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薪留人折射快遞管理誤區
年底,快遞公司的高層為留住人而紛紛叫苦,甚至號稱“月薪八千、一萬也難以留住人才”。殊不知,以“高薪”留人,是管理上的無知。目前,大多數快遞公司所使用的“高工資(基本工資+計件工資),高福利(管吃管?。钡淖龇ǎ⒉荒軌蚱鸬搅糇T工的效果。同時,“物質工作環境”在快遞業比較差,工作強度又大,當達到一個人的承受極限時,很容易想到的就是辭職。而那些能帶來積極態度、滿意和激勵作用的因素,包括:成就、賞識、挑戰性的工作、增加的工作責任,以及成長和發展的機會,個人價值的實現。在目前中國的快遞公司中還缺乏有效的重視,就更談不上廣泛使用了。很多快遞公司的高層管理者的說法往往是“活兒還干不完呢,哪有工夫想那么多”。
——劉志攀
500強公司中國總部總監
三重夾擊致快遞業人手急缺
近日,一些招聘網站上,各種派送員、分揀員到業務經理,各種快遞業崗位堪稱“滿天飛”。快遞業業內普遍急需人手,而呈現此現象主要是因為面臨“三重夾擊”。第一重夾擊,是外來工年底都想回家。第二重夾擊,是網購高峰壓力。第三重夾擊,則是國家郵政局為了保證旺季服務,最近出臺新規:快遞公司春節不能歇業,假若歇業將被沒收經營許可證。但是,面對這“三重夾擊”,光靠“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依舊解不開死結。
——羊城晚報
用補貼加班費留住人員
元旦、春節臨近,快遞業務量大幅增加。企業應利用補貼、加班費等方式把人員留下來,不讓這些人員提前回家,能夠在業務高峰期間有足夠的人員;招聘臨時人員,增加業務處理能力;把管理人員作為生產人員派到第一線,多措并舉保證業務高峰期間有足夠的人力支撐。對于部分快遞企業存在隨著業務的激增而隨之漲價的行為,快遞的價格應由市場決定,但快遞企業首先應確保服務水平。在業務量高峰的情況下肯定成本大量增加,一些企業因成本增加,合理的提高價格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提高價格以后必須要保證服務,不能價格提高了,價格提高不上去。
——韓瑞林
國家郵政局新聞發言人
物流配送體系
網絡體系尚待完善
之所以會出現快遞行業“春節尷尬”的現象,是因為現在電子商務行業發展迅速,而各個城市的物流配送網絡體系卻沒有完善。即便在美國或者歐洲等發達地區,當遭遇“圣誕大假”時,快遞行業也大部分是停止服務的,因為“這是每個人的法定節日”。當然,也有通過“提價換休”的方式進行加班的,但這需要在收費價格上取得一定的補償,同時也要消費者覺得價格適中才行。
——馬仁洪
廣東物流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