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杰 王婧
作為選拔優秀人才的一種嘗試,北京大學最近推出了一本《優秀中學生素質養成手冊》(以下稱《素質手冊》)。該手冊面向獲得2012年“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制”資格中學的高一、高二學生發放,用于記錄學生高中階段學習、生活過程的點滴,作為來年校長實名推薦和自主選拔錄取的重要依據。
這本《素質手冊》送達本市4所獲校長推薦資質的中學,其中“成長歷程”部分的“每月十問”難倒了不少高中生。
看填好的冊子會對學生生活了如指掌
《素質手冊》是一本綠封皮的冊子,共有179頁,要求記載的內容包括學生的誠信承諾、個人信息、成長歷程、個人成長感悟、學習成績及獲獎信息等。
除了記錄外,《素質手冊》還列舉了北大教授推薦的50本閱讀書目,包括耳熟能詳的中國古典名著《紅樓夢》、《史記》,也有國外經典《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麥田里的守望者》,還有學術著作《美的歷程》、《社會契約論》、《時間簡史》等。盡管《素質手冊》上明確寫著“不要求全部閱讀”,但可選擇讀完后做讀書筆記。
“推薦的書都是人文社科類的好書,但在激烈的學業競爭下,讀這些書也是一項艱巨的工程。”高二學生小賈說,看到這本冊子的第一感覺是“一網打盡,基本上涵蓋了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看這本冊子的人,對我們每個月在干點什么都了如指掌。”
每月回答同樣的10個問題挺不容易
引起學生熱烈討論的是,《素質手冊》中每個月“成長歷程”中的10個問題,這10個問題涉及學生學習和生活的各個方面,且部分問題需要證明人進行評價。“每個月都要回答10個同樣的問題,挺不容易的。”“有些問題只能交白卷,比如我做不到每個月都參加社會公益活動。”“例如個人存在的不足這個問題,可能在一段時期內會一直是同一個答案,難道每個月都要重復回答?”“有些公益活動是我們自己發起的校園志愿者活動,學校不會給我們當證明人,只好同學之間相互證明,北大會認嗎?”“我覺得發展學術志趣、提升藝術素養、加強體育鍛煉都可以作為實現理想抱負的組成部分,分成四個問題倒有點難回答。”“感動的人或事讓我們去發現和觀察,可是一旦你真的定下心來尋找,倒沒有答案了。”
學生小來覺得,北大是經過認真考慮設計出這10個問題的,提醒學生除了學習之外,還應該關注哪些方面。“看得出來,全面發展還是有具體方向的,身體、學術、藝術素養兼備,關心老師、同學,關心家人,關心國家和社會。不過,許多問題要證明人評價,對孩子和學生能進入北大抱有極高期望的家長和老師,在評價時能否真的做到恰如其分呢?”
學生覺得變身“成長紀念冊”與升學脫鉤會更好
目前,北京市有北大“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制”資格的學校已收到了《優秀中學生素質養成手冊》。有些學校正在研擬具體的實施方案。一名中學負責人表示,《素質手冊》的規定很全面、很詳細,對學生的發展是個好導向。“不過,這畢竟是北大的‘一家之言,不可能用它來指導中學的教學和生活。每個月讓學生都總結、反省出很多東西并不容易。”
學生小賈則認為,如果北大的《素質手冊》能夠變成一本《中國優秀中學生素質養成手冊》,自主招生時每個學校都認可就好了,“當然,如果能夠和升學脫鉤,就作為我們高中生活的一種紀念,那更好。”
試答“每月十問”
喻同學(上海中學,高一) 賈同學(復旦附中,高二)
1. 本月你有哪些重要的收獲和心得?
喻:我數學成績不是很好,這個月數學測驗有進步,自己感到挺高興的,算是收獲吧。
賈:我參與組織的模擬人代會成功閉幕了。活動結束后,社會工作方面的壓力減輕了,學習的專注度提高。
2. 本月你存在哪些不足?
喻:語文月考沒有考好,只有60幾分(滿分100分)。
賈:一直存在學習時間安排不夠科學的問題。
3. 本月你為父母或親人做的最有意義的事情是什么?
喻:上個月父親生日,發短信送上生日祝福。這個月還沒有。
賈:準備給爺爺過生日。
4. 本月你為老師或同學做的最有意義的事情是什么?
喻:準備在圣誕狂歡夜時幫同學布置教室。
賈:和同學一起為圣誕聯歡會出創意。
5. 本月你參加的最有意義的社會公益活動是什么?
喻:團組織生活中,向學校同學收集新年祝福,送給孤老院的孤老。
賈:沒有。
6. 本月你為發展自己的學術志趣做了哪些努力?
喻:我對物理學科比較有興趣,找了兩本物理方面的科普書看。
賈:看了《喬布斯傳》。
7. 本月你為提升自己的藝術素養做了哪些努力?
喻:參加了學校藝術節會徽設計比賽,目前比賽結果還沒有出來。
賈:一直參加學校合唱隊。
8. 本月你參加了哪些體育鍛煉?
喻:每周一次學習空手道,目前是藍帶水平,還參加學校的網球課。
賈:體育課我參加的是乒乓班,打得不錯。
9. 本月你為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做了哪些努力?
喻:每天努力學習,希望能考上北大。
賈:每天做些提高個人素養的事情。
10.請簡要描述本月讓你最感動的人或事?
喻:在網上看到初中同學回憶初中生活的日志,很感動。
賈:教學樓里有同學自費買了暖寶寶,同學只要寫一句勵志的話,就能領一些回去分給其他同學。