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靜
數學教學的重點之一是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目前,在數學教學中流行探究式的數學學習活動模式,它在提升學生創新潛能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什么叫探究式數學學習?我認為就是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通過發現問題、調查研究、動手操作、表達交流等實踐活動,獲得知識、培養能力、提高素質的學習方法和學習過程. 它是新課程轉變學生數學學習的一種形式. 它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有效途徑. 那么,如何有效地引導學生探究數學學習以提升學生的創新潛能呢?現根據我對這個問題的理解和教學實踐,談談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一、重視課前預習
指導學生搞好課前預習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步驟,更是提升學生創新潛能的極為重要的一個途徑. 有時間盡量“向前學”是優秀生的經驗之談. 教師可根據數學學習內容的不同特點和學生的特長,指導學生進行不同方式的預習. 我在教學中運用最多的是背景式預習,即指導學生預習時搜集與新知識內容相關的背景材料. 這有助于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 例如“年、月、日”教學之前,可讓學生通過收集各種年歷卡、查詢閏年的來歷或向家長詢問、翻閱課外讀物、上網等手段來預習,課中組織學生結合材料闡述自己的發現. 同時,我也很重視整體感知式預習,即要先針對預習內容從頭到尾看一遍,整體感知所要學的內容. 例如“年、月、日”教學之前,先整體感知有關年、月、日的知識. 然后對于在看書的過程中遇到的重點、難點、疑點要逐個記錄下來. 重點和難點式預習,也是我在數學教學中常要求的. 因為學生在對所學知識有了一定的解后,要抓住重點部分、疑點部分反復思考、領會. 還應要求學生把自己經過預習還不理解的問題記下來. 這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步驟,卻往往被有些同學忽略掉. 例如“年、月、日”教學之前,讓學生對于遇到的重點(年、月、日的認識及其相互關系)、難點(能靈活地判斷大月、小月和平年、閏年)反復思考、領會,不理解的記下來. 預習中尤其要多問幾個“為什么”. 這樣,在同老師探究新知識時,就能有重點并帶著問題去聽.
二、搞好情境的創設
巧設情境,給學生的數學探究學習活動帶來了生氣,帶來了歡樂.改變了探究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形成新問題”的單一形式. 我針對學生的思維特點和認知規律,以“文”為手段,以“情”為紐帶,以“周圍世界”為智慧的源泉,促使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獲得探究的樂趣、創造的樂趣. 探究活動應以學生興趣的激發為前提,才能保證學生持久的探究欲望. 促使學生持久地探究,很好地提升學生創新潛能,情境的創設是一種重要的手段. 現以蘇教版小學數學第七冊教材“角的認識”為例,談談促進學生有效探究的策略.
1. 帶入情境,激發學習動機
在導入新課時,教師要設法將學生帶入情境,這就保證了兒童在接觸新課時,帶著熱烈的情緒,主動地投入到探究學習中去. 在教學“角的認識”時,為了激發學生對新知的學習興趣,在教學開始,我給學生講述了學生很感興趣的一段西游記中“孫悟空大鬧天宮”的故事:大家一定看過《西游記》中“孫悟空大鬧天宮”的故事吧!唐僧的大徒弟孫悟空有個法寶,你們知道是什么嗎?(金箍棒)由于玉皇大帝得罪了孫悟空,孫悟空就一翻筋斗云拿著金箍棒去天宮大鬧了一番,弄得玉皇大帝躊躇莫展. 同時,我結合多媒體課件演示將孫悟空的法寶——金箍棒抽象成一條直線,從而導入新課. 課前這一段情境的創設,猶如一塊磁鐵緊緊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學生們紛紛被調動起來,萌發了探究的興趣,從而強烈地想知道直線的特點,為下面探究學習新知、提升學生的創新潛能作了很好的鋪墊.
2. 優化情境,探究新知特點
學習動機激發起來后,兒童會興致勃勃地探究學習新知. “角的認識”中線段、射線、直線的認識這一環節主要讓學生認識它們各自的特點. 在探究學習這段知識的過程中,我通過多媒體演示畫出線段、射線、直線,讓學生初步感知它們的特點. 然后,小組合作填出老師設計出的一張表格,弄清它們之間的異同點. 為了學生能夠很好地學習這部分的知識,體驗到探究學習的樂趣,我在學生合作填完表后,多媒體演示“下面自我介紹一下:我直直的,每個人都量不出我的長度,因為我沒有端點,我是快樂的,我很想和你們成為好朋友,希望大家喜歡我. 根據我的介紹,你們能猜出我的姓名嗎?”以親切口吻進一步探究新知的特點. 根據新知,我整合成這個立體的多媒體課件. 學生在老師設計的情境中獲得了親身體驗,給他們留下了想象余地,從而也提升了學生的創新潛能.
3. 提升情境,促進思維發散
學生們通過情境感知新知,但數學教學絕不能以此為終點,還要在此基礎上,竭力激發學生的創新潛能,促進他們思維興奮點的提升. 接下來,讓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能力和寫作能力為所學的三種圖形的特點創編順口溜(示例:無頭無尾是直線,兩端任意延,無限長. 有頭有尾是線段,兩端都不能延,有限長. 有頭無尾是射線,只有一端可以延,無限長),渲染鼓勵創造的氛圍. 老師用多媒體課件配樂模擬,兒童的創造性才易于表現出來. 學生在獲得情境體驗后思維被激活了,對新知的探究一發不可收拾.
三、珍視學生的獨特體驗
《數學課標》在探究數學學習目標上強化感受性、體驗性,反映了以人的發展為本位的課程觀. 要珍視學生對數學學習材料的獨特情感體驗,提倡多角度的、有創意的學習. 如果學生們沒有受到情感的感染,就不可能對所學的數學知識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就提升不了學生的創新潛能.
探究式數學學習活動是一個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互教互學的模式. 它在提高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同時,培養了學生的分析能力、思考能力和善于質疑問題的能力,并使學生的創新潛能得到了提升,在探究式數學學習活動中,教師要調動和保護學生自我探索及求知的欲望和熱情,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主動精神,以提升學生的創新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