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代表普陀區第一調研小組
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提出,“合理控制能量消費總量,明確總量控制目標和分解落實機制,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場。”建立碳交易市場是國家“十二五”規劃的重要工作目標,2012年將啟動的全國性自愿碳交易和“十二五”期間重點推行的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工作將是完成這一戰略性工作目標的重要內容。根據國家給上海分解下達的“十二五”節能目標,上海運用市場化手段推動節能減排工作的需求日益迫切,動力日益強勁。
上海建設與發展以碳交易市場為特征的環境能源交易市場,是國家和上海“十二五”規劃發展戰略導向,也是上海節能減排目標實現的有效抓手和建設國際金融中心的重要動力,更是培育和發展上海現代服務業集群的重要戰略抓手。
建設上海碳交易市場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加強節能減排市場機制創新、建設碳交易市場是推動“十二五”期間節能減排工作的迫切需要。碳排放權交易是為促進全球溫室氣體減排,減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所采用的市場機制,是運用金融杠桿,實現節能和碳減排的重要市場機制。根據國家相關文件精神及國家發改委有關工作安排,“十二五”期間國家將上海作為試點地區之一開展碳排放權交易工作,以加快建立行之有效的碳交易市場。從國家政策導向而言,上海運用市場化機制推進節能減排勢在必行。
上海已通過一些強有力的行政手段在節能減排工作上取得了積極進展,但目前僅依靠行政手段已經無法完全解決能源消費結構不合理以及確保上海“十二五”節能減排目標順利完成。因此以最低的成本、對經濟增長最小沖擊的手段即融合運用政策導向和市場機制來推動節能減排成為上海發展低碳經濟和完成節能減排目標的當然之選。
2008年至今,國內各地先后建立了二十余家環境權益交易機構,環境能源市場建設被推上新一輪區域性經濟競爭的風口浪尖,上海加快推進碳交易市場平臺發展的任務刻不容緩。
碳市場建設及碳金融發展是推進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戰略需要。廣義而言,碳金融是指服務于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相關金融活動,主要包括溫室氣體的排放權及衍生品的交易和投資、低碳項目開發的直接與間接投融資及其相關的金融中介活動。碳金融可以表現為四個層面:基于銀行等金融中介機構對低碳項目投融資的貸款型碳金融;基于低碳項目的風險投資和直接融資的資本型碳金融;基于碳排放權實物交易的交易型碳金融;基于碳排放權和其他碳金融衍生品交易和投資的衍生型碳金融。
自《京都議定書》2005年生效以來,碳金融市場已成為當前國際金融發展新業態。碳市場建設和碳金融發展是推動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一個重要戰略方向,上海碳金融市場快速健康發展必將對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全面發展起到積極推動作用,豐富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內涵。
碳市場建設、低碳技術推廣是探索中國特色低碳綠色發展經驗的有效途徑。目前,發展綠色經濟、節能環保、降低碳排放已成為重要的國際先進生產力發展潮流,低碳技術和低碳產業已成為國際科技經濟競爭的新領域、新焦點、新高地。如何積極應對、趨利避害,加快推動低碳技術、低碳環境和低碳產業發展,積極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綠色發展經驗迫在眉睫。
上海作為全國的經濟中心,應從自身發展實際和特點出發,充分調動和發揮各行各業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通過市場建設、技術創新和政策支持等,運用金融杠桿,探索和積累低碳綠色發展經驗,加快形成節能環保產業集群,充分發揮示范和引領作用,為全國碳市場建設和低碳綠色產業發展奠定基礎。
上海碳市場發展的挑戰與目標、任務
上海碳市場發展仍面臨諸多亟待解決的問題。一是碳交易的地方制度缺失。碳市場剛剛興起,各類制度尚未全面建立,特別是法律上無法可依,碳市場基本處于制度無序的狀態。二是國內市場的無序競爭。目前,各地政府各自建立當地的碳交易所造成了資源的屬地化、市場的分割化、信息的封閉化。上海要打造全國碳市場、建設全國碳金融中心更加需要政策的大力支持,特別是國家有關部委的全力支持。三是與國際市場的競爭激烈。上海碳交易市場在與國際市場接軌同時,也面臨與國際其他同類交易所的市場競爭,上海碳交易市場的發展規模及發展力度亟待加強。
上海碳市場發展的總體目標:貫徹落實國家發改委和上海市政府關于低碳經濟工作的方針部署,著力推進碳交易市場和碳金融體系和制度建設,著力提升碳市場的創新能力和服務水平,顯著增強我國碳交易市場和碳金融的綜合實力、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維護碳市場的穩定和安全,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上海碳市場發展的主要任務:創新碳交易機制,發展碳市場,將碳交易作為發展低碳經濟、實現經濟調控、資源配置的市場化手段;抓住機遇,大力發展碳金融,以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為重要平臺,引進、集聚、培育和發展碳技術研發商、集成商、經紀商、投資商和具有國際權威性的碳評估機構,形成國際化金融服務新業態,創全國之先、爭全國之優,抓緊展開中、高端現代服務業布局,為上海建設國際碳金融中心服務。
推進上海碳市場建設的建議
為了更有效發揮市場機制在節能減排工作中的作用,切實推進上海碳交易市場建設,建議上海大力推進以下四方面工作:
第一,加大宣傳輿論導向力度。加大碳交易的宣傳工作力度,增強運用市場化手段推動節能減排的輿論導向,為上海碳交易市場建設夯實思想基礎。
第二,加快建立上海碳交易市場體系。一要支持并積極參與國家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工作。加大爭取國家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工作力度,力爭上海先行先試;加大市財政稅收支持力度,給予碳排放權交易免稅支持,建立市碳排放權交易專項扶持基金;從政策、制度、稅收、資金等各方面給予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大力支持。二要做大做強做優碳交易市場平臺。完善碳交易體系,建設具備國際一流水平的碳交易服務市場平臺。政府推動加快碳排放核算方法及核查標準的開發和制定,抓緊建立并完善碳排放指標普查、統計、認證、核算核定體系;加強對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的政策、稅收和資金支持力度,培育國內碳交易相關的碳金融服務產業發展。三要逐步拓展碳交易市場研究領域。市有關部門進行專題調研,探索包括林業碳匯、海洋漁業碳匯等新領域,為進一步擴展上海碳交易市場做好充分準備。
第三,加快建立碳交易市場相關法律法規體系。建立健全碳交易制度體系,加快完善配套政策,抓緊地方立法工作,抓緊制定上海碳交易市場管理辦法,從政策上引導、法規上支持,扶持碳市場積極有序發展。
第四,加快建立碳交易市場人才機制。建議大力支持各類碳基金機構發展,引進、集聚、培育和發展碳技術集成商、經紀商、研發商、投資商和認定機構;引進國際現代服務業,市有關部門應出臺優惠支持政策,培育和發展我國碳評估機構和認證機構,引進和發展國際新型高端現代服務業態,打道具有國際一流水平的碳交易市場平臺;抓緊建立碳交易市場培訓體系,培養專業人才隊伍,注重整合上海現有的各類金融服務機構、金融要素等金融資源,豐富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內涵,推動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