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損失變成商機
江蘇無錫一個高級購物中心開了一家小籠包連鎖店。店里的一些餐具都是上好的景德鎮瓷器,碗、調羹樣樣精致。
這讓顧客吃著順心,看著也“怦然心動”,順手牽羊的事時有發生。
店員納悶說:“我們的碗和調羹都是在廠里訂做的,一只碗25元,一把調羹7.5元,幾乎每天都會丟失,損耗不小啊!”
老板坦然一笑:“那天,有位顧客取走了一把調羹,打電話來問在哪里可以買到,他還想湊齊五把呢!我說,再送你四把,哈哈!”
店員愈發納悶了。
一段時間后,很多遠地方的顧客也來店里吃飯,一時顧客盈門。月底一結算,營業額猛增。
老板笑著說:“開店做生意,餐具也很重要,咱們的調羹上有店名,顧客把調羹帶出去正好為我們做了免費廣告,我們要想不火都難!”
把損失變成商機,讓順手牽羊者做廣告,幫自己宣傳,這個老板有智慧。
(摘自《中國花卉報》段慧群/文)
讓顧客看到質量
朋友帶我去吃牛排,我們分別點了一份七成熟的。
沒多久,牛排端了上來,卻被切下了一角。
我很好奇,朋友說:“這正是這家牛排館的特色!”
我仔細看那個切口,肉是粉色的,果然是恰到好處的七成熟。
我正準備大快朵頤,朋友問我:“你現在知道切下一角的作用了吧?”
我答:“讓我們能夠看到牛排的生熟程度!”
“正是!送給顧客前,切下一角,廚師就能看到生熟程度,就算之前烹飪過程中沒有拿捏好火候,但他們在端給顧客前也能及時補救或更換,這樣就保證了顧客的滿意度!”朋友說,“而且還能讓顧客對牛排的質量一目了然,而不需要一口咬下去才能判斷它的生熟程度,這就是典型的‘讓顧客看到質量。”
我豁然開朗:把牛排切下一角只是表象,“讓顧客看到質量”的細致服務才是一種營銷智慧。
(摘自《致富時代》陳亦權/文)
讓顧客跟著店面走
家具經銷商荷蘭埃克家具公司經常冒出巧妙的促銷點子,每次分店開業或搬遷,都要使出新的營銷招數。
一次,公司在比利時弗林多夫區的一家新店開張,便向人們發出一張與眾不同的請柬:前50名顧客可以在本店內免費住宿一晚,第二天吃過早飯,可以優惠買走睡過的床。這一招吸引了許多顧客,使新店開張大吉。
又有一次,公司在荷蘭阿姆斯特丹的一家分店要搬遷,為了與顧客聯絡感情,該店在搬走時向人們贈送了一只左腳木鞋,這讓顧客們感到相當有趣:只要他們趕到新店開張的地方去,就能獲贈一只右腳木鞋。這樣人們很快就知道分店的地址了。
想辦法讓顧客跟著你走,正是這些巧妙的營銷,為埃克家具公司贏得了無數顧客。
(摘自《經理日報》博 研/文)
自動降價賺大錢
總部設在美國波士頓的法林聯合百貨公司是一家獨特的、專賣日用品的自動降價商店。
這里每天顧客如云,年營業額約30億美元。以店面計算,每平方米每年的營業額是11800美元左右,據說是全世界最貴的店面。
取得這樣的效益,訣竅在于該店的商品都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自動降價。例如,有一雙女鞋的標簽表明了自動降價的規律:12月14日:5元;12月27日:3.75元(降25%);1月3日:2.5元(降50%);1月9日:1.25元(降75%);1月15日:送慈善機構。
有人會說,如果每個人都到最便宜的時候才買,商店豈不虧本?
商家自有辦法。自動降價商店里的每件商品都是限量供應的,比如衣服款式很多可是數量很少,如果你要等到最便宜的時候才買,可能早已沒有了。如果看中某一商品又想拿到最低的價格,消費者必須要付出時間成本,經常光顧,以免被人搶走。正是這種限時限量供應的做法,使得消費者不得不在“更便宜”和“買不到”中權衡,而商家的利潤,就在與消費者的搏弈中潛滋暗長。
(摘自《南風窗》陳永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