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莎莎
創新整頓機制
——這是基層組織建設取得實效的保障。在基層組織建設年活動中,各基層黨組織認真查找存在的突出問題及原因,進行量化評比、分類定級,然后對癥下藥建立晉位升級的長效機制,整頓后進、推動一般、鞏固先進,進一步夯實了基層黨組織。
2012年6月30日,江津區珞璜鎮黨務公示墻前。
“85分,先進指數0.85!”
真武村黨總支副書記夏德敏默念著。
去年底的“0.58”,壓得真武村黨總支一直抬不起頭來。“從0.58到0.85,真武村打了個翻身仗。”珞璜鎮黨委書記李興偉說,“半年時間,一個軟弱渙散的黨組織,在班子建設、陣地建設、產業發展等方面都有明顯改觀。”
撬動這一變化的杠桿,便是“一數三評”管理整頓機制。
管理之困
2007年春,郭壩村會議室。
“這名還用點么?”看著幾十號人,時任村黨委書記李會琴拿著200多名的黨員名單說。
“我們都是一些無職黨員,來開會純粹是浪費時間!”
“就是,再說我們地處偏遠,來一趟也不容易!”
…………
面對大家的埋怨,李會琴一臉苦笑。
“無職黨員多,文化水平不高,紀律性差,再加上居住分散等客觀原因,導致農村基層黨組織軟弱渙散現象嚴重。”珞璜鎮黨委組織委員鄒慶說。
不僅是普通黨員紀律觀念差,連一些黨組織書記也帶頭違規。
“村支書亂占土地,違規修房!”
“村里黨組織懶散,新修的村級服務中心擱置兩年都沒利用起來!”
“村里公路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
…………
2011年,珞璜鎮黨委一連接待了好幾起上訪,目標直指真武村黨總支書記黃紹全。
“從黨員到書記,都存在懶散現象,必須得整治了。”鄒慶說。
如何整治?
2012年初,在基層組織建設年活動中,珞璜鎮黨委按照江津區委的統一部署,結合當地實際,探索出了“一數三評”管理整頓機制。
“‘一數是指‘先鋒指數,包括黨員先鋒指數和黨組織先進指數;‘三評是指群眾評議、黨員評議和組織評議。”李興偉說。
量化評比
2012年初,郭壩村黨委2012年度個性指標審核會現場。
“無職黨員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量身定做承諾,認領崗位。”郭壩村現任黨委書記賴元成說,“徐波,你年輕力壯,就認領村里的四個黨員先鋒服務隊的副隊長職務吧。”
“沒問題!”徐波爽快答應。
作為郭壩村石關黨支部的一名普通黨員,徐波創辦了渝順電器有限公司,根據自身特長,他還承諾要幫助困難群眾維修電器。
按照“黨員先鋒指數”體系,除了共性指標——優秀黨員“五個帶頭”之外,每個黨員還要結合自身實際制訂“個性指標”,通過共性和個性兩項指標結合,最后形成一個定量數值來反映先進性。
“按照區委組織部文件要求,以‘1為恒定系數,基準分100分,按指標完成情況打分,最后所得分值除以100得到的值就是指數,0.6為及格分。”鄒慶說,“比如徐波2012年6月份半年測評的‘先鋒指數是0.9。”
每月的“先鋒指數”,用曲線圖或柱狀圖將其變化呈現出來,黨員的先進性一目了然。
“每次表彰黨員或黨組織,指數值就是我們的重要參考。”鄒慶說,2012年7月,徐波被村里表彰為優秀黨員。
“通過群眾評議、黨員評議、組織評議,‘三位一體來保證評價的公正客觀,并為黨員、黨組織改進提供了方向。”李興偉說。
量化評比,不僅方便了對比和結果運用,還催生了“比學趕超”的氛圍。
“三評”促改
2011年12月底,郭壩村召開群眾評議大會。
“我們蘭花山上連水都吃不上,你們黨員到底是干什么吃的,還好意思讓我們過來給你們打分……”
郭壩村三社社長鞠理超氣不打一處來,一口氣把現場罵得鴉雀無聲。
整個評議過程,蘭花黨支部書記的頭一直不敢抬起來。
2012年1月,馬光志履新蘭花黨支部書記。
“在群眾評議中,30分的滿分,你們只得了15分,一定要認識到問題所在。”賴元成語重心長地說。
“書記放心,一定按照群眾評議的要求整改。”馬光志拍著胸脯保證。
2月初,通過“村企共建”平臺,馬光志聯系天助公司和玖龍紙業前往蘭花山送水。
2月28日,本以為會打翻身仗的馬光志眉頭緊鎖——先進指數0.69。
“水是吃上了,可這是送水,能一直送么?”群眾說。
“是呀,這不是長久之計!”
馬光志又開始籌劃飲水工程。
經過一個月奔波,馬光志向市水利局爭取的30萬元資金終于到賬,飲水工程正式啟動。
三個月后,白花花的自來水流到村民家,群眾歡呼雀躍。
6月30日,蘭花黨支部的先進指數上升到0.86。
馬光志緊鎖的眉頭終于舒展開來。
“通過‘三評,后進黨支部可以找到問題和癥結所在,整改有了方向。”鄒慶說,“同時,也為整改效果提供了客觀依據。”
“指數”倒逼
2012年2月,黃紹全被免職。
“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2011年真武村黨總支0.58的先進指數也印證了一切。”李興偉說。
珞璜鎮黨委決定,由副書記夏德敏主持工作,并派駐了“第一書記”——珞璜鎮黨委宣傳委員劉勇。
面對“0.58”的起點,劉勇與夏德敏雙手緊握的瞬間,感到了擔子的沉重。
一場硬仗在等待著他們。
兩位書記挑燈夜戰,推出了復興真武村的三大戰略:裝修已閑置兩年的村級服務中心,完成村委會搬遷;完成場鎮公路硬化,方便群眾出行;成立葡萄、淡水養魚兩個產業黨小組,助推產業發展。
“三把火”過后,真武村面貌煥然一新。
6月30日,真武村黨總支先進指數上升到0.85。
劉勇和夏德敏都松了口氣。
“我們正在公選黨總支書記,為真武村的長遠發展配好領導班子。”劉勇說,“有了好書記的帶領,真武村的發展會更上一層樓。”
“指數”不僅整頓渙散,還鞏固先進。
7月1日,徐德江心里樂開了花。
作為合解村駿騰產業黨支部書記,他所領導的黨支部被鎮黨委表彰為“先進黨支部”——全鎮85個黨支部只有5個當選。
“2011年我們被村里表彰為先進,2012年又被鎮里表彰為先進。”徐德江滿臉自豪,“我們的先進指數值擺起的,誰也比不上。”
幾年來,駿騰產業黨支部帶領群眾發展大棚蔬菜,現擁有永輝超市和中百倉儲兩家穩定客戶,蔬菜供不應求。
“先進指數評比就像一條鞭子,讓我們不敢有絲毫懈怠。”徐德江說。
不敢絲毫懈怠,使得駿騰產業黨支部在每次先進指數評比中,總是位居榜首。
“2013年,我們要擴大種植面積,形成一個大型蔬菜園。”受到肯定的徐德江,干勁更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