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余泓


2011年市人大常委會工作畫上句號之時,記者重新翻開《上海市人大常委會2011年度監督工作計劃》,發現計劃在執行過程中發生了幾個變化:
“問題饅頭”事件曝光后,原計劃于11月開展的食品安全法執法檢查提前至5月進行,還在常委會會議審議之外,增設了專題詢問環節。“9·27”軌道交通事故后,市人大常委會對軌道交通運營安全開展了監督調研,具有相關專業背景的人大代表對軌道交通安全制度、應急處置、日常運營管理等情況開展暗訪……
這些變化,折射出在關系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重大突發事件處置中,市人大常委會不僅介入的速度更快、主動性更強、監督手段更多樣,還更多從完善制度、嚴肅法制的角度,督促政府采取切實措施,杜絕類似事件的發生。
當我們細細盤點2011年人大監督工作,可以發現的亮點還有很多……
一年六次執法檢查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建成,為人大監督提供了更有力的依據,同時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有些問題的發生,原因不是法律法規不健全,而是沒得到很好的執行。為此,2011年市人大常委會對6部法律法規實施情況開展了執法檢查。
行政處罰法的執行情況,是考量政府依法行政、保障公民權益的重要方面。市人大常委會采用政府自查、人大督查、案卷評查、問卷調查等方式開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執法檢查,特別是查閱了360多件行政處罰案卷,對政執法部門存在的怠于執法、突擊檢查、推諉扯皮等問題提出對策。
違法搭建行為查而不處、別墅區違法搭建成風,是困擾居民多年的“老大難”問題。在《上海市拆除違法建筑若干規定》執法檢查中,市、區縣兩級人大實地調查,并通過新聞媒體連續曝光一批違法建筑典型、跟蹤報道拆違進程。這套法律監督、輿論監督“組合拳”,不僅促使兩級政府及相關部門落實責任,拆除了一批違法建筑,還在全社會營造了政府堅決拆違的氛圍,引導市民自覺守法。目前,全市已有9個區市縣實現了基本拆除的目標。
公共場所控煙關系到千百萬人行為習慣的轉變,工作過程長、難度大。市人大常委會連續幾個季度,先易后難對控煙示范單位、娛樂場所、餐飲場所開展《上海市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執法檢查,每一季度還對已經檢查過的環節進行“回頭看”,建立控煙長效機制。據市健康促進委員會調查,各類法定禁煙場所內的吸煙發生率已由條例實施前的37.6%下降到18.6%,吸煙勸阻率由19%上升到54%。
一次會上兩“問”安全
2010年9月,世博會尚未閉幕,市人大常委會就先行一步,就“世博后城市管理長效機制”開展專題詢問。2011年,當“11·15”特別重大火災事故、“問題饅頭”事件再三敲響“安全警鐘”之時,6月8日和9日,城市運行安全和生產安全、食品安全——兩場以“安全”為主題的專題詢問,成為市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七次會議上的“重頭戲”。
問前有檢查。食品安全法執法檢查組兵分六路,對肉類、蔬菜、米面制品、乳制品、水產品、餐飲及糧油的食品安全監管現狀開展了共計39次檢查活動,覆蓋73家食品單位。市人大常委會還開通市民熱線電話、短信平臺、專題網頁和網絡郵箱,接聽、接收來電(來信)448個(件)。這些來信來電不僅及時轉送有關政府部門限期辦理、如期匯報處理情況,其中的9個問題還成為執法檢查組開展暗訪的線索。有關城市運行安全和生產安全的執法檢查涵蓋了建設工程質量,消防安全,軌道交通、道路交通、地下管線設施運行和生產安全等方面。市、區縣人大同步聯動,200多人次代表深入工地、企業、社區開展明察暗訪,形成了30余份調研報告。
問中有交鋒。當前群眾對濫用植物激素、添加非食用物質等問題十分擔憂,相關部門如何加強風險評估,回應民意關切?如何變被動監督為主動監督,防止監管流于形式?本市食品對外依存度很高,如何進一步加強外來食品的源頭安全管理?對于某些建設單位輕視工程質量安全的現象該如何加強監管?住宅小區里亂堆物、亂停車等危害公共消防安全的頑癥陋習該如何根除?土方車頻繁傷人背后的承包等制度不合理問題該如何解決?……面對常委會組成人員提出的27個問題,17位政府部門負責同志到會應詢、坦誠回答,2位分管副市長作鄭重表態。
問后有跟蹤。常委會會議后不久,市人大常委會及時跟蹤,先后開展了“地溝油”專項整治、菜市場視頻追溯體系建設等專題調研。市人大常委會還將專項監督和立法工作有機結合。同步制定的《上海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辦法》,及時將規范回收食品管理、建立食品安全信用檔案、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全程監管機制等以法規條文形式加以明確。目前,市和區縣兩級食安委已建立運行,加強“地溝油”全程監管、建立食品攤販定點定時管理制度、設立統一舉報電話等整改工作也取得明顯進展。而在修改《上海市安全生產條例》、制定《上海市建設工程質量安全條例》時,市人大常委會充分吸納監督工作成果,增設了重大事故隱患治理督辦、工程質量責任保險、工程風險評估等制度,為從源頭上減少事故發生提供制度保障。
監督調研回應社會關注
2011市人代會召開前夕,《青年報》和市民信箱就老百姓關注的熱點話題聯合開展調查。接受調查的1900多名市民中,86.25%市民選擇了“控制物價上漲”,75.07%和71.98%的市民選擇了“醫療改革”和“提高收入”,居熱點話題前三位。
這一年,市人大常委會和各委員會開展的監督調研,不僅及時有效地回應了市民關切,還對破解入園難、執行難、垃圾處置難等問題提出對策。
在穩定物價專項監督中,市人大常委會抓住老百姓關注的主副食品、公用事業和房地產價格,摸清穩定物價措施落實情況和實際效應,要求政府千方百計促生產保供應,促流通保穩定,嚴格控制公共服務產品價格調整,在維護居民利益的同時注意保障農民利益。市政府加快建立社會保障、收入分配和物價上漲掛鉤的聯動機制,加快公益性菜場建設,抓好主副食品供應價格和價格監察,保持公用事業價格穩定。
保障性住房體系建設專項監督、穩定就業專項監督、勞動合同法執法檢查、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專項監督、農民增收監督調研、落政后代經租僑房專項監督……一系列旨在推動社會保障水平提高、保障相關群體合法權益的監督工作,督促政府恪盡職守,為改善市民生活頻捎喜訊:上海房價過高的勢頭正得到有效遏制,城鄉居民社保待遇穩步提高,勞務派遣用工更趨規范,“三年基本解決落政”的目標有望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