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印
摘要:國土資源的投入對經濟發展起著不可替代的支撐作用,文章以土地資源為例,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為研究模型,截取10年間的數據,分別研究了土地等生產要素對各相關產業發展的支撐作用,根據研究結果分析了要素投入與產業發展之間的相互關系,并指出土地作為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的重要資源和基本物質保障,其對我國經濟發展的約束作用已十分明顯。
關鍵詞:國土資源產業經濟支持度土地
一、引言
國土資源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國土資源投入對產業經濟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研究國土資源對產業經濟發展的支撐度,可以使我們從中觀角度研究國土資源對各個相關產業發展的貢獻作用,在國土資源投入的基礎上,分析資金、勞動力、科技投入等相關要素對產業貢獻的不同,使國土資源積極參與國家宏觀調控,為各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科學保護國土資源提供重要決策和參考。土地資源是國土資源的代表性資源,也是當前國家宏觀調控和管理的重要資源,因此本文以土地資源為例進行研究。
二、模型的構建與解釋
本文采用柯布·道格拉斯(Cobb—Douglas)函數模型來研究問題。柯布·道格拉斯函數被廣泛應用于生產領域的投入產出計算,能有效利用大量統計資料分析平均投入水平上的資源邊際生產效果。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的基本模型為:
三、土地資源對產業經濟發展的支撐度分析
首先明確土地具有負載、養育、倉儲、儲蓄和增值等多項功能,土地在農業生產中,直接參與農產品的生產過程;在非農生產中,起到提供場地的作用,是一項重要的要素投入。根據土地起到的不同作用,把土地資源對產業經濟發展的支撐度研究分為對第一產業,包括農、林、牧、漁等的支撐作用研究和對第二、三產業的支撐作用研究。
2、模型數據結果分析
根據數據的計算以及得到的模型結果,可分析出以下結論:
(1)土地投入要素指標S的彈性系數γ為0.972,這表明土地要素投入即我國農用地數量每增加1%,可給第一產業總產值帶來0.972%的增長;反之,每減少1%,可導致第一產業總產值0.972%的下降。在三個要素的彈性系數中,土地投入要素指標的彈性系數最大,這恰恰說明了我國農用地資源緊張的矛盾十分明顯,在其他要素不變的情況下,土地供應的增加,會帶來第一產業的大幅增長,可見農業受土地資源的約束十分突出。在當前我國農用地呈下降趨勢的情況下,確保可耕地總量穩定,確保農業發展穩中有長,任務十分艱巨。
2、模型數據結果分析
(1)土地要素投入S的彈性系數γ為1.264,這表明建設用地每增加1%,可帶來第二、三產業總產值1.264%的增長幅度。土地要素的增長彈性在三個要素彈性系數中是最大的一個,這也說明增加建設用地可使經濟獲得較大增長,建設用地在參與第二、三產業的經濟宏觀調控中可發揮較大作用,但同時應注意要控制建設用地供應規模,保持經濟發展健康和穩定,防止投資過熱,經濟發展出現大起大落。
(2)固定資產投資K的彈性系數α為0.156,表明投資每增加1個百分點,將帶動第二、三產業總產值0.156%的增長,反之亦然。
(3)勞動力投入指標L的彈性系數為0.765,這表明勞動力投入每增加1%,第二、三產業總產值將增長0.765%。在本數據中,勞動力彈性系數僅低于建設用地彈性系數,這在一定程度上也表示,第二、三產業對勞動力的需求較多,對勞動力容納量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