象,應該減少噴量壓力與噴量速度,禁止帶水下鉆。一般來說,每根樁位成樁時間應該在1h,時間過短會影響到成樁效果。
(二)深層石灰攪拌樁質量控制要點。施工標準順序為:1、對位;2、下鉆;3、鉆進;4、提升;5、提升完成。按照承載力的結束要求,樁間距應該初步選定,給出加固范圍中的攪拌樁總數,以及每單位平方米攪拌樁占用面積。為使質量得到更優保障,攪拌樁最好為等邊三角形排列,其次為四邊形排列。樁徑大小以0.50至1.50m為宜,樁距控制在1m。空壓機不能設置過高壓力與風量。
結語:
當前,我們國家房屋建筑工程的軟土地基處理技術已經相對成熟,可是仍然存在較多不足之處,這需要建筑工程相關工作人員,在設計與施工實踐過程中,努力思考、積極探索,尋找并總結工作經驗,積累地基變形特點與沉降相關信息資料,以求找到更好的設計方案與處理措施,并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切實應用新型處理措施,這樣可以有助于提升工程總體質量。
參考文獻:
[1] 劉輝;王正英.淺談強夯置換法在地基處理中的施工技術[J].科技信息 2009(04).
[2] 何占春.試論軟土地基變形及其事故的分析與處理[J].黑龍江科技信息 2009(26).
[3] 蔡小會;李桂英.某軟土路基處理工程監測分析[J].長春工程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04).
[4] 李海蕾,鄧傳利.淺析房屋建筑工程軟土地基基礎處理方案[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