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承擔著對高職高專學生進行系統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重任,是對高職高專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而且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是每個學生必修的公共基礎課,在整個課程設置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位置。所以教師在教學實踐過程中一定要結合學生的個性特征、心理需求,結合這門課自身的特點,從教育者、教育對象、教育客體三個方面積極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徑,使之符合時代的發展,符合社會的進步,避免落入窠臼。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路徑教育者教育對象教育客體
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路徑在我國就是指教育者根據社會主義社會下形成的思想道德要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以及受教育對象思想品德形成的規律,對受教育對象進行有目的的教育,使得受教育對象的思想得以形成和發展,逐漸形成社會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教育邏輯指向。同時,我們也可以這樣解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路徑就是指它的實踐線路,是思想政治教育整個過程的組織形式。教育者、受教育對象通過教育客體實現信息的共享和交流,使經驗的東西在傳達給受教育者之后被消化、吸收,形成高尚的思想品德,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第一種解釋是抽象的邏輯解釋,注重邏輯指向特征;第二種解釋則把重點放在實踐上。路徑是主客體的統一,同時也是抽象和具體的統一。所以既具有理論性,又具有實踐性,這正是思想政治教育應該具有的特質。
一、高職學生思想的特點
學生的思想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思想活躍,觀念超前。高職學生大都是在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時期成長的,生活與學習氛圍相對寬松,使得他們接受了各種信息 ,這就造就了他們思想活躍、觀念超前。
2、思想素質相對較低。他們文化水平相對較低,造就了其學習能力要差,使其整體素質相對較低。如 : 他們在學習上缺乏自我學習能力,生活中缺乏自 我管理能力,成長中缺乏自我教育能力。
3、思想的功利性較強。主要表現為學生在學習中不刻苦學習,考試時為拿到高分獲得獎學金 ,不折手段抄襲作弊;在入黨動機上,為將來工作中提供方便選擇入黨;與人交往中,選擇性交往,看是否能對自己有利等等現象。
二、思政教育路徑創新探討
1、思想政治教育傳統路徑
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徑無非就以課堂為依托,教師運用一些教學手段、教學技術,把自己的知識結構中的科學理論和技術傳授給受教育者,也就是學生,使學生形成社會期望的思想品德、價值體系。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承擔著對高職高專學生進行系統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重任,是對高職高專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而且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是每個學生必修的公共基礎課,在整個課程設置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位置。所以傳統路徑還是占主要位置的,但是我們的教育工作者在保證傳統路徑順利進行的同時也要努力探索新路徑,思想政治教育實現可持續發展。
2、互聯網路徑
90年代中期開始,我國開始進入互聯網時代,高職高專學校的學生也正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接觸互聯網,同時也開始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起點。從此以后網絡無處不在,學生們的生活、學習慢慢的越來越離不開互聯網,發展到2000年的時候,電子商務、網購也開始盛行。總之,到現在為止,大學生們已經與互聯網建立了無法割斷的聯系,互聯網不僅給學生們帶來各種便利,而且網絡這種媒體也每天無時無刻不在給他們傳播一些信息。但是從總體上來說,我國網絡思想教育進程緩慢,成效不大。存在這樣幾個原因:受教育者自覺性不夠高;相關部門及人員沒有很積極的推廣、宣傳這個路徑;還有就是就算網站這個平臺有了,后期缺乏專業人士進行維護,沒有上傳受教育者期望看到的信息。
近年來,各大高職院校紛紛有了校園網平臺,集教學、科研、管理、服務功能于一身,既為教職工提供了便利,也為學生提供了便利。學生們可以享受到不少便利,可以獲取學校的各種資源和信息。一個很好的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平臺,教育工作者、實踐者應充分利用這個平臺,對高職院校的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在依托這個平臺的同時要思考如何了解學生的心理需求、社會需求,以吸引學生來關注網上的有關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比如,進一步美化網站,做好網站的技術維護;上傳一些有意思的同時又具有教育意義、具有啟發意味的專題;升級系統,加快網速。
另外,互聯網這個路徑并不單單只有學校可以引用,實踐。其他教育部門也應該重視這一路徑,比如,建立更多的新聞網站,并且是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新聞網站。總之,只有全社會動員起來了,思想政治教育成了全民的了,那就說明我們的思想政治教育真的成功了。
3、借鑒外國思想政治教育實踐經驗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對于每個國家都至關重要。但是由于意識形態、政治、經濟、文化方面的差異,所以每個國家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側重點有所不同,內容、方式等也會有所不同。隨著世界普遍交往的建立,我們應該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借鑒別過的有益經驗,深化我們的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思想政治教育路徑。當然,不是依葫蘆畫瓢,而是得道,學到別國思想政治教育路徑的精髓,創新我們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徑。
三、結語
思想政治教育路徑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整個過程,教育者依托教育客體,實現對受教育者的教育。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教育路徑的核心要素;教育信息是教育路徑的媒介。意思就是說思想政治教育路徑是由教育主體、教育客體、教育媒介三個要素構成的。三個因素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從而構成運動。所以,以后我們的教育工作者在思考、探索高職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徑,必須在這個動態的系統中動態的考慮。
參考文獻:
[1]劉光照. 對整合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內容的探索[J]. 廣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08,(05) .
[2]趙堯麟. 建設有效的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探析[J]. 世紀橋, 2011,(09) .
[3]黃三洲. 社會轉型期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研究[D]. 華中師范大學, 2007 .
[4]陳立學.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的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D]. 南昌大學, 2008 .
[5]程道光. 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創新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2 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