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方忠
不顯山露水的溝域將難以發展,如何以未來的視角謀劃今天的溝域開發
引入社會資本,利用溝域自然生態、歷史人文等資源優勢,發展休閑文化旅游等“綠色”產業,實現經濟發展和百姓增收,幾乎是北京溝域經濟發展的一致追求。
但問題是,對于眼下的北京數百上千條溝域而言,并不是所有的溝域都已經具備條件,即便已經被納入到了各級政府的發展重點,但受制于區位、交通、規劃、土地等等因素,要想真正讓社會資本對這片土地下定決心,仍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如此背景之下,并不意味著那些不顯山露水的溝域將難以發展,如何以未來的視角謀劃今天的溝域開發,或許我們可以從延慶“珍珠山水”溝域發展探索中,得出遠郊溝域開發的一些啟示。
蟄伏在名利背后
可能很少有人知道,“珍珠山水”溝域是2011年北京市綜合考評第一的“四季花海”溝域的重要組成部分。
“珍珠山水”溝域位于延慶縣東部山區珍珠泉鄉,地處延慶東北部,距延慶縣城55公里,東與懷柔區寶山鎮,北與延慶千家店鎮,西與延慶四海鎮接壤。全鄉總面積144.2平方公里,林地13039公傾,耕地4887畝,森林覆蓋率68.39%,林木綠化率88.13%,是北京擬重點打造的北部溝域旅游環線的重要節點,轄域內以山水景觀眾多而得名。
溝域經濟是延慶縣轉變山區發展模式的重要途徑,延慶縣希望利用溝域經濟發展帶動整個北部山區的經濟建設,因此把連接四海鎮、珍珠泉鄉、劉斌堡鄉三個鄉鎮的溝域,對外統稱為“四季花海”。
這也是為什么2011年4月26日全市溝域經濟建設啟動會在珍珠泉鄉召開,“珍珠山水”的名頭,依然難以蓋過“四季花海”的原因之一。
但也正因為“四季花海”太過知名,“珍珠山水”又與其緊鄰,人們若想去參觀“四季花海”,“珍珠山水”也成為了必去的節點之一。如此一來,“珍珠山水”對外宣傳的壓力反而驟減,可以騰出精力專心致志謀劃溝域投資環境的改善。
一切都在悄悄發生著改變。2011年,珍珠泉鄉根據《延慶縣“十二五”規劃》和《“四季花海”溝域經濟總體規劃》要求,依托獨特的山水資源和自然景觀,明確提出了“打造珍珠山水,發展溝域經濟,建設高端旅游休閑度假區”的發展目標,確定了一帶、三心、六區、十節點的發展布局。
“作為遠郊山區,近幾年得益于市政府固定資產投資力度的逐年加大,都已經具有了通達的主要道路,但景區之間的連接線和公共配套設施建設相對薄弱,這也是遠郊溝域引入社會投資必須解決的瓶頸問題。”該鄉負責人介紹說,近兩年,珍珠泉鄉加快了旅游配套基礎設施的建設步伐,相繼完成了四寶路珍珠泉段改線工程;四寶路局部、千小路、廟上路、八小路改擴建和重修工程;有效緩解了群眾吃水難的問題。實施了節水灌溉、修建水窖、打砼集雨路面、揚水站等水利設施建設。完成了菜食河珍珠泉段的地表水源治理工程,使河道景觀更加清新、自然。基本建成了片石、珠泉噴玉和留香谷三個花卉公園。在珠泉噴玉主題公園周邊修建了停車場、衛生間、觀景平臺、登山步道、觀景亭,在河邊修建了親水步道和棧橋等旅游配套設施,旅游服務功能進一步完善。
與此同時,珍珠泉鄉實施了一系列生態環境建設和改善項目,加大村莊外立面整治和景觀節點的綠化美化,以及河道的生態治理工程,進一步改善全鄉生態環境,保持了其生態質量在延慶縣乃至北京市始終處于領先水平的位置,為以自然山水為依托的生態休閑旅游產業發展奠定了基礎。
珍珠泉之所以放下“名利”,注重環境的營造,是因為在珍珠泉鄉看來,溝域能夠出名固然好,但如果據此吸引來了投資者,卻不具備投資的條件,最終還是留不下投資者。
事實上,如今的大多數溝域往往忽視了這一點,都在“爭名奪利”上大做文章,有的甚至為造勢大肆舉債,這雖然對一些近郊溝域引入投資整體開發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但對于一些遠郊的溝域而言,像珍珠泉這樣,眼下先做好自己顯然要比博取名利更為實際。
開放之后再圖開發
和“四季花海”一樣,“珍珠山水”的溝域建設沿襲著“四季花海”的建設風格,同樣注重一些大尺度開放式大地景觀的營造。
據了解,近兩年來,珍珠泉鄉以50里菜食河濱河路為主軸,全面開展環境整治建設和河道生態治理,通過“抓線、布點、連片”方式,大尺度、高品質營造大地景觀和加強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業已打造形成了以自然山林為背景,鄉土文化與溪谷景觀相交融的高端旅游休閑度假園區。
珍珠泉鄉山水資源俱佳,擁有珠泉噴玉、齊仙嶺景區、珍珠峽谷、留香谷香草園、片石花卉園區、松樹臺、九曲盤龍、秀水漁灣等景點,以及菜食河沿岸的優美自然風光,旅游資源豐富。其中,“珠泉噴玉”景區為延慶明清八景之一,珍珠古泉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泉水終年涌出,為重碳酸鈣偏鎂型礦泉水。
在推進溝域經濟發展的今天,珍珠泉鄉的發展觀念是,將這些景區視為吸引社會資本的重要砝碼,近期主要突出開放式景區的建設,以此積聚人氣,待投資商進入之后,再謀求整體開發建設。
如此做的依據是,類似珍珠泉鄉這樣的遠郊溝域,當前最重要的問題是,由于地處偏遠,盡管交通還算便利,但人氣仍然不夠,需要依靠這些景觀節點吸引更多的市民前來休閑,待形成一定的游客規模后,便可以增強政府與投資商的議價能力,畢竟這些資源對于溝域而言,不僅是惟一可以用來招商引資的籌碼,而且也不可再生。
事實上,以開放景觀積聚人氣的效果已經有所顯現。比如,作為“珍珠山水”核心功能區及龍頭景觀節點之一的珠泉噴玉風景區,如今依托珠泉噴玉主題公園、留香谷香草園、片石花卉公園三大花卉園區,營造出的浪漫的花海景觀,已經成為北京知名的婚紗攝影外景基地,近兩年吸引了數以千計的北京市民前往拍攝。
一組數據足以證明這種效果顯現對珍珠泉旅游經濟發展的貢獻,據統計,2011年珍珠泉鄉民俗接待游客30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050萬元,分別是2010年的3倍和2倍。
在郊區自然生態資源變得越來越稀缺的今天,圈起一塊林地就可坐地收錢的例子不在少數,也許在很多人眼中,對于珍珠泉鄉以開放式景觀積聚人氣的做法頗為不解,但具體到北京的溝域經濟發展中,珍珠泉鄉標新立異、立足長遠的開發模式卻值得更多只注重眼前的溝域學習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