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燕


文化建設僅僅就是多組幾個劇團、多建幾個場館嗎?城市運營安全該如何進行有效督查?在2011年11月市人大組織舉行的系列代表座談會以及六路代表年終集中視察中,民生、文化、城市安全成為人大代表們頻頻點擊的幾大關鍵詞。
舊區改造后續管理要跟上
無論是集中視察、還是代表座談會上,代表的目光始終不離“民生”,針對社會保障、城市安全、看病難等民生話題,人大代表們紛紛建言獻策。
養老是熱議焦點之一。唐曙建代表認為,老齡化是上海面臨的突出問題,對現有的養老格局要研究其是否合理,對機構養老、特別是公共機構養老“一床難求”的矛盾,要考慮對策。建議今后在新建小區時將養老機構的引入一并考慮。
“社區物業管理”成為代表們關注的又一關鍵詞。劉興宗代表說,目前中心城區很多老小區都進行了舊區改造,但政府大量投入之后,后續管理卻跟不上。老小區的物業費比較便宜,不少是靠政府補貼來維持、但按商品房的要求來進行管理,而小區居民對此實際感受并不大,對物業的滿意度也不高。劉興宗建議,將舊小區一體化改造納入長效管理機制,并適當調整物業費。
還有不少代表關注“看病難”,丁建華代表建議對配藥額度限制現象進行研究,盡快找到解決方案。
文化建設要注重構建精神家園
“文化靠積淀,文化建設要注重構建精神家園。”相繼舉行的幾場代表座談會,不少代表的話題聚焦到文化建設上。在代表集中視察中,其中一路的主題就是深化本市文化體制改革和文化發展服務群眾。
范希平代表說,上海文化建設大力提倡“公正、包容、責任、誠信”八個字的價值取向,領導機關、公權部門要率先去踐行這樣的理念。朱利民代表認為,在新形勢下,更要好好研究和分析上海在包容方面哪些做得好、哪些做得不夠。要思考東西方文化之間的包容,要解決好戶籍人口和非戶籍人口之間的包容,要考慮中心城區和郊區之間的包容。要考慮對人才引進的包容。
“能否就這八個字的價值取向開展一場大討論?讓這八個字引領全體市民的參與,形成市民的自覺約束。”劉家欣代表的這一建議,引起代表們的共鳴。許麗萍代表認為,在文化方面上海要進行大思考、大策劃。在新的時期,思考到底應賦予其什么內涵。例如,一些建筑工程,我們花了很大的力氣進行規范,而作假依然在進行,食品安全也同樣如此,根本原因就是誠信出現了問題。我們要借這樣的東風,進行全民大討論。在俞立中代表看來,文化建設不僅在于文化事業、文化產業的發展,更在于發揮文化的引領作用。不要將文化建設簡單等同于多組幾個劇團、多建幾個場館。
地鐵運營關乎城市運行安全
城市安全是人大代表關注的又一大焦點。錢翊梁代表認為,“9·27”10號線事故后,相關部門進行了隱患大排查,至少應該公布“地鐵運營到底存在什么隱患,有什么解決方案。”他建議,地鐵運營部門引進第三方督查機制,聘請國內、國外專家,對地鐵運行系統“從頭開始查”,“一個系統一個系統地查”。
集中視察中的專題之一為“建設工程安全質量管理”,圍繞如何推進建設工程安全質量管理,代表們各抒己見。劉振東代表建議建設工程管理信息平臺。他建議在土地現場監管系統中,將土方車的監管也納入進去。王曉明代表說,要加強對工程建設的監察管理,在增加監管環節的同時,審批手續也要相應簡化。黃振代表建議,要從注重對施工單位的監管轉向對建設單位的監管,從注重企業的資格管理轉向注重個人的資格管理,工程監管對象從大型工地轉向小型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